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八、渡江

二百四十八、渡江

轉眼間便已到了九月份,龐癝命上將軍、武安君王翦為主將,靳歙為先鋒,出兵伐楚。

九月上旬,先鋒靳歙率五萬人馬,率先到達與江東一江之隔的廣陵,囤積在壽春城內的各種作戰物質也陸陸續續被運往廣陵。

到達廣陵之後,靳歙一邊命人勘察地形及江水水勢,一邊命人打造戰船,為伐楚之戰做最後的準備。

九月中旬,全國各地的秋水基本已經結束,而後在朝廷的一道詔令之下,上將軍王翦率後續四十萬大軍,從壽春出發,於九月下旬抵達廣陵。

王翦率軍到達廣陵之時,靳歙已經打造好了上千艘戰船,隨時都可以渡江。

可王翦並未急於渡江作戰,而是每天帶着眾將士在江水上訓練,適應當地的氣候及船上作戰。

直到十月中旬,南方的天氣也已徹底轉涼,王翦方才開始做出作戰部署。

而楚國方面,在靳歙到達廣陵之時,項燕便已在廣陵對岸的雲陽嚴陣以待,直到王翦到達廣陵,雲陽城已經開始風聲鶴泣。

其實說起來,項燕大半生都是在陸上作戰,並不善於水上作戰,可以說可王翦是半斤八兩,可卻耐不住江東將士善水,幾番接觸戰下來,都是以楚國方面小勝一把而結束。

這便使得楚軍上下歡欣鼓舞不少,以為魏軍也就這麼點能耐,自己將魏軍阻擋在江水北岸,他們就奈何不得自己絲毫。

而與楚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魏軍的士氣因為幾番戰鬥中的接連受挫,而有所下降。

不過王翦卻依舊氣定神閑,除非遇到大霧天氣,否則每天必定不斷的向對岸的楚軍挑釁。

當然,每每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轉眼間便到了十一月,魏軍依舊未踏上江東的土地一步,這使得楚國上下徹底放下心來。

十一月十二日,江水之上起了大霧,放眼望去,天地一片白茫茫的,甚至看不到三丈外的東西。

王翦見此天氣,當即便召集軍中將領,說道:「今日江上突然起了大霧,想必對岸的楚軍必定料想不到我軍會在如此天氣下渡江,故而今日對岸的楚軍必定防備鬆懈。」

「眾將聽令!」王翦大喝一聲便開始下達軍令。

「靳歙,本將命你為先鋒,率三萬精銳率先渡江,而後奔將親自指揮大軍全力渡江,爭取一戰而競全功。」

「末將得令!」靳歙接過王翦的軍令之後,便匆匆出營調撥精銳將士去了。

陸地上還好些,一旦進入江中,完全是伸手不見五指,即便同一艘船上的將士,船尾的將士也看不到船頭上的人。

早在上船之前,靳歙便已下達了軍令,命登船將士一路禁聲,否則引起楚軍的注意,那就可危險了。

故而,江水上除卻湍流的水聲之外,竟無一絲雜音。

而江水南岸的松陽城下,楚軍將士一個個還躲在被窩裏不肯出來。

必將按照以往的慣例,對面的魏軍在大霧天氣下根本就不會出擊的。

更何況,今天的霧還特別的大。

如果是以往,說不得項燕會命人警戒。可像今天這樣的天氣,連項燕本人都已有所鬆懈,更何況手底下的將士?因為在項燕看來,即便今日對岸的魏軍打算渡江,可在這種惡劣的氣候下,魏軍十有八九會在江中迷失方向。

故而,整個楚軍上下,竟然無一人前去江邊警戒。

但顯然項燕忘記了一條,那就是流動的江水會給魏軍指明方向,故而,在江上,魏軍根本就不會迷失方向,至多登岸地點會有所偏差而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茫茫大霧之中,除了流動的江水之外,魏軍將士根本就看不到其他的參照物。

事實也確實如此,魏軍登陸的地點與原本計劃中的地點偏差了十餘里。

不過好在靳歙早早便已經調查過江水兩岸的環境,在登岸不久,就確定了自己登岸的地點在松陽上游十里的地方。

確定了登陸地點,其他的事情就好辦了。

在靳歙的率領下,五萬魏軍將士一路向東而去,直撲松陽城外的楚軍大營。

楚軍大營中靜悄悄的,沒有一絲雜音,也不見一絲人影。

因為江東的氣候濕冷的緣故,原本負責警戒的將士早就回營烤火去了。

故而,在靳歙率軍到達楚軍軍營營外之時,竟然無一人發現。

「奇怪,怎麼楚軍軍營中不見一絲人影?」靳歙感覺楚軍軍營里十分詭異,竟然不見一絲人影。

不過好在,在靠近軍營之後,靳歙聽到了營帳裏面的說笑聲,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眾將士,隨我殺!」靳歙大喝一聲,便拔劍率先衝去了楚軍軍營之中。

見主將發話,其餘將士自然不會再禁聲,大喝着殺聲向楚軍軍營里衝去。

楚軍軍營里,原本正在說笑的一眾將士聽到營外的喊殺聲,不禁呆愣了一下,轉而,臉色開始大變,大喊道:「不好了,魏軍來了!」

隨着此起彼伏的喧嘩聲,楚軍將士一個個衣衫不整的拿着武器衝出營帳。

大霧天氣下,楚軍將士根本就看不清到底有多少魏軍,只是看到一隊又一隊的人馬沖入軍營,還以為魏軍是全部渡江而來,軍心登時便渙散了一大半。

營帳內的項燕此時正和一眾將領商議接下來幾天的軍務,突然聽到營外的喊殺聲,登時便醒悟過來是魏軍前來襲營,急忙命營中將領前去帶兵鎮壓。

可此時楚軍軍營中早已亂作一團,誰還分得清誰是誰?再加上楚軍將士膽怯,不少人都死在了魏軍的刀槍之下。

而此時的廣陵城外的軍營中,王翦正在來回的邁步,顯然心中十分焦慮。

原本,王翦和靳歙商議的是在其出發半個時辰之後,王翦方才率大軍渡江。

可這都已經過去快一個時辰了,對岸還依舊沒有任何消息。

不過好在,此時王翦聽到了對岸的喊殺聲,登時便下令道:「全軍聽令,鳴鼓出兵!」

隨着戰鼓的敲響,早已等候在那邊的魏軍將士陸陸續續登上船隻,向對岸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相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相魏
上一章下一章

二百四十八、渡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