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花木蘭回國抗戰

第一百一十七章:花木蘭回國抗戰

第一百一十七章:花木蘭回國抗戰

李岳美,又名李月眉,1918年生於馬來西亞賓城一個華僑家庭。書書網更新最快李岳美原籍廣州台山,父親李榮基是一位華僑商人,為人豪爽正直。母親梁鳳蟬,善良賢惠。李岳美自幼在當地華僑學校讀書,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學習成績優異。

「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槍聲,宣告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亦震驚了海外華僑的心。日寇咄咄逼人,長驅直入,祖國河山大片淪陷,中華民族面臨空前的危難,僑居海外的炎黃子孫憂心如焚。在愛國熱情的驅使下,李岳美和同學們熱血沸騰,積極行動起來,組織宣傳隊進行義演,上街賣花,抵制日貨。她們還組織女子籃球賽,將募捐的款項交給籌賑會,支援祖國抗日救亡。

1938年底,廣州淪陷,香港通道被阻,積存在港的大批軍火,除部分改由安南運入廣西外,大部分移往仰光,準備由剛建成的滇緬公路運入雲南;同時,即將從洛杉磯運往緬甸的大批國內急需的機械設備也要運到仰光,轉運川渝地區。但當時國內駕駛人員奇缺,因此,國民政府經濟部翁文灝部長致電向南僑總會主席陳嘉庚先生求援。陳先生急祖國之所急,立即以南僑總會的名義發出通告,號召華僑青年回國服務。南洋廣大華僑青年聞風而動,踴躍報名參加,掀起了抗日救國的熱潮。

這天早上,李岳美剛到學校,就聽見廣播里反覆播送著一條消息:「同學們,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廣州,祖國大陸的外援通道受阻……,現在國內急需一批有會駕駛汽車以及維修技術的熱血青年,積極回國參加運輸援助抗戰,有意者請儘快到抗日賑籌總會報名,參加考試……」

一進教室,就看見同學們群情激昂議論紛紛:

「我會開車,班上還有誰會開車,我們一塊去報名!」

「算我一個!」

「還有我,我不僅會開車,而且我還會修車,不然到時候我們趴窩了誰來幫你們!」

「哈哈哈哈,我們結伴同行,相互幫助,乾死小日本!」

…………

李岳美高聲說道:「算我一個,開車我也會,我還會做飯,吃不飽肚子扶不住方向盤豈不誤了抗日救國的大事!」

「熱烈歡迎李岳美同學加入!」

幾個女同學紛紛上前說道:

「岳美,你不會真要去吧?」

「岳美,你父母會同意嗎?」

「我也想去,可我不會開車,但我們學習了戰場救護,運輸隊也肯定需要。岳美我和你一塊去,如果行我也報名。」

…………

華僑中學的同學們浩浩蕩蕩前往賑籌總會報名,不料賑籌總會的工作人員一看見她們就說:「多謝女同學們積極響應,心繫祖國,但我們考慮到運輸工作比較辛苦,這一次不招收女機工。如果有醫護隊回國抗戰需要你們,到時候一定通知……」

男同學們笑道:「你們回去吧,打小日本的事情就交給我們,你們一個個花骨朵似的,磕著碰著還不把人心疼死,哈哈!」

李岳美有些不服氣的說道:「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我們不見得就比你們差,哼!」

回家途中,她正好遇到興緻勃勃的三弟李岳松。

「三弟遇到啥高興事了,快說給二姐聽聽。」

「二姐,我想報名當機工回國參加抗戰,正愁著害怕父母親不同意,要不我們倆一塊回家,你幫着我做做他們的工作好不好?」

李岳美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對着三地的耳朵嘀嘀咕咕說了一陣。

李岳松吃驚的瞪大了眼睛望着她說道:「二姐,這恐怕不行吧?」

「這有啥不行的,到時候我們姐弟倆還是個伴呢,最好不過。我告訴你,你可不許告訴父母親,不然以後二姐再也不理你了。」

「好吧,回國以後我來保護你,爭取我倆開一輛車。」

「走回家準備準備。」

…………

下午的時分,他倆抽著沒有熟悉的同學的時候,到賑籌總會報名,此時的李岳美已經打扮成了一個陽光帥氣的學生小哥,李月美也在報名花名冊上變成了李岳美……

過了幾天,李岳美和弟弟一起去考試,結果都被錄取。

她終於以一個中華鐵血男兒的身份,實現了報效祖國的願望,回到了苦難深重的祖國。

父母親都很忙,在南陽機工集結登船前,李岳美和三弟沒有把回國的事告訴家人,只是在閨房裏給二老留下了一封熱情洋溢報效祖國的家信,請父母理解,悄悄離家,踏上抗日救國征途。

1939年2月,李月美一行經過海上幾天幾夜的顛簸,在安南上岸,又經過陸上幾天幾夜的顛簸,乘火車到達昆明。在昆明經受軍訓,被分配到總部設在貴州的「紅十字會」當司機。李岳美既有男子的粗獷,又有女子的精明;既有男子的豪爽,又有女子的細心,因此,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里,都沒有讓同伴懷疑到「他」是個女子。李岳美在感情深處,更以一個女性的全部溫柔,表現在救死扶傷的行動中。戰場搶救傷病員,軍運線上搶運醫藥、武器,到處都有她的足跡,到處都有她的嗓音。在紅十字會裏,誰都認識「他」,讚揚「他」,但誰都沒有想到,「他」竟然是女扮男裝!

…………

李岳美姐弟只是千萬回國參加抗戰愛國華僑中的一員,抗戰期間,大批華僑華人熱血青年脫下西裝革履,回到祖(籍)國參戰。

1937年10月,庄西言、柯全壽、許啟興等人在印尼發起組織救護隊。當招募人員的消息在報上刊出后,在很短的時間裏,報名者竟達400餘人,大大超過預定人數。在泰國,當華僑得知祖(籍)國急需技術人員和汽車司機以後,立刻有300多人報名應召。在馬來亞新加坡,許多著名醫生放棄自己開辦的醫院、診所,率領醫務人員回國參加救護隊。在菲律賓,華僑們踴躍集資購買藥品和醫療器械,先後組織了4批戰地服務隊回國。華僑組織的回國服務團體,在祖(籍)國抗戰的各個戰場上吃苦耐勞,救死扶傷。

廣東是華僑大省,回國參加抗戰的粵籍華僑華人就有4萬多人,例如廣東空軍從隊長到飛行員幾乎全是華僑。當時僅從美國回國的華僑飛行員就有200人左右,美國陳納德率領的飛虎隊中也有不少隊員是華僑。在中國的主要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上,有3000多名「南僑機工」。這些來自南洋的華僑司機、修理人員和護路技術員冒着被敵機炸死炸傷的危險,工作在條件艱苦的這條公路上,保證了滇緬公路的暢通,共有1000多歸國華僑在滇緬公路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爪哇華僑救護隊和吧城華僑救護隊,成立於1937年10月,是回國較早的華僑救護隊之一。爪哇華僑救護隊在祖(籍)國缺醫少葯的關鍵時刻,攜帶了大量戰場上急需的金雞納霜等藥品回到祖(籍)國,並奔赴各個戰場救治傷員,被前線傷病員稱為及時雨救護隊。吧城救護隊隨隊帶回9輛救護車和大批藥品,於1938年6月到達武漢,參加了保衛武漢的戰場救護工作;后又轉戰於長沙、桂林等地,在長沙會戰中救治了大量傷員。

這些參加抗戰的華僑華人,是抗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不僅壯大了祖(籍)國的抗戰力量,還鼓舞了國內軍民的鬥志,為抗戰勝利做出了特殊貢獻。

謹以此文,向千萬愛國僑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戰財神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戰財神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花木蘭回國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