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災(二)

14.大災(二)

看着木頭一排一排的被紮起,浮在水中,陳忱皺起了眉頭,到時候木盆要怎麼放上去?陳忱揉了揉眉頭,果然腦子一熱要做的事情總是有點難度。

「先生,這木頭都是新木,雖然浮在水中,但,承重量並不多。」一名侍衛見木筏都快紮好,對着陳忱道,為了表示這承重量的問題,他還站了上去,結果木筏很快就沉了下去。

陳忱無奈的揉着腦袋,說實話,他也不會啊!雖然木家村的位置還行,但陳忱總覺得預感不太對。他可不知道黃河在歷史上還經過邯鄲,之前聽了木雲的話,總覺得要決堤。事實上,已經決堤了!雨再不停,許多地方都要遭災了。

「你們當中,可有誰懂得如何做船?」陳忱開口,畢竟這些人多為邯鄲本地人,如今黃河又流經邯鄲,那,說不定就有人懂怎麼做船。

「先生,小人懂一些,可,沒有材料,小人也做不了。」一名侍衛站了出來,無奈的道。

「需要什麼材料?」

此時,木趙氏開口了,「小晨晨,做船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完的,現在要做船,根本也來不及的。」

陳忱看着烏色的雲朵,傾盆的大雨,仿若要將這片小天地吞噬一般的巨口,內心就覺得煩躁無比。他從未遇見過天災,只是從新聞上看見過。

「罷了,先停手吧,等木叔與阿生哥哥從鎮上回來再說,看他們買回來何種材料。」陳忱揮揮手,拄著拐杖一瘸一瘸的走到了床邊,坐了下來。

時間就這麼一點一滴的過着,雨依舊未曾停止。

水已經漫過門檻了。

所有人都覺得煩躁。

似乎,洪澇是必定的了。

「不對,水位上升的速度變快了。」陳忱大驚,雨與之前並沒有兩樣,水位上升的速度變快,那就說明,在其他地方有水流入!最大的可能,黃河決堤!

「先生,我家公子請你過去。」一名侍衛來到陳忱屋內。

「帶我過去。」

「諾。」侍衛點點頭,將不過是六七歲孩童身體的陳忱抱起,然後涉水走到了趙政所在的房間。

趙政見陳忱被帶過來,眼中也多了一些希望,「水位上升的速度一直在變快。」趙政開口。

陳忱點頭,「大河或許決堤了,否則影響不到這太行山下的木家村。」

「本公子也是這般認為的!」趙政笑着道,「所以,我們要先上山,否則等不到木家父子回來,我們就被淹了。」

陳忱雖然不想應下,但,確實如此,再等下去,「你先讓你的侍衛帶你上山,記住,你的腿不能落地,不能受力。」

「你們幾個,先帶上蓑衣,送你們公子去山上!」

「諾!」

「陳醫生不和我們一起嗎?」趙政皺眉。

陳忱搖頭,「我需得等木家父子一起。」

趙政的臉色沉了下來,陳忱算是他的救命恩人也不為過,他沒有把恩人丟下的道理,「既然如此,就一起等吧,陳醫生是我趙政的恩人,我趙政也絕無丟下恩人的道理。」

陳忱搖頭,「木家父子足以保護我與木趙氏,如果加上你,就有些拖後腿了。」

趙政的臉色有些難看,雖然他有五名侍衛,但,大難臨頭的時候,這五名侍衛又會如何,誰說得清呢?

「本公子知道了,你們幾個,帶上東西,先與本公子上山吧。」趙政開口,他並不願成為拖累。

「諾。」侍衛們鬆口氣,生怕趙政真的要在這裏等待。於是幾個人十分迅速的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

而在陳忱焦急的等待中,木雲與阿生也終於出現在了陳忱的視野內。陳忱長大了嘴巴,因為阿生身後,一片木盆,大概有20多個吧。

「你們終於回來了!」木趙氏放下心,見到阿生身後的20餘個木盆,張了張嘴巴,也沒有說什麼,大水要來了,多些東西,也不是壞處。

「木叔,阿生,水位上升的速度變快了,是不是哪裏決堤了?」

木雲臉色嚴肅,點點頭,「不錯,魏縣決堤了,整個魏縣一片汪洋,如今水勢還在不斷的蔓延。而且消息擴散,否則,也不會只買這些東西回來。」

「已經很好了。」陳忱道,「木叔,嬸嬸,把家裏的糧食,能用的東西都搬到盆里,一會兒拉過去吧。」

「好勒。」

「小弟,五金都花完了,只買了二十多個木盆。」阿生愧疚,「魏縣決堤的消息已經傳開,物品全部都漲價了。」

陳忱點頭,表示理解,「我們也快些收拾東西,準備上山了。再晚怕來不及。」

「嗯。」

於是,木家也開始拚命的收拾東西,反正木盆多。這二十多個木盆可都是直徑大,又深的那種,總之,能放一些東西的。然後阿生用麻繩穿過了木盆的兩個耳朵,就這麼一路從水面上拉回來的。

陳忱不敢走出門,一走出門,就得把他這小身板給淹了。

他要帶的東西少,只有他的包,以及金子。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桶金,可不能丟了。

至於木趙氏收拾的東西可就多了,糧食,只能分袋子裝到木盆上,還有油鹽,棉被,衣服,總之生活必需品都帶上了,反正木盆多。

雨勢不止,木家也已經收拾好,把牛牽上,至於家裏的幾隻雞,早被阿生解決了生命丟在了盆子裏,這在大災中,可都是珍貴的糧食。

陸陸續續的,也有百姓走出了家中,與木雲家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顯然,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事情了。

阿生將陳忱舉過肩膀,左手扶住,右手收攏繩子,拖着木盆往前。至於木雲,則是拉着牛車,牛車上坐着木趙氏,涉水前行。

天災面前,人人無力。雨水打在陳忱的身上,他背上背着包,好在登山包是防雨的,不用太擔心裏面的東西會被淋濕。但,在農曆的九月份,被雨淋濕,也是很冷的。

雨水模糊了視線,天空好像被打穿了一個洞,而洞中,則是不斷的倒下水來。像是要將下方的邯鄲,淹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王至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秦王至上
上一章下一章

14.大災(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