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

晉國

然而簡離邈歸根到底沒能殺了晉國大長公主——這是他此後的餘生里,最懊悔的一件事情——因為就在晉國一次次扮可憐,將儀水郡主與裴則當成擋箭牌后,忍無可忍的簡離邈已經準備下手了,可城陽王妃,卻轉了主意。

城陽王妃這麼做,自然是為了給妹妹,即簡離邈的生身之母燕國太夫人報仇!

說到燕國太夫人,其實簡離邈也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位生母?

少年無知的時候沒吃住簡平愉花言巧語的哄勸,不顧父母長姐勸阻,執意下嫁給寒門之子,也還罷了。

畢竟誰都有年輕不懂事的時候。

成親之後發現丈夫其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更在她生下嫡長女后,立刻納了她的陪嫁丫鬟,生下庶長子簡離憂——對於錦繡堂這種門第來講,讓庶子生在嫡子之前,是一件非常侮辱正妻的事情!

其實也不僅僅錦繡堂,但凡有幾分規矩的人家,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

因為這不只是打親家的臉、給嫡妻以及嫡妻的娘家沒臉,也是給自家往後招禍:皇家立儲,嫡子與長子之爭,自古以來就沒停息過!

尋常人家也是一樣的道理:長子年紀最大,理所當然最先接觸家族的產業與權勢。如果長子是嫡子也還罷了,不是嫡子,有了這樣的優勢,一旦心大了,豈能不對嫡子生出嫉恨之心來?

如此兄弟不和,一家子內鬥都來不及,還談什麼興旺?!

至於說壓着庶長子不予栽培——如果這個庶長子是個無能之輩,且不提,如果他有才華,這不僅僅會造成他一旦得勢之後,非但不會幫助家裏,反而會恨上家裏,也使家族徒然浪費了一個人才!

而對於一個家族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血脈與和睦。

家族是以血脈為紐帶聯合在一起的,不和睦的家族根本不可能長久。

所以當年城陽王妃得知此事後,險些沒氣暈過去!!!

那時候她們姐妹的父母剛剛去世未久,城陽王妃自然認為,這是簡平愉露出真面目的緣故——為了給妹妹討個公道,也為了證明錦繡堂雖然沒了男嗣,但她這個端木大小姐絕對不是好欺負的,城陽王妃專門找簡平愉狠狠撕了幾場!

最後簡離憂雖然被留在了簡家,其生母卻被遠遠的發賣了。

而且簡平愉保證——這個庶長子,任何時候,都不會妨礙到嫡妻與嫡齣子女。

後來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簡離憂雖然是簡家長子,卻一直低調得緊,也從來沒妨礙過誰。

只不過簡平愉在數年後,又弄了個真愛溫氏。

燕國太夫人其實早在溫氏懷上簡離曠之前,就知道了溫氏的存在。

她當年執意下嫁的要求雖然觸怒了父母,以至於嫁妝遠不如姐姐豐厚,但錦繡堂的門楣擱那兒,相比尋常人家,也已經令人瞠目結舌了。

所以她當時儘管失寵於簡平愉,卻是有可用之人的。

但不知道為什麼,知道此事後,她既沒有對溫氏下手,也沒有跟姐姐城陽王妃求助。

竟是什麼都沒做。

就那麼看着溫氏妊娠,然後,簡平愉為了她,給嫡妻下了催產葯,以瞞天過海,將外室生子說成嫡齣子不說,更佔據兄長身份,篡奪原本應該屬於簡離邈的一切!

燕國太夫人鬱郁而逝之後,城陽王妃不顧剛剛夭折了兒子又趕上胞妹逝世的打擊,四處奔波,想盡辦法,才弄清楚了整個來龍去脈——然後,差點因為這個真相瘋掉!!!

「早知道你娘會因為簡平愉而死,還拖累了你,當初你娘才動這個心思時,我就該幹掉他!哪怕你娘因此恨我一輩子,也好過她正當盛年就這麼狠心的去了!」後來城陽王妃告訴外甥往事時,流着淚說道,「我跟你說這件事情,不為別的,就是希望你將來遇見類似的情況,當斷則斷,切切不可優柔寡斷,免得像姨母我現在這樣,悔恨萬分,然而你娘終究回不來了!」

那時候城陽王妃以為她是在提點外甥,多年後,她在黃沙萬里的塞外,接到儀水郡主去世的消息時,才知道,那番教誨,竟是一語成讖!

關於燕國太夫人當時為什麼要那麼做,城陽王妃經過反覆思索,認為妹妹乃是對簡平愉用情太深,深刻到寧願死在他手裏。

在知道簡平愉對溫氏才是真心愛慕后,甚至連兒女都不管了。

如果是其他人這麼做的話,以城陽王妃的性情,那一定是非常唾棄的。

她這輩子因為沒有親兄弟,一直以長女的身份承擔着錦繡堂繼承人的壓力,是最看重責任的。

燕國太夫人再識人不清,再不肯接受簡平愉的變心,但當時無論是簡離芝還是簡離邈都尚且需要母親的保護與教導,她實在不該自私的離開,還陷一雙兒女於危險之中——如果不是有城陽王妃在,簡離芝跟簡離邈這對姐弟,多半無法長大。而燕國太夫人走的時候,甚至沒有派人給姐姐打個招呼,可見是真心沒想管過一兒一女的死活。

但她到底是城陽王妃唯一的妹妹。

城陽王妃雖然沒比她大幾歲,卻一直承擔着她的保護者的角色。

多年愛護下來,再加上彼時父母已去,城陽王妃一直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妹妹,對不起九泉下的父母。

所以她毫不隱藏的告訴了簡離邈這些事情,不是為了刺激外甥,是生怕外甥會步上妹妹的後塵。

錦繡堂血脈不豐,她是真的損失不起簡離邈了。

只是姨甥兩個都沒料到,即使他們自以為足夠汲取教訓了,最終卻還是抵不過命運無常。

簡離邈一開始得知城陽王妃為了替燕國太夫人報仇,暗中轉向裘氏母子,支持十六皇子時,是反對的:「姨母早先也說過,中宮與貴妃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城陽王府與貴妃關係極深,他日若十六皇子登基,對王府必然不利!有道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今兒我說句不孝的話:橫豎娘她已經去世這麼多年,早一日給她報仇,晚一日給她報仇,其實都差不多!咱們根本不必急在一時,何不再等其他時機?!」

「我已經等了好幾年了!」城陽王妃很感動外甥為自己考慮,卻搖頭,「問題是你也看到了,簡平愉那老賊,在朝堂上越發的得勢!貴妃對他的倚重也越來越深!你要知道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即使貴妃之子登基了,那老賊也未必會倒台!到那時候,別說咱們指望貴妃幫忙,給你娘報仇,貴妃不為了拉攏他,剷除咱們就不錯了!」

簡離邈聞言自是吃驚:「貴妃何以會這樣看重他?」

由於申屠貴妃的盛寵,這幾年下來,朝堂上下,支持貴妃的臣子也是有很多的。

簡平愉雖然因為手腕出色,屬於其中的佼佼者,但要說他乃是無可取代——簡離邈卻不這麼認為!

「你還是太年輕了!」城陽王妃嘆了口氣,即使此刻室中只有姨甥兩個,卻仍舊招手喊了他到自己跟前,附耳小聲道,「你以為申屠貴妃當真是太妃引薦給陛下的那麼簡單?如我這些年來暗中觀察的不差,她背後,應該是西涼沈!」

「而且當年她得寵之後,後宮又冒出來個貞媛夫人深得上意——按說這兩人得寵時間差不多,又都是極為張揚霸道的性.子,不說一照面就斗個死去活來,怎麼也不可能聯手對付中宮吧?」

「之所以她們沒有爭鬥反而聯了手,互相幫助對方固寵,生生的將原本雨露均沾的後宮變成了兩家聯手獨霸陛下,皆因貞媛夫人的背後乃是東胡劉!這兩人私下議了和,兩家的棋子那當然也不會再爭鋒相對!」

「然而申屠貴妃進宮以來,一路順風順水,連皇後母子都是想怎麼踩就怎麼踩——即使沈家有些控制她的手段,你覺得,她做慣了高高在上的貴妃,以後若再成了還要高高在上的太后,她還回甘心受制於沈家嗎?!至於貞媛夫人,多半也是同樣的心思!」

城陽王妃冷笑出聲,「而簡平愉這個老賊,雖然品行低劣豬狗不如,但他卻有一個無人能及的優勢——他是寒門出身!」

其實城陽王妃還有幾句話怕刺激了外甥沒說出口:城陽王妃甚至懷疑,是不是簡平愉也知道了申屠貴妃與貞媛夫人的底細,為了謀取長久的富貴,故意害死了燕國太夫人?

畢竟這時候參與儲位競爭的皇子背後,都站着閥閱:申屠貴妃是西涼沈,貞媛夫人是東胡劉,十六皇子是青州蘇。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不管哪位皇子上位,都將面臨閥閱挾功自傲的威脅——那麼只要這位新君沒有糊塗到家,都必然會大力支持寒門官宦,以平衡朝堂!

而簡平愉作為正宗寒門子弟,卻因為娶了錦繡堂嫡女,也是靠錦繡堂的幫助才能夠一路扶搖直上,是以被劃分在世家門閥這一塊的。

如此一旦新君登基,哪怕他站對了隊,也撈不着什麼好處:因為就算他被劃在世家門閥這一塊,也不可能爭得過西涼沈東胡劉青州蘇這些真正的望族。

所以如果想謀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的話,他必須恢復寒門官宦這個陣營——而恰好城陽王妃與燕國太夫人的父母已故,這兩位臨終前又執意要把錦繡堂留個兩個女兒而不是旁支,以至於旁支對姐妹倆恨之入骨,別說知道燕國太夫人所託非人後替她討公道了,不幸災樂禍就不錯了!

這種情況下簡平愉寵妾滅妻的事情即使鬧出來,也兜得住後果——果然即使城陽王妃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申屠貴妃還不是把表弟媳婦攔了下來?

畢竟這會朝堂上有足夠手腕、有將來能夠為上位者制衡世家門閥可能的寒門臣子,僅有簡平愉一個。

申屠貴妃也好,貞媛夫人也罷,只要她們不甘心母子倆一直給背後的望族做傀儡,如何能放過這麼個送上門來的臂助?

那老賊多半是料定了後果,故意的——當年他靠錦繡堂一路青雲,現在又靠謀害了錦繡堂嫡女繼續前途遠大!!!

收回思緒,定了定神,城陽王妃繼續道,「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再指望貴妃了!然而陛下膝下雖然子嗣眾多,照朝堂上的局勢,最可能繼位的,無非就是那三個。貞媛夫人與貴妃是一夥的,你說我們不選十六皇子,還能選誰?」

簡離邈無話可說——如果只是城陽王妃急着報仇雪恨,他還能勸說一二,但現在照城陽王妃的分析,即使他們不考慮為燕國太夫人報仇,卻也要防著簡平愉反過來趕盡殺絕!

這種情況下,確實如城陽王妃所言,他們只能選裘氏母子。

而簡離邈稍作思索就反應過來,其實,這是城陽王妃為了女兒與外甥,放棄夫家,甚至是放棄自己了——城陽王妃與簡平愉之間的恩怨,始於燕國太夫人。

如果她願意將簡離邈送回簡平愉手裏,任憑簡平愉跟溫氏處置,且保證不再追究妹妹之死……以她宗婦的身份,即使申屠貴妃做了太后之後,仍舊非常倚重簡平愉,也未必會對城陽王府趕盡殺絕。

畢竟城陽王妃作出這樣的退讓的話,申屠貴妃也有理由說服簡平愉讓一步的。

而以城陽王妃的手段,即使簡平愉有什麼暗中算計……她豈會怕?

照她現在暗中投靠裘氏母子的打算,卻顯然是不肯放棄外甥,寧可放棄夫家了!

對於姨母這樣的恩義,簡離邈心中複雜難言,他委婉的表示自己不希望看到收留了自己的城陽王府遭遇不測——但城陽王妃輕描淡寫道:「莫忘記,你不只是我的外甥,也是我的准女婿!如果你覺得心裏不好受,將來好好照拂儀水,也就是了!」

簡離邈迎著姨母不容置疑的目光,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那雙眸子裏如此清晰的寫明了他這位姨母的決心:

為了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兒,城陽王妃可以做任何事!

然而誰也沒想到,正是他們自以為為儀水郡主考慮的選擇,葬送了儀水郡主的性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繼女榮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繼女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