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實背離現象(1)

與現實背離現象(1)

"婚外情"一詞的曖昧不明,一般人對這種關係有好惡相斥的矛盾情結,是其中的部分原因。儘管我國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社會上相關"婚外情"的言論和出版自由劇增,在社會上乃至輿論上卻仍存在著一股強勢的性規範:不贊成婚前性行為,責難不合法婚姻、私生子、墮胎,當然還有私通。但是,社會畢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開放,今天,我們可以到處聽見那些公然挑釁上述這條規範的少數人的行為,大學生公然發生性關係,甚至同居,娛樂圈名人暢談他們的艷史,表明他們的性傾向。更重要的是,社會上繼續存在著為數眾多表裡不一的人,他們在公開場合熱衷地接受甚至擁護這項規範,但在私底下卻大相徑庭,甚至違犯了這項規範中的一部分。在《美國要人》(TheSignificantAmerican)這本書中,美國社會學家約翰·丘伯(JohnF.Cuber)和他的共同作者佩姬·哈洛夫(PeggyB.Harroff)稱,傳統規範是一項依據"集體偽裝"和大多數人故意訛造自己的性想法和行為,所建立的"巨大虛幻"。提出這項發現的人不只這兩位作者。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Satir),知名家庭臨床醫學家及"艾沙林學會"(Esalen)共同創辦人,1967年在"美國心理學協會"年會上報告稱,"幾乎所有現今對已婚者性行為的研究均指出,許多夫婦並未奉行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是神話。高頻度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則是事實。"規範與現實背離現象在社會上比比皆是。無論大多數人對婚姻不忠表現出怎樣的不贊同態度,但是電視、電影、小說和戲劇一再將它當作永恆的主題,印證了人們對婚姻不忠的普遍著迷。近年來在我國各省市晚上黃金檔時間爭相播放池莉的《來來往往》、《口紅》,皮皮的《渴望激情》、《讓愛做主》,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的《一聲嘆息》,以及新世紀以來突然席捲文壇的系列如《一個分成兩瓣的女孩》、《冷唇》、《有毒的婚姻》、《妹妹夢去,姐姐夢來》等文學作品,都集中探討了當代中國的婚外情現象,雖然頗多爭議,卻還是引發了觀眾趨之若鶩的迷戀之情。值得玩味的是,傳媒往往又將婚姻不忠表現成一種刺激而美麗的經驗,甚至在電影上,這種行為已不再非得以不幸收場。美國伊力·卡山的《調解》(TheArrangement)描寫一對私通戀人最後快快樂樂結了婚。人們對婚外情的態度,有點類似他們對於交納所得稅的態度。很多人欺騙造假(有的人少些,有的人多些);多數不作弊的人想這麼做,但是不敢。無論是實際作弊或想要作弊的人都不承認實情,也不為自己的看法辯護(除了對少數心腹至交是個例外),而幾乎所有人都拿傳統規範來教育子女,儘管他們自己並不相信傳統規範,也不指望子女長大后奉行不誤。下面就是規範與現實相背離的一個鮮明例證:一名有著數家小廠商的業務代表說出他經過整整十二年的幸福婚姻生活之後怎麼會在而立之年開始對妻子不忠的。我從未想到過要拈花惹草。我不懂這種事。據我所知,我周圍的那些鄰居也都是一些極為本分的人。在開始當自由業務代表之後,我得以第一次認識廬山真面目:每個人只要一有機會就到處亂攪和。跟我做生意的人來到城裡,不是指望我替他們安排休閑場所,就是要我陪他們上酒吧找女人。我學到了人性,看到了幕後的一切,而且大家似乎都玩得很開心,沒有人受到傷害。一天晚上,我跟我代理的一個廠商一起喝酒,他傳了一張字條給坐在另一角落的兩個女孩,接著四個人就坐在了一起,有意思極了。之後,我帶著其中的一個女孩坐的士回家,在車上,我順勢摟住了她。就這樣我開始一星期跟她玩上三四次,而且樂在其中。現在想來轉變真大。當初我根本不想這樣,我只想愛我的老婆。一位廣播電台深夜音樂節目主持人,三十八歲,是這麼說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婚外情這東西――當代中國婚外情紀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婚外情這東西――當代中國婚外情紀實
上一章下一章

與現實背離現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