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由此萌芽(下)

第八十五章 由此萌芽(下)

楊錚目送古成冶走遠,轉身朝家中踱去,心中又轉起了許多念頭。

雖然與古成冶交情日深,但許多想法和打算卻還不能同他講。若當真說出來,怕是要驚世駭俗了,古成冶恐怕也很難理解。只能通過慢慢施加影響,逐步改變他們父子的一些想法和觀念,從而將鐵鋪的發展引領至期望的軌跡上。

古家父子都是做事比較厚道的人,於冶鐵與制鐵方面也有許多追求,實在是很理想的長期合作夥伴。雖然他們對技藝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利益,但只要不是光顧着眼前的利益,這種動機便是非常好的。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此楊錚實是不敢苟同。心懷家國大義的賢臣名將,未必就沒有個人私利。整日逐利的商賈之流,未始就不能大義凜然。將人分為君子與小人,將事理分為義與利,這本身就很不科學。人心世事複雜無比,又豈能輕易將之區分為黑白。

按照老夫子的說法,當今天下應當沒有幾個君子,基本上全是小人。而小人嘛,自然是要喻於利的,夫子對這個問題倒看得很透徹。

古記鐵鋪肯在研發和生產上面投入,自然是為了獲利更多。而只有保持這種投入,冶鐵、制鐵工藝才有可能得到發展。若古家父子都是只知義而恥言利的君子,那對他們也就不用再做什麼指望了。若天下人都如此,生產力恐怕也很難進步。

楊錚是誠心希望古記鐵鋪的生意越做越大,這樣他們才會不斷追加投入,從而推動技術的進步。

說起來還要多虧秦州山多地少,沒多少良田可供人爭奪兼并。所以哪怕古家父子同許多大明子民一樣,對田地有異乎尋常的熱忱,但也沒有多少地可供他們去買。要想多賺銀子,只有投入到鐵鋪的生意上。

後世史書中所謂的「明末資本主義萌芽」,大概便發端於這個時候,最終沒有發展壯大起來,讓許多人扼腕不已。說起來確是挺可惜的,然而若深究一番,許多結論都很值得商榷。

各類大小工坊中存在的雇傭關係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和地主與佃戶之間的關係並無本質區別。只有將盈利的一部分用作生產性積累,持續擴大再生產行為,這才能算是有生長潛力的萌芽。

然而大明子民的第一追求,永遠都是土地。不管從哪裏賺到了錢,最終都要投入到購置地產上,他們的終極夢想是做大地主,而不是什麼資本家。畢竟祖祖輩輩種了幾千年地,又經歷過無數次天災人禍,只有土地和糧食才能帶給他們最實在的安全感,除此之外都是浮雲。

正是因為骨子裏的這種觀念,阻礙了萌芽的成長。那些擁有織機數千、僱工上萬的大工坊主,最終也沒能變成資本家。

當然,資本主義是腐朽的、骯髒的、血腥的,是一定要批判的。但在大明這個所謂的「封建」社會,卻代表着更先進的生產關係,所以還是要儘可能地推動一下的。

秦州只是個小地方,要支撐資本的成長是遠遠不夠的。就如古成冶對自家鐵鋪院子的想法一樣,楊錚時常也會有施展不開的感覺。

但這個小地方也有許多優勢。首先不管在這裏做什麼,只要小心得當,都不會太引人注目,完全可以悶頭髮展,悄悄壯大。其次這裏距離關中不算遠,每年還有大半時間可以通船,依託那一塊大市場,產品做出來是不愁沒銷路的。最後這裏距離煤礦和鐵礦的產地比較近,這可是兩種極為重要的資源。

古記鐵鋪所用的鐵礦石產自臨縣伏羌(今天水市甘谷縣),屬於赤鐵礦,品位應算是不錯的。煤采自華亭縣,稍有些遠,待四輪馬車堪用之後,這個問題將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

而就因為這華亭之煤,使楊錚對古記鐵鋪煉鐵質量的提升,有了些別樣的期待。

在煉鐵時,由煤燒製成的燋不光是燃料,還充當還原劑。楊錚見過古記鐵鋪煉鐵的過程,都是將燋與鐵礦石混在一起燒。如果原煤中雜質太多,尤其是硫和磷含量高,對煉出的鐵會有很大影響。

東南抗倭時,官軍所用的刀往往不是倭刀一合之敵,因而倭刀被吹得神乎其神,大明的煉鐵技術則被黑得體無完膚。後世很多人說煉鐵技術到了明代開始後退,便是以此為證。

其實倭刀之所以質好,只不過是因為用了木炭煉鐵的緣故,其產量極低,打制頗費工夫。木炭中幾乎不含有硫、磷這些對鐵質有害的元素,煉出的鐵自然不會脆而易折。華夏最早開始煉鐵時,用的也是木炭,威名赫赫的唐刀便是以這種工藝打制的,這可是倭刀的老祖宗。

自北宋起,華夏人口激增,對鐵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樹則是越砍越少,並且木炭難以滿足大規模煉鐵的需求,由此開始以煤制燋煉鐵。

如果單以煉鐵的規模和數量來說,大明已是史無前例了,當世也沒有任何一個地區可比。就楊錚從古成冶所給的那個抄本上看到的信息,宋時先進的煉鐵技術基本上都保留下來了,並且還有所發展。但大明鐵器的質量確是不如從前,這罪魁禍首便是煉鐵所用的煤。

華夏煤炭儲量豐富,開採容易,但雜質也多,這是常被人詬病的地方。

楊錚自不可能勸古家父子去用木炭煉鐵,那只是治標不治本。他也不懂得煤炭脫硫之法,僅有的一點了解只停留在理論上,完全沒有可操作性。

不過他卻知道一件此時的人們都不知道的事情。

由南直隸的南京起,經湖廣之武昌,直至川貴交界處,劃上這麼一條線。在這條線附近分佈的煤礦,其雜質含量是華夏最高的。由這條線向南北走,離線越遠的地方,煤礦中所含的雜質越少。

而大明產鐵量最高的湖廣、江西,手工業最發達的南直隸、浙江,恰恰都在這條線左右。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讓人遺憾的巧合。

華亭所產的煤雜質多還是少,楊錚無法去驗證,但從地理位置上看,離那條線倒是足夠遠。所以古記鐵鋪很有希望煉出比江南、湖廣等地更好的鐵,若能不斷完善工藝,甚至有希望達到接近鋼的水平。

想到這楊錚不禁有些激動,腳步也變得快了起來。回到家后,點起兩支蠟燭,鋪開張竹紙,拿起石墨鉛筆,勾勒起圖樣來。

他現在也算是小有銀錢,故而可以任性一下,蠟燭一點就是兩支,等天色全黑下來,還要再添上一支。畫圖也不用草紙了,改用更為平整光潔的竹紙。就是石墨鉛筆還有些粗陋,有空了也要改良一下。

月盈本以為楊錚要寫字,見他鋪了竹紙才知道不是。便問道:「二哥又要做什麼物事了?」

楊錚道:「這回要做的是比較大的東西。」

月盈笑了一下,拿了張紙坐在桌子另一邊,繼續她的算術學習。

學了十來天,如今她已經可以很輕鬆的讀寫天竺數字了。不過腦子裏總不禁還會去想那張對照表,這離楊錚要求的「不想文字、望而知義」還有些差距。用算盤做加法也沒什麼問題,只是比較慢,熟練程度還不夠。

楊錚要她學好之後,去教黑娃、栓子、石頭等人。月盈自覺差得還遠,於是有空了就做練習。楊錚在那邊畫圖,她怕打算盤的聲響會打擾到,就在紙上列算式默算。

楊錚一邊畫一邊思考,有時需要修改,便用抹布在紙上擦幾下,然後就成了顏色較淺地一團黑污。反正只是草稿,只要自己能看明白就行。不過沒有橡皮,確是非常不便,也使得鉛筆的一大優點發揮不出來。

他畫的這個圖樣是一個簡易沖床,以畜力帶動。製成之後,可用來壓鑄字模或其它物件。村中可馭使的畜力,只有拉磨的驢子和耕地的黃牛,因而沖床的作用必然十分有限。不過由簡單的東西入手,正好可以積累經驗,以後再做複雜的東西便可少走彎路。

如果明年古記鐵鋪能在沿河之處開一工坊,這沖床也可改成水力驅動的,比之畜力驅動的功率能大上許多。到時候還可以給鐵鋪設計一款軋制設備,打制鐵板就不用一錘一錘敲了。

眼下古記鐵鋪雖然能夠打制出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但其本質上還是一個手工作坊,制一張方方正正薄厚均勻的鐵板都十分吃力,高精度部件的製作更是全靠耗時間精打細磨。

有了水力驅動的簡易機床,鐵鋪的生產效率便能大大提升。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甜頭后,他們也會更願意往裏面投銀子。

不過楊錚只對設計出的東西能不能用作保證。至於好不好用,還得看鐵鋪所產鐵料的好壞,以及他們的打制工藝水平。

※※※※※※

PS:關於煤炭雜質的含量,我是在一篇礦產文章上看到的,時間有些久,忘了出處,也未再做考證,如有失誤請大家多包涵。至於各地的產鐵量,參照的是《明會典》中各省鐵料徵集數量。

PS2:狀態依然不好,碼字奇慢無比,容我再緩口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曆外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萬曆外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由此萌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