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第九十二章自作多情的竊喜】

樺月在皇宮等了三四日,沒有盼來外公方國義,卻倒是和明源帝在琉璃宮的園子裏見了面。暖風徐徐,明源帝背手而立,他長身玉立,有一股平日難得一見的倜儻感覺。

「民女見過皇上。」樺月沒有與皇上單獨面對面過,只覺得一顆心撲通撲通跳得奇快。

「免禮。」明源帝很和善,「你在宮裏還待得習慣嗎?」

「民女覺得拘謹多了。」樺月老實地答道。

明源帝朗聲笑道:「宮裏不比宮外,宮中規矩是大了些。」

「不管怎麽樣,能住在姊姊身邊對民女而言已是天大的恩惠。小時候曾經每天晚上都夢見姊姊離開的場景,我追在後面邊跑邊哭,還重重摔了一跤,樣子狼狽不堪,心裏頭又不是十分懂得姊姊為什麽要離開,只知道母親不在了、父親不在了,連最後姊姊也要不在了。」

樺月的聲音輕輕柔柔的,說到傷心處,眼角一紅,差些又要哭出來,明白在皇上面前不可造次,才用衣袖一角印了印眼角的濕痕,「民女逾越了,怎麽會同皇上說起這些。」

「算不得逾越,你姊姊也時常挂念家人,能夠親人重逢是天大喜事。」明源帝安慰着她,「她在當宮女時一直盼著回家,其實是盼著能夠再見到你,如今你們團圓,要是再哭的話,她會心疼的,你姊姊懷着身孕,比常人想得更縝密些,你該照顧着她些才是。」明源帝看着樺月那像故人的容貌,心裏有絲緬懷,但也僅此如此而已,並未在心裏留下任何痕迹。

樺月觸到皇上的目光,雙頰緋紅一片,她應該要避開目光的,卻忍不住內心一片竊喜。

「你自己四處看看,寡人要進殿看如妃了。」明源帝說道。

暗自竊喜的樺月都還沒反應過來,明源帝就離開了,她回身時只看到他的衣擺一角消失在殿門邊,心下忍不住暗惱。

時間又過了三四日,方國義才來到琉璃宮,這次不比前回,他帶了好些錦盒,用了四個宮女才搬進來,而汝月端坐着不動,靜靜的看着他。

「如妃娘娘身體可好?」方國義行了個半禮,「這些是老臣給娘娘捎帶的滋補品,老臣知道娘娘在宮中錦衣玉食無一不缺,可這些也是老臣的一點心意。」

「有勞外祖父費心了。」汝月斟酌一下,還是緩緩開了口。

方國義在過來之前已經猜想到她可能鬆動了心思,要給他一個答覆,然而聽到她親口喚他外祖父時,心情還是忍不住震動了下,臉上的神色一時之間五味雜陳,又像笑,又像哭。

「方才……娘娘稱呼老臣什麽?」

汝月笑了笑道:「既然樺月都已經住在方府,我還是要先謝謝外祖父不計前嫌接她回去,將她照顧得這般好。」

方國義被這句話誇得老臉一紅,「娘娘這是在擠兌老臣當年將你母親趕出方家之事嗎?當年的事情也算事出有因,老臣的脾氣是火爆一些,而你母親一去不肯回頭,縱然事後老臣生了悔意,但想要從芸芸人海中找他們卻也不容易,他們好像是刻意要躲藏起來似的。」

「這些都是舊事,如今母親都已經不在人世,我也不想再聽了,方才也說,外祖父既然接了樺月回方家,又將她收養在方府,總是一片善意,前次我衝動魯莽了些,望外祖父不要見怪。」汝月聽到他提及母親的過往,覺得心裏不舒服,她已經用力勸慰自己該放下過去,正如樺月所言,方國義的年紀也一大把了,她既然承認了血脈,就不能回想過去。

「老臣聽聞上一次老臣走後娘娘動了胎氣,老臣當時在家中急得不知所謂,幸好娘娘吉人天相,老臣才不至於釀下大錯。」方國義邊說邊嘆氣,「老臣原本是想第二日便到宮中的,誰曉得方將軍一封家書寄來,諸多煩心事要處理,望娘娘見諒才是。」

「外祖父曾經深居朝中要職,舅舅又是本朝的大將軍,自然是公務重要,我這邊有原太醫把關,已經足夠了,外祖父還送來這樣多的補品,怕是吃到孩子出生都吃不完了。」

「娘娘不怪罪老臣就好。」方國義說完這些才肯入座。

此時剛好樺月進殿來,她身着藕荷色的流雲紋錦緞衣裙,髮髻邊綴著長珠點翠簪子,流蘇隨着她緩步而來輕輕搖曳,別有一番嫵媚動人風情。

樺月見到方國義,親熱地喚了聲外公,又給汝月行了禮,就在方國義身邊坐下來,「姊姊說外公不日會來,結果我左等右等的,卻不見人影,讓樺月好生挂念。」

「家中有些事務纏身,你在宮中可有給娘娘添麻煩,在太興殿太后那裏住得好好的,怎麽又搬過來這邊?娘娘身子重,要靜心安胎的。」方國義耐心地說道。

「這裏是姊姊的琉璃宮,我住過來才自在,是姊姊說我在她身邊才好,宮裏頭這樣大,她也不放心我人生地不熟的。」樺月一臉笑盈盈,「姊姊對我也好,說會盡心護我周全,我不會打擾姊姊安胎的。」

「以後在人前不可直呼姊姊,要喚如妃娘娘才是,否則讓旁人聽去,落個大不敬的罪名,這是在宮裏頭,你就算是暫居也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方國義明明是刻板的性子,卻對樺月難得露出些笑容來,「你姊姊深居簡出的,你能來相伴不失為一件好事。」

「皇上來的時候我也是喊姊姊的,皇上沒說不可以。」樺月笑了笑,突然想到一事,皺起眉頭,「外公,你都沒見到,那天柳貴妃飛揚跋扈的樣子,簡直就沒把姊姊放在眼裏。」

汝月輕咳幾聲,雖然沒有直接出言阻止,樺月卻識趣地收了口。

方國義低聲問道:「娘娘的性子溫和,後宮裏頭誰人不知,柳貴妃的瘋病才好了些,又趕着要來壓娘娘一頭,娘娘不想多事,老臣是明白的,但是那些人若是欺上門來,娘娘也不必太過客氣,老臣自然有其他的法子應對。」

「這種瑣事擋得了一次,還有下一次,我前些日子閉門謝客,便是不想多加理睬,這些小事我還是能夠應付的,不勞外祖父費心了。」汝月淡淡說着,「樺月尚小,又沒在宮裏待過,才會看不下去,其實柳貴妃那天的樣子已經不足過往的十分之一。」

方國義看着汝月淡然的神情,分外有種不經意的從容,想必如她所言,便稍稍放了心,「娘娘這樣說,老臣便放心了。」

「外祖父不必太客氣,這裏是琉璃宮,沒有外頭人,既然都說了是親戚,沒理由外祖父還要人前人後喚我娘娘,顯得生分,我也不習慣這些。」汝月想一想道:「無旁人時,只喚我汝月便是。」

方國義斟酌過後,才十分小心地說:「既然如此,老臣就不辜負孩子的一片心意了。」

樺月在身旁噗哧一聲道:「外公說的是,我和姊姊正是外公的孩子,以前是沒有尋着家,如今一家子都團聚了,聽說家裏頭還有舅舅和舅母,在太興殿住時,我還見到了銳兒,真是個可愛的孩子。」

「現在見外公與姊姊和好如初,我心裏才算是放下一塊大石頭,否則見外公咳聲嘆氣,姊姊又愁眉不展的,這還算是什麽家人啊,就算以前有紛爭,總不能一輩子都記着仇。」

「血脈濃於水,哪裏來的仇恨,不過是放不下來的心結罷了。」汝月哄著樺月,「你不是才說這裏膳房的點心好吃,去選幾件來給外祖父嘗嘗,也算是你親手孝敬他老人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手綉活爭天下 卷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一手綉活爭天下 卷五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