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傳(二)

荀彧傳(二)

公元192年,曹操領兗州牧,鎮東將軍,荀彧以軍司馬身份隨曹操出征。

司馬這個職務不高,劉備投公孫瓚的時候,劉備也是軍司馬職位,司馬又是一個什麼職務呢?

相當於行軍參謀,參謀長,從咨軍務,負責文書等工作。

職務給高了,以後升遷也很麻煩,也不能服眾,如果荀彧來投曹操,曹操給個軍師中朗將,中護軍之類,其他將領肯定不服。

當時的兗州,黃巾軍動亂是很嚴重的,曹操在荀彧的幫助下,很快的平定了兗州的叛亂,荀彧又提出軍囤養兵,編戶分田安民等政策,很快穩定了兗州。

同時荀彧又推薦軍事天才戲志才為曹操所用,曹操與袁紹聯盟,花了二年時間,打破袁術與公孫瓚的戰略同盟,受降青州兵二十餘萬,為曹操日後的兵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荀彧從軍事參謀的位置上轉到曹操後勤工作上,治理兗州,負責政務。

荀彧的專長是治國,制訂政策,而戲志才的專長是制訂軍事戰略,戲志才接手了荀彧軍事參謀的位置,為曹操軍事行動出謀劃策。

當時的曹操有三大謀士,荀彧,陳宮和戲志才,戲志才在歷史上是很少提起的,可能是魏志將這個人給故意遺忘了。

第一點:戲志才有才無德,為人過於高傲。

第二點:曹嵩被害,可能與戲志才有間接關係,出謀者可能就是戲志才。

戲志才之後,荀彧又推薦郭嘉給曹操。

荀彧的人脈非常廣,穎川是一個奇士發源地,文風盛行,世家大族林立。

公元194年,曹操找到了一個借口入侵徐州,那就是為父報仇,曹操如果搶地盤,並沒有正義的借口,出師無名就輸了一半。

公孫瓚搶地盤是追擊黃巾賊,打到哪裡就佔到哪裡,袁術也一樣,但曹操不行,曹操是兗州牧,陶謙是徐州牧,他不能打陶謙,立場站不住,戲志才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第一點:給曹操正身,把曹操編進曹參的族譜里去。

第二點:讓陶謙把曹操父親曹嵩及曹操的二個弟弟殺掉。

第三點:曹操想當諸侯,稱王稱霸,那就得擴張地盤,找最近最容易的先收拾,陶謙戰爭潛力最弱,先幹掉陶謙,搶佔徐州。

作為軍事參謀,戲志才需要為曹操製造出兵的借口,曹操可能不知道,但是又有什麼所謂?

戲志才公元195年就死了,太聰明了,太能算計了。

曹操經歷了戲志才的暗算,陳宮的背叛,發小張邈的叛亂,兗州根據地也被呂布佔了,曹操為父報仇的借口,入侵徐州並沒有得到士大夫的理解和支持。

攻打陶謙沒有正義的旗幟,為父報仇,為你那死去的貪污腐敗的父親報仇嗎?

可能曹操真的是為父報仇,其他人卻不這麼想。

曹操最困難的時候,想放棄,想投袁紹去,是荀彧,程昱勸住了他,袁紹不如你,跟著袁紹這個國家就沒希望了。

曹操沒辦法,還有這麼人指望著他活命,不得不擦乾眼淚,攻打呂布,搶回兗州根據地。

同時曹操聯合袁紹得到政治上的支援和鼓勵,袁紹幫曹操牽制公孫瓚,曹操與陶謙達到和解,陶謙給曹操提供了幾十萬石糧草軍資作為補償。

曹操成功的趕走了呂布,收復了兗州。

這時候荀彧,郭嘉的功勞是最大的,沒有這兩個人,曹操可能放棄,投靠袁紹了。

在打敗呂布的過程中,荀彧和郭嘉也提出過不少有見解的建議,幫助曹操穩定軍心,讓曹操沒有後顧之憂和呂布開戰。

公元195年十月,陶謙病死了,死之前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曹操想再入侵徐州,又失去了正義的借口,曹操休生養息了一年,公元196年,毛階提議,把漢獻帝迎到許都來,奉天子以令不臣。

當時曹操徵求了荀彧的意見,迎漢獻帝令不臣的策略,為什麼不是荀彧,程昱,郭嘉提出來的,卻是名不見經傳的毛階提出的。

荀彧擔憂,凡是熟讀歷史的人一般不會提這種建議。

沮授向袁紹提過,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沒有採納,為什麼不採納呢?

袁紹當時的想法是漢朝皇帝死了,天下大亂,諸侯搶地盤稱王稱霸,重回戰國七雄時代。

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當時有實力的大軍閥剛好也是七個左右,諸侯們也認為這是天意,天象。

曹操為什麼採納了這個建議,首先曹操是有志,匡扶漢室,重振朝綱,其次曹操攻打其他諸侯沒有正義,迎來獻帝,想打誰就打誰。

我們做什麼事的時候,會想到很多,僻如以後這條路怎麼走,變成什麼樣子?百年規劃。

曹操想過,荀彧,郭嘉肯定也有替曹操想過。

當時的諸侯有袁紹,袁術,孫策,公孫瓚,呂布,劉備,劉表,劉璋,韓遂馬騰,郭汜李傕,加上曹操自己有11個之多。

有實力的袁紹,袁術,劉備,公孫瓚,劉表,劉璋,曹操。

割據一方,不貢朝廷,爭搶地盤,相互火拚。

袁紹和曹操結盟,公孫瓚與袁術結聯,呂布與劉備結盟。

曹操攻打陶謙的借口是陶謙殺害了曹嵩,袁紹攻打公孫瓚的借口是公孫瓚殺了幽州刺史劉虞。

孫策攻打劉繇是什麼借口呢?

后將軍袁術,漢退休太尉馬日蟬授命孫策過江東平定地方宗賊,讓江東百姓安居樂業,孫策有一面看上去不錯的正義借口,也有兩個朝廷大員為孫策背書,孫策過江東就變得名正言順了。

公孫瓚是奮武將軍,用剿匪名義搶地盤,殺了劉虞后,眾叛親離,將領反叛,被袁紹步步緊逼。

即然大家相互攻伐都沒有借口,那為什麼不搶先把獻帝搶過去呢?

第一點:董卓最先搶皇帝的,被手下呂布割了腦袋。

第二點:郭汜,李傕第二個搶皇帝的,連飯都沒得吃,兩個軍閥發生了內訌,水火不容。

第三點:迎來獻帝是忠於曹操,還是要忠於獻帝,當發生不可調和的利益矛盾時,我們是幫誰呢?

綜合以上三點,一般謀士不建議去迎漢獻帝,身為諸侯,沒有人有這個膽量去將漢獻帝迎到身邊去,惹火燒身,步董卓的后臣。

曹操認為將漢獻帝迎到許都來,出兵攻打其他諸侯有正義,省了找借口的麻煩,曹操不怕惹火上身,死於非命嗎?

怕,任誰都怕,曹操也害怕,曹操認為這件事情是正義的,即使為國捐躬也不後悔?

怕也要去做,這就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關東聯軍的時候,大家都不敢追董卓,曹操敢追擊董卓,差點死於董卓將領徐榮之手。

怕就什麼事都不用干,也幹不成,天下還有十幾個軍閥,袁紹,袁術名望高,謀士,將領多,劉表,劉璋,劉備都是皇室宗親,公孫瓚,呂布都是宿將,曹操出身不好,曹操憑什麼能消滅他們?為了給貪污腐敗的老爹報仇,攻打徐州陶謙,最後連自己根據地都被呂布,陳宮佔了,宦官之後,有什麼資格?

曹操深刻的理解這一點,自己不比其他諸侯有政治優勢,也不比其他軍閥更有戰爭潛力,只有迎來漢獻帝之名,以正義之名征伐不臣。

人固有一死,曹操要做大漢能臣,忠臣,他會怕死而不敢為嗎?

曹操是一個膽大心細的人,別人不敢,他偏要干,這或許是曹操採納毛階的建議去迎漢獻帝,其他人不會去反對,但也不會主張,只能順應。

曹操以後跟漢獻帝發生矛盾,荀彧,郭嘉站哪邊呢?

是很矛盾的,荀彧的應對方法是讓曹操出去打仗,荀彧給曹操提供足夠的軍資,荀彧處理朝廷紛爭,盡量做到公平公正,郭嘉的方法是隨軍,盡量不在朝中,眼不見,心不煩,兵權爭議先放一放,等天下平定的差不多了,再討論這個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群英風雲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群英風雲錄
上一章下一章

荀彧傳(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