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五十二章[09.05]

V第五十二章[09.05]

謝老太太眼睛咪成了一條縫,「好好好,給我小七存起來。」不待流年開口,很自覺的承許,「小七,祖母給你兩分利。」你爹爹只給一分利,祖母給兩分。

把流年樂的,頭昏昏的,找不着北。兩分利,世上竟有這樣好事!流年傻傻笑着,笑的謝老太太心都酥了,恨不得給小孫女再加多一成利息。

小五,小六,小七,這三個丫頭,我公公平平的,每人另貼三千兩嫁妝錢。謝老太太含笑想着,覺著自己十分公平。小七么,在祖母這兒存有小金磚,利息定是不少。到小七出閣的時候,自然要多給。

「是這個理。」晚間謝老太太喜滋滋跟謝老太爺說了這想法,謝老太爺極為贊同,「咱們做老人的,便是應該這般不偏不倚。」存了小金磚的,和沒存小金磚的,理應有所差別,小七是該多給。

「那表哥的私房呢?怎麼分?」謝老太太笑問。她自小養尊處優,長大后嫁給情投意合的遠房表哥,生活優渥。一輩子也沒為銀錢犯過愁,從來也沒把財物放在眼裏。這時節,卻關心起謝老太爺的私房了。謝老太爺掩飾的咳了兩聲,乾巴巴說道:「早呢,早呢,且不說這個。」表妹你急什麼,咱們兒孫滿堂,日子過的這麼舒心,怎麼着也能活化老八十的。如今盤算身後事,是不是忒早了些。謝老太太靜靜看着丈夫,不說話。謝老太爺知道躲不過去,硬著頭皮訕訕說道,「自然是兒均分,均分。」他有兩名嫡子,兩名庶子,八名孫兒,七名孫女,個個是他的骨血。

「表哥,你的私房,自然是由着你的心意。」謝老太太聲音慢悠悠的,「我眼裏自然只有大郎、玉郎和壽姑。你么,心中定是憂著老二老三日子不寬裕。」謝家從來是嫡庶一體教養的,婚嫁公中份例也差不多少。可嫡子女有母親的貼補,庶子沒有。故此,庶子的日子,遠遠不如嫡子。

謝三爺自搬去北兵馬司衚衕,宅院小了,月例銀子沒了,吃喝穿戴全要自家應付,大有捉襟見肘之勢。其實謝三爺分的家當不少,若是精打細算過日子,頗能過得。可謝三爺、三太太都不是過日子的人,慣於揮霍,不會持家。三太太近年來時不時的生病,要請醫問葯,人蔘肉桂的折騰,花費更是不小。謝二爺也是妙人。時常有請安問好的信寄過來,偶爾會暗示「日子艱難」。他在南京任閑職,俸祿根本不夠花的。兩個兒子要娶親,一個女兒要出嫁,銀錢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素常老實巴腳的兒子憋不住來訴苦,謝老太爺怎能不心疼?

只一點,謝老太爺再心疼謝二爺、謝三爺也是枉然:他手頭沒現銀。謝老太爺風雅了一輩子,所攢下的私房全是名人字畫、古董,這些全是他的寶貝,不拘賣哪樣他都捨不得。再說了,字畫、古董這些,也不是說賣就賣的東西,不容易變現。

當年謝三爺沾惹上官司,公中錢物動不得,謝老太爺看着一屋子字畫、古董,狠狠心要變賣,卻被謝老太太攔下了,「都是你心愛之物,留着。」寧願自己拿出嫁妝,給不爭氣的庶子打點,保住聲名前程。

「表哥,你若要留字畫、古董給老二老三,還不如給他們現銀,倒便利些。」謝老太太看了眼丈夫,語氣平靜,「到時候,我跟你買下來吧。」你拿現銀給老二老三,字畫、古董還是留下給大郎、玉郎。否則,若被老二老三拿去賣了,一則是暴殄天物,二則,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謝家敗了。謝老太爺心裏臉上都走過不去,「不能夠,不能夠。老二老三都是幾十歲的人了,讓他們自己奔去。」細想想,當初分家的時候莊子、鋪子、房子、現銀都有,怎至於就過不下日子了?嫁女娶媳誰家沒有,有多大頭戴多大帽子唄。沒那個家底兒,卻非要跟人家攀比,其蠢無比。

謝老太爺越想越覺著不對勁:表妹向來不管這些的,今兒是怎麼了?少不了陪着笑臉細細相問。謝老太太冷笑一聲,「你那好兒媳婦,和寶貝孫女,不日都將赴京。表哥,咱們醜話說在前頭,燈市口大街這宅子,還有玉鳴坊祖居,都是不給她們住的。」謝老太爺怔了怔才想明白,「你那好兒媳婦和寶貝孫女……」,指的不就是老二媳婦和華年么。老二媳婦這些年一直在太康住着,華年便嫁在鄰縣,怎麼這會子都要來京城?若是二房的孫子孫女都來了,倒也是好事。只是若還想住在一處,表妹想是容不下了。

「老三是單住,老二若來了京城,自然也是單住。」謝老太爺眼瞅著妻子神色不對,自然依順着她,「咱們公公平平的,公公平平的。」當年給老三買過一處小宅院,老二若來了,也買一個便是。

「表哥,這家已是分過了。」謝老太太慢吞吞說道:「我旁的不求,只要大郎、玉郎守在我跟前。還有,老二、老三莫來煩我。」要來京城,不給老太爺寫信告訴,特特的打發人來稟告我,卻是想做什麼。家都已經分了,還要養着她們不成。養著倒也無礙,只要甭在我眼前晃來晃去的,惹人厭煩。謝老太爺心中歉疚,柔聲許諾,「依你,表妹,全都依你。」表妹向來光風霽月,她從來也沒喜歡過老二老三,卻一向厚待。老二老三從小到大吃穿用度、教養婚嫁都讓人挑不出毛病。如今老了老了,只圖個清靜,哪能不依着她。次日,謝老太爺便命人出去看房子。家中自有能幹管事,在東棉花衚衕挑了個三進宅院,跟謝三爺在北兵馬司衚衕的宅子差不多大小,差不多價錢。謝老太爺差人買下、修整,又使心腹家人送信給謝二太太,「東棉花衚衕己備好了宅子,隨時能入住。」老三買了,老二也買。再多餘的,沒有了。

流年知道這件事情后,仰天長嘆:這個時代的房價,還是很靠譜的!差不多的地段,六年前買和現如今買,房價竟相差無幾。這要擱自己前世,時隔六年,房價能漲的讓人想上吊。流年近來日子很順。自從棠年中了狀元,和含山郡主定了親,流年「身價倍增」,時常獲邀出席各家詩會、花會。往常正眼也不肯看她的貴夫人、闊太太們,多有拉着她的小手嘖嘖稱讚的,「這小模樣,真招人疼。」跟她那個狀元哥哥一樣呢,好個相貌。也有少女們或不動聲色的示好,或裝着天真無邪的譏諷,流年一概淺笑不語。她本就和謝四爺、棠年生的極像,再加上這份寵辱不驚的淡然,更是似足父兄。

「謝七小姐,含山郡主有沒有帶你進過宮呀。」這日在定海侯府賞花,來賓中一位年方十一二歲的姑娘,眨著大眼睛問道。她年紀尚小,真問出不該問的話來,也沒人認真責怪她。「悅表妹,我七妹妹看花看的入迷了呢。」謝綺年含笑走過來,牽住小姑娘笑吟吟說着話,「她從前是沒進過宮的。不過,後日會到景陽宮做客。」景陽宮,是淑妃的居所。謝綺年言笑晏晏,好像全沒聽出小姑娘話外之意。含山郡主雖和棠年定親,卻尚未迎娶,誰家沒過門的嫂嫂會帶小姑子出門的?這話其實問的無理。景陽宮?是為十皇子選妃的吧。名為悅兒的小姑娘咬了咬嘴唇,十皇子是陛下幼子,頗受寵愛。聽說他的封地選在江南漁米之鄉,誰嫁了十皇子,將來便是親王妃,富甲天下。

可惜淑妃這回所邀請的少女,全部出自書香門弟,沒有一位是功勛世家之女。悅兒忿忿想着,坐到一邊生著悶氣。這些讀書人家的姑娘很好么?我看也不見得。謝綺年偷空交代流年,「小七,到了景陽宮,謹言慎行。」淑妃該是喜歡乖巧聽話的小姑娘吧。小七素日倒是很可愛,不過嬌生慣養的,怕是受不了拘束。流年嘻嘻一笑,「有人帶着我的,放心。」丫丫能讓我一個人進皇宮么,自然是陪我一起去的。還有張伯母,還有小旭兒,我們人多勢眾的,怕誰呀。

定海侯世子夫人多事,專門命人把流年叫了去,諄諄教誨,「後日到了景陽宮,好生回淑妃娘娘的話,不可怠慢。」看你這不當回事的模樣,那是宮裏呢。你好歹是我兒媳婦的堂妹,做長輩的,不得不提點你。流年微笑,「怎麼夫人說的話,跟我家老太太、太太竟是一模一樣,真是奇了。」你拉倒吧,我家裏有祖母、有嫡母,還有位儀態從容的大伯母,用得着你來嘰嘰歪歪。定海侯世子夫人語重心長,「做長輩的,都是一般心思。自然說出來的話,也差不到哪兒去。親家姑娘,你千萬要記在心裏。」流年粲然一笑,答應了。這大媽真不討人喜歡,趕緊糊弄過去得了,省的謝綺年為難。到了後日,大太太、四太太起了個絕早,裝扮整齊,帶着瑞年、錦年、流年乘上馬車,去景陽宮赴宴。三位小姑娘都是頭回進宮,心中很是好奇,面上偏能裝的正經八百,一個比一個淑女。到了景陽宮,淑妃娘娘並不搭架子,很是和顏悅色。景陽宮畔是一處桃林,應邀而來的少女大多在桃林遊玩,瑞年、錦年也去了。流年則是被皇帝差太監過來,去了勤政殿。

「不必拘禮。」皇帝溫和說道:「阿嶷常說,小不點兒如何如何好玩,如何如何有趣。朕便想見見你。」小不點兒一上馬車,笑聲一片?能開懷大笑,真是難得。流年很嚴肅,「含山郡主此言差矣。小七年紀雖然不大,卻卓有見識,豈是『好玩』和『有趣』所能形容。」我是大姑娘了呢,還用這措辭,太不重視我了!

她正值豆蔻年華,身姿娉娉裊裊,柔美可愛。一張小臉稚嫩白皙,像上好的定窯白瓷一般細膩如玉,瑩潤光潔。明明是位小姑娘,卻板着臉裝出副大人模樣,看着實在趣致,皇帝不禁莞爾。

「小七卓有見識?」皇帝看着瓷人兒似的小流年,起了玩心,「那小七不妨講講,朕的皇儲應如何確立。」小不點兒你這麼有見識,來談談國家大事吧。

「皇帝陛下,您問我這麼重要的事啊。」流年小臉上滿是雀躍,心喜的笑着,露出兩個醉人的小酒窩,「您真是聖明天子,太有眼光了!」初次見面,便知道謝家七小姐大有見解,值得詢問要事。

丫丫在旁坐着,跟皇帝一起發笑。小不點兒還真是膽兒肥,見了皇帝也這般頑皮。小不點兒啊,我要佩服你了呢。我是從小到大隔三差五便進次宮,才會不怕皇帝。你可是頭回見他,小不點兒,你太自來熟了。

流年沖皇帝討好的笑着,面色非常之殷勤,「皇帝陛下,要回答這麼重要的問題,小七是不是坐下來回答比較正式?」您和丫丫都坐着,憑什麼我站着呀。皇帝看看流年可愛的笑容,漫聲說道:「准。」流年喜滋滋答應了,自己搬了把小巧的紅目女枝木椅,端端正正坐下來,清了清嗓子,打算高談闊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妻寶打小養 卷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妻寶打小養 卷三
上一章下一章

V第五十二章[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