中央與地方的控制者

中央與地方的控制者

納粹黨的組織是分別由中央和地方兩階層來加以控制。中央的控制者(Reichsleiter)就是納粹黨中央黨部中的各部部長。地方的控制者(Gauleiter)就是各地區黨部的主管人。德國人民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與黨的系統發生了關係,而且也都受這個有計劃組織的控制。第一步就是希特拉青年團和德國少女會。離開了青年團之後,男性的青年就加入「國家勞動服務總隊」,這個組織的領袖就是希爾。這個組織原先是志願性的,由於希爾和他的幹部領導得力,所以該組織有極好的發展。不過今天卻有人指責他的組織和訓練方式,都太軍事化,太嚴格。

德國的工人是由雷伊博士所控制着,他是黨的組織部長。勞動階級在假期中,在「娛樂不忘工作」的號召下,仍然還要做額外的工作。此外像衛生、農民等等,納粹黨的中央黨部也都設有專部。

司法制度在法蘭克(Frank)部長指導之下,向納粹黨的觀念發展。不過在這一方面,納粹黨似乎特別缺少創造的能力。

在外交方面,羅森貝爾格(Rosenberg)的組織完全是和政府中的外交部平行的。羅森貝爾格這個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行動常常與政府的政策衝突,當然總是引起了不幸的結果。

甚至於連體育也是在黨的控制之下。納粹黨的體育部長提夏美爾(vonTschammer),是一個很努力工作的人。所以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曾經為德國爭到了不少的光榮。

最後,在婦女方面,納粹黨也有一位女性的領袖,這樣總算是組織完全了。

此處並不想做太詳細的敘述;我的目的只是做原則上的說明而已。總而言之,納粹黨的體系幾乎是完全與政府的機構平行,所以二者之間常常會發生許多的摩擦。而到了各地方,這種黨政間的重複和衝突,就更顯嚴重。

納粹黨想使德意志帝國具有一種新形式,所以就廢除了舊有的省制,而代以一種叫作「Gaue」的新地方制度,每一個地區都派有一個黨務主持人。在奧地利、捷克、波蘭等地被兼并了以後,這黨務的區域劃分也跟着推廣,雖然在行政上具有不同的制度。這也就是表示第三帝國的未來組織,將要以這個黨的組織為基礎。不過這個組織卻也是一種非驢非馬的東西,正和其他許多計劃一樣,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沒有真正的完成。

各地的黨務主持人,實際上也就是希特拉派駐各地的私人代表,他們的地位類似副省長。但是他們的任命標準,都是以對黨的貢獻為主,而沒有考慮到他們的行政才能。因此,其中優秀的分子固然有,但是壞蛋卻也很多,這些人對於德國,以及納粹黨而言,都是道地的敗類。

只有極偶然的情形,當地的最高級行政官吏會同時也兼任黨部的主管。一般說來,黨總是處於監督行政的優越地位,對於地方政治常常會橫加干涉。

這種金字塔式的組織,希特拉本是想要利用它來控制整個的政治,事實上卻只是空有計劃,而並不能完全達到他的理想。反言之,這種巧立名目、政出多門的現象卻使整個的行政系統,糟到了不堪收拾的程度。甚至於有些地方,連希特拉本人也控制不住了。

各方的情形都是差不多。那些巨型的工程建設計劃始終就沒有完成,國家公路、納粹黨的大廈,以及柏林、慕尼黑各大都市的重建計劃,都沒有一樣真正完工了。同樣的,所謂全國性的改革運動,也是在最短時間之內就停滯不進了。教育的改革、宗教的改革,結果都完全等於零。一言以蔽之曰:還是計劃太多,而執行太少,這都是缺乏智慧和自制力之所致。以後戰爭爆發了,這些當然更是束之高閣,不了了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裝甲之父古德里安對二戰戰敗的反思:閃擊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裝甲之父古德里安對二戰戰敗的反思:閃擊英雄
上一章下一章

中央與地方的控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