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三、讀書感二則(1)

書評三、讀書感二則(1)

初談投機---讀LIVEMORE書中有感之一其實作為一個在市場上的投資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投機。在一些其他的領域,我們往往將之理解為打擦邊球,鑽空子之類的貶義詞語,但是,在一個金融市場當中,我不得不承認,他是一種高境界的象徵,至少,他是一種專門化職業的標誌。但是在他的背後,往往隱含着這麼一個詞「消失」。這的確不是聳人聽聞,也不存在任何的唐突或者說片面,因為身邊的例子一再地,活生生地告訴我,投機是行高尚的職業的同時,隨時隨地充滿了不可預見的風險。打個比方,這就好象你剛才還是萬人矚目的領袖,而在一眨眼的工夫,成為了萬人唾棄,不齒的對象。其中的奧秘,值得探討,總結,深思。近年來,隨着中國股市的發展,技術分析,價值投資,風險投機等詞語開始充斥在我們的耳邊,更值得欣喜的是,漸漸地,大家開始對於這些問題重視起來,其關鍵本質就在於,經濟模式中價格理論提示我們,操作交易源於自己的思維能力,當這種能力形成一種習慣,那麼就成為了我們的交易風格,如果這種風格自己不甚滿意,想要去改變,或者說去更好地完善,那麼只有把新的有效的情報,柔入自己的系統,除去過時的,或者說相比之下不那麼有效的一些東西,那麼才能使我們有進一步層次上的提高。《股市大作手操盤術》的推出,我想就是從一個側面,更準確地說是從一個角度,一個曾經輝煌,但又隕落的股市投機人眼中,去試圖探查這個不解之秘。這也是我推崇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什麼是投機呢?其實從翻開書的一開始,我就強烈感受到:這和我們現在的中國股市何等的相似,但似乎比我們更深一層的去思考了這個難解的問題。這也就從一個事實上,駁斥了市場中一些人有關洋麵包對於中國市場不管用的批評。不管是從我們先祖所提倡的洋為中用,施夷長技以制夷等方略來看,還是我們現代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等現象去評述。實際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相比國外市場上的投資者或者投機者,我們國內的交易水平,分析能力明顯地普遍偏低。就如書中所言「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你的成功果實將與你在自己的努力中所表現出來的真心誠意直接成正比」(P2)的同時,指出「在投機生意中,或者說在證券和商品市場的投資事業中,從來沒有什麼全新的東西出現----萬變不離其宗。」(P4)「如果我們日復一日,周復一周地總在市場里打滾,就不可能始終如一的獲利了。只有那些有勇無謀的人才想這樣做。這種本來就是不可能的,永遠也不會有希望」(P5)。實際上,書中這樣的語句和詳實的例子舉不勝舉,這裏就不一一重複。當然,當LIVERMORE點醒了我們以後,並不是象某些書,只給了我們希望,卻又沒有明確指針。他是細心地,嚴謹但又不失幽默地給了我們豐富的解釋。我想,這點,也是我在讀完這本書後,沒有絲毫疲倦的同時,有種再讀一遍的**的一個緣由吧。另外,我想說明的是:或許有的讀者知道,當LIVERMORE寫出這本書的時候,已經窮苦撩倒,從而無端地或者說不負責任地去否定這本書的價值的話,我想,你本身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當然這點,《股市大作手操盤術》這本書有是有所提及的。我只想說的是:如果說一個完全成功者的背後,沒有失誤,是一種非人的神話的話,那麼讀一讀一個曾經輝煌過,但是卻最終失敗了的交易者的著作我想是非常有價值的,也是有效的。這就好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一個失敗的傷心的回憶往往比一個美好的記憶更加讓人刻骨銘心的道理一樣。而做為著者,把這些東西能夠寫出來,那麼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財富!最後再次藉助LIVERMORE先生在書中的一段精彩的自我對話結束這篇文章。曾經有許多時候,我也象其他投機者一樣,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這種百發百中的機會。我也想無時無刻都持有市場頭寸。你也許會問:「你有那麼豐富的經驗,怎麼還讓自己干這種愚蠢的事情呢?」答案很簡單,我是人,也有人性的弱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股票大作手操盤術
上一章下一章

書評三、讀書感二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