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歷任州牧刺史郡守(太守)名單表

益州歷任州牧刺史郡守(太守)名單表

益州刺史部,簡稱益州。位於中國西南部,西漢治成都(今四川成都),東漢治雒縣(今四川廣漢),東漢末年移治綿竹(今四川德陽),后又移治成都(今四川成都)。範圍包括今四川省、重慶市、雲南省大部、貴州省大部。

《卡爾戲三國》傳送門:http://book.zongheng.com/book/719623.html

====行政區劃、人口====

益州刺史部(人口568萬)

1、郤儉(?-188),為益州黃巾所殺。

2、劉焉(188.3-194),病卒。

3、劉璋(194-214,219),繼父職為益州牧,后投降劉備,后又為孫權立為益州牧。

4、扈瑁(194),李傕所置。

5、牛亶(201),曹操置,未上任。

6、劉備(214-223),病卒於永安白帝城。

7、劉闡[劉緯](219),劉璋子,孫權所置。

8、楊阜(215-216),曹操置,遷金城太守。

9、趙顒(216-219),曹操置,為黃忠所殺。

10、嚴干(219-約223),曹操置,遙領,遷五官中郎將。

11、諸葛亮(223-234),益州牧,病卒五丈原。

*黃權(223-240),魏置,原為蜀將,敗降魏,加車騎將軍,病卒。

12、蔣琬(234-244),因病遜位。

13、費禕(244-253),被刺殺。

14、師纂(264),原為鄧艾部將,鄧艾滅蜀後置,后與鄧艾一起被殺。

*陸抗(264-273),吳置,遙領,遷荊州牧。

*司馬泰(270),晉將,稱疾未上任。

15、王濬(273-280),晉將,滅吳后遷輔國大將軍。

*毌丘奧(不詳),毌丘儉孫,晉巴東監軍。

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人口26萬)。

領9縣:南鄭、沔陽、褒中、成固、安陽、西城、錫縣、上庸、房陵。

〔注〕漢中:劉備建了上庸郡,孟達降魏后,為了安置降將,魏分設了新城郡(治房陵)、魏興郡(治西城),其實這些郡不過一個縣的規模?。馬超敗走漢中時,人口只有10萬,清時,人口130多萬,現373.3萬。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人口108萬)。

領14縣:江州、墊江、安漢、宕渠、宣漢、漢昌、充國、閬中、涪陵、枳縣、平都、臨江、朐忍、魚復。

廣漢郡治雒縣(今四川廣漢,人口50萬,)。

領11縣:雒縣、新都、什邡、綿竹、涪縣、梓潼、葭萌、臼水、郪縣、廣漢、德陽。

廣漢屬國治今甘肅文縣。

領3道:陰平道、甸氏道、剛氏道。

〔注〕廣漢:後來劉備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陰平也是從廣漢分置出來的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口35萬)。

領8縣3道:成都、廣都、江原、臨邛、郫縣、繁縣、廣柔、蠶陵;綿廄(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屬國治漢嘉(今四川蘆山東北)。

領4縣:漢嘉、徒縣、嚴道、旄牛。

鍵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城江東,人口61萬,劉璋時分江陽郡)。

領9縣:武陽、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資中、漢安、江陽、符節、南廣、僰道。

鍵為屬國治朱提(今雲南昭通)。

領3縣:朱提、漢陽、堂狼。

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貴定縣東,人口26萬)。

領16縣:且蘭、毋斂、鄨縣、平夷、夜郎、淡稿、談指、漏卧、漏江、同並、毋單、甸町、宛溫、鐔封、進乘、西隨。

益州郡治滇池(今雲南橙江晉城,人口11萬)。

領16縣:滇池、俞元、勝休、建伶、連然、谷昌,昆澤、同勞、同瀨、味縣、牧靡、秦臧、挵棟、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賁古。

永昌郡治不韋(今雲南保山板橋,人口189萬,劉備分出雲南郡)。

領8縣:不韋、博南、巂唐、比蘇、柴榆、邪龍、雲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閩濮部、鳩僚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傈越部部族居住等。

====各郡郡守、太守名錄====

一、漢中

(一)漢靈帝劉宏光和年間(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單颺(字武宣)

(二)漢靈帝劉宏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蘇固

(三)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樊敏(字升達)2.魏延(字文長)

————西城太守:1.申儀

上庸太守:1.陳宏2.申耽

房陵太守:1.鄧輔2.蒯祺

二、巴郡

(一)漢靈帝劉宏光和年間(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陳雅(字伯壹)2.曹謙

(二)漢靈帝劉宏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張納(字子郎)2.趙部

(三)漢獻帝劉協永漢、初平年間(公元189年—193年)

1.王威2.樊敏(字升達)

(四)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許靖(字文休)2.王謀(字元泰)3.嚴顏4.張裔(字君嗣)5.輔匡(字元弼)6.廖立(字公淵)

————巴西太守:1.龐義2.向朗(字巨達)3.張飛(字翼德)

固陵太守:1.廖立(字公淵)2.劉瑍

三、廣漢

(一)漢靈帝劉宏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趙瑤(字元珪)

(二)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張肅2.許靖(字文休)3.張存(字處仁)4.侯篡

————梓潼太守:1.霍峻(字仲邈)

四、蜀郡

(一)漢靈帝劉宏光和年間(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趙瑤(字元珪)

(二)漢靈帝劉宏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高聊

(三)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王商(字文表)2.許靖(字文休)3.法正(字孝直)4.楊洪(字季休)

————汶山太守:1.陳震(字孝起)2.何祇

五、犍為

(一)漢獻帝劉協永漢、初平年間(公元189年—193年)

1.任岐

(二)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何宗(字彥英)2.李嚴(字正方)

————江陽太守:1.成存2.程畿(字季然)3.劉邑(字南和)

六、牂牁

(一)漢靈帝劉宏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劉寵(字世信)

(二)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向朗(字臣達)2.費詩(字公舉)

七、越巂

八、益州

(一)漢靈帝劉宏光和年間(公元178年—公元184年)

1.李顒

(二)漢靈帝劉宏中平年間(公元184年—公元188年)

1.景毅(字文堅)

(三)漢獻帝劉協永漢、初平年間(公元189年—193年)

1.藩長寶

(四)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高頤(字貫方)2.董和(字幼宰)3.正昂

九、永昌

(一)漢獻帝劉協建安年間(公元195年—220年)

1.張化(字常員)

十、蜀郡屬國:董扶(字茂安)

犍為屬國:文齊(字子寄)

巴東屬國:董和(字幼宰)

朱提郡:鄧方

====益州名將名士出生地====

1.漢中

暫缺

2.巴郡

閻圃、張嶷、甘寧、嚴顏、周群、譙周、黃權、馬忠、王平、句扶

3.廣漢

秦宓、彭羕、王甫

4.蜀郡

張肅、張松、劉闡、張任、張裔、杜瓊、王伉

5.犍為

楊洪、費詩、張翼、楊戲、李密

6.牂牁

朱褒

7.越巂

高定

8.益州

李恢、雍闓

9.永昌

呂凱

巴郡

是中國古代的郡級行政區劃,轄今天重慶和四川兩省部分區域。

秦於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置巴郡,郡治江州縣(一說初置閬中縣,后移治江州縣,今中國重慶江北區),郡初轄江州(治今重慶江北區)、墊江(治今重慶合川區)、閬中、江陽、宕渠(治今四川渠縣)、符縣6縣,后陸續新置5縣。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仍置巴郡,次年,江陽、符縣改屬廣漢郡。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剌史部,巴郡置益州刺史部、郡治仍為江州縣,轄江州(今重慶江北區)、墊江(今重慶合川區)、閬中、安漢(治今四川南充)、充國(治今四川南部縣)、宕渠等11縣。

漢和帝時(89――105年),增置宣漢(治今四川達州市),漢昌(治今四川巴中市)等3縣。

東漢興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北為巴郡,江州至臨江(今重慶忠縣)為永寧郡、朐忍(治今重慶雲陽縣)至魚復(治今重慶奉節縣)為固陵郡。

建安六年(201年),永寧郡復稱巴郡,郡治江州縣。南齊移治今重慶巴南區。

蜀郡

成都附近原為古蜀國所轄。西元前四世紀,古蜀國國王開明五世(另一說法為開明九世)將首都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至成都。

秦惠王時,蜀王封於漢中的苴侯與巴國交好,而蜀國又與巴國交惡,此舉引起蜀王不悅。《正義華陽國志》記載:「昔蜀王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於秦。秦遣張儀從子午道伐蜀。」秦惠王於西元前316年滅蜀。秦惠王也滅了苴與巴。

秦國於西元前316年在成都設成都縣。蜀國剛被秦國并吞時並不平靜。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一作陳庄)為相,所治範圍在今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一作六年(西元前309年)),陳壯反,殺蜀侯,秦又伐蜀。秦又封了兩任蜀侯,但都與秦王相處不好。西元前277年,秦國置蜀郡,設郡守,成都為蜀郡治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卡爾戲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卡爾戲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益州歷任州牧刺史郡守(太守)名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