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動(2)

第一章 行動(2)

有一些教師常以大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在教育生涯中全力以赴,以滿腔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也能從他那裏得到教益,成為一生的財富。他們好像要把溫暖的陽光照射到每個同學的心中。教室就像他們的作畫室,而他們是站在畫布前面的大師,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創作。另外一些教師的態度則截然不同,從早晨一開始就對一天的工作覺得厭倦,想到要去給那些愚蠢的學生上課,就膩煩透頂,想着如果哪一天不用上課就解放了。他們的授課既無熱情,也無生氣,反而把不良心態傳染給了學生。正是富有詩意的心態、愉快樂觀的精神、飽滿的生活熱情,使得自己把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看成是充滿激情與成就感的事業,並身體力行。「生活中有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說,「不管是最偉大的道德家,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這一準則,無論世事如何變化,也要堅持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各種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後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他把勤奮工作看成是一個人擁有真正生活的保護神。在他去世前幾年,當被問及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生活的準則時,他說:「這條準則可以用一個詞表達:工作。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義;不工作,生命就會變得空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也不會有樂趣。沒有人遊手好閒卻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對於剛剛跨入社會門檻的年輕人來說,我的建議只是三個詞:工作,工作,工作!」當一個人喜愛他的工作時,你可以一眼看出來。他非常投入,其表現出來的自發性、創造性、專註和謹慎,十分明顯。而這在那些視工作為應付差事、乏味無聊的人那裏,是根本看不見的。這樣的情形在辦公室、商店、工廠里也經常見到。一些職員拖拖沓沓似乎連走路都費很大的勁,讓人覺得,生活彷彿是個沉重負擔。他們討厭自己的工作,希望一切都快些結束,他們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別人能充滿熱情,幹勁十足,自己卻總是覺得什麼都單調乏味。看着這樣的職員做事,簡直就是受罪。而那些充滿樂觀精神、積極向上的人,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神情專註,心情愉快,並且主動找事做,期望事業越做越大。作為企業家,愛迪生是實幹型的。23歲時他辦工廠,招募了一批工程師、工匠,層出不窮地推出各種電氣發明,這些人都熱愛自己的工作、迷戀自己充滿創造力的頭腦和雙手,都是工作狂,而愛迪生是「總工作狂」。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四個小時。他的辦公桌就在車間一角,每當完成一項發明,他就站起來,跳起非洲大陸的原始舞,嘴裏還念念叨叨:「這麼簡單的解決辦法,怎麼原來沒想到。」這已經成了一種標誌、一種信號,工人們一看到老闆跳舞,就圍過來,他們知道又有新鮮事可做了。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在不斷增加人手的情況下還要日夜開工。工人們沒有抱怨,共同的興趣在他們和愛迪生之間建立了友誼,何況這個不吝惜金錢的老闆經常用金錢獎勵他們。當伊雷內把開火藥廠的想法告訴父親皮埃爾時,皮埃爾以為他在異想天開,在大家印象中,這孩子從小就是個沉默寡言的書獃子。皮埃爾對伊雷爾的計劃不感興趣,讓他自己解決資金、廠址和其他問題,一切由他自己張羅。隨後,伊雷爾以出色的實幹精神證明自己不是個空想家。他幹得井井有條。他被生產世界上最棒的火藥的狂想鼓舞著,一心撲在上面,東跑西顛。他手頭的錢不夠,一流的設備都在法國,廠址不知道安在哪兒合適,一切都沒有着落,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像小時候那樣用試管和葯匙把火藥生產出來。但他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實。首先選廠址,為了爭取政府的訂貨,他想在華盛頓附近找地方。但是,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后,他發現這裏沒有火藥廠需要的激流、森林和花崗岩。在美國轉了一大圈,他終於看中了特拉華州的白蘭地河畔,這裏水流湍急,蘊含着動力,河邊的大片森林是未來的燃料,山上的花崗岩可用於提煉硝石。伊雷內站在白蘭地河邊,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喊道:「我找到了!找到了!」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時那樣叫喊。這裏還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無數的法國難民聚居在這裏,要求的報酬比美國人低得多。他還認識了剛剛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的富翁彼德·波提,並說服此人入股。就連法國政府也得知了伊雷爾的活動,為了增加火藥來源以便與英國開戰,法國政府火藥局向伊雷爾提供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還督促銀行家投資……總之,堅持不懈的努力漸漸把各個環節的設想變成了明朗的現實。1802年4月,生產火藥的杜邦公司成立了。這只是個開頭。生產和經營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伊雷內親自設計廠房的結構,讓它最大限度地減輕爆炸的可能性;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指揮基建和設備安裝。經過一年緊張的準備工作,火藥廠開工了。由於動力不足,試生產失敗了。當伊雷爾打算在白蘭地河上游修建水壩時,有人正搶著干這件事,這些人想控制火藥廠的動力源,伊雷爾通過法律手段驅逐了他們。又過了一年,火藥才成功地生產出來,它們的質量是上乘的,但它們沒有名氣,被經銷商退了回來。伊雷內在《華爾街日報》上向整個美國宣傳:特拉華州是個打獵的好地方,這裏還有杜邦公司的狩獵俱樂部,來這兒打獵的人,都會得到免費的火藥。在一陣喧囂之後,訂單像雪片般飛來了。1805年,美國政府將杜邦公司定為軍方火藥的定點生產企業。伊雷爾就這樣掘到了第一桶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成功勵志首席讀本:改變千萬人生的一堂課(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成功勵志首席讀本:改變千萬人生的一堂課(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行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