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水利狂人與史上最差特工

第三十七章 水利狂人與史上最差特工

作為一名至間諜,能在敵國潛伏十年之久,確實不容易,這一點鄭國做到了。

按照韓王原來的初衷,派鄭國到秦國修水渠,主要是為了消耗秦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國力,讓韓國多存活幾年,這個小目標也實現了。

可問題是,鄭國不僅是個間諜,還是個水利狂人、工程師,他竟然把敵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當做自己的終極事業,帶着一班秦國人遇山挖洞,遇坳架橋,硬是將三百多裏外的涇水引至洛水,讓關中貧脊之地變成沃野千里,解決了秦國農田灌溉這個老大難問題,為農業增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於鄭國,是殺還是留,當時秦國國內形成了對立的兩派,一派認為,鄭國修渠耗費了秦國大量的人力、物力,拖延了消滅韓國的進程,該殺!這派代表性的群體以朝中本土官員為主。而另一派則認為,鄭國修渠,得益的是秦國子孫後代,為農業增產作出積極貢獻,也為今後戰爭提供糧草等後勤保障發揮積極作用,如果現在殺了鄭國,勢必讓這一偉大工程爛尾,秦國損失更大,所以不該殺。這一派代表性的群體是修渠役工和水渠沿途經過的地方百姓。

從提審的情況來看,鄭國雖然名為間諜,但實際上他就是一名水利專家,將水渠當作自己的一件藝術作品,一絲不苟地進行加工,沒有半點歪念。

從修渠的役工口中得知,鄭國經常下到工地,跟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樣的總指揮去哪找啊?說他是韓國間諜專門來秦國搞破壞,打死他們都不相信。

從修渠的費用帳目上來看,鄭國每一筆預算都算計得很精準,根本不存在鋪張浪費的問題,更不存在剋扣人工和貪污工程款的問題。

不審不知道,一審竟然審出個清官來,這與鄭國間諜身份形成了強烈對比。由此,李斯擬出了初步的判決書:犯人鄭國雖以間諜名義入秦,但實際是以水利專家身份為秦國盡心儘力服務,沒有不軌行為,功大於過,罪不該死,特命戴罪立功,儘快將水渠修好,服務大眾。

如何讓這樣的判決結果為更廣大的群體所接受?李斯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天,他召見了一位修水渠的監工頭,問:「近來水渠進展如何?」

監工頭答道:「自從鄭大人被抓后,水渠已全線停工,現在是旱季,如果不抓緊時間開工,等到雨季來臨,便功虧一簣了。」

「現在底下那班工人有什麼想法?」李斯接着問。

「大家都認為,鄭大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應將他放出來,抓緊時間將水渠修好。」監工回答道。

「既然如此,你們想不想救鄭大人?」

「這個當然,只怕我們位低言微,幫不上忙。」

「錯!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只要你們聯合起來,便有無窮的力量。」

「大人要我們做些什麼?但說無妨。」

「很簡單,第一,你回去后,召集役工聯名上書秦王替鄭國鳴冤,人數越多越好;第二,派人將消息傳出去,就說韓王派來的鄭國是史上最差的間諜,非但沒有搞垮秦國,還為秦國修了條史上最長的人工水渠,秦國人非常感謝韓王,白送了鄭國這麼個寶貝過來。」李斯如此這般交代了一番,監工頭欣然領命而去。

很快,秦王的案頭上便多了一份為鄭國鳴冤的請願書,同時,秦國的大街小巷裏流傳著韓王派間諜變成派專家的笑話。

見火候差不多,李斯便將鄭國的判決書以奏摺的形式遞呈秦王,雖然最後還是有部分官員反對,但最後秦王還是恩准了李斯的奏摺,併當場宣佈,即日起,撤銷逐客令,敞開大門接納各國人才。

鄭國被放出來后,非常感激秦王的不殺之恩,立即帶領役工加班加點,不久便將水渠修好,全線貫通。

聽說鄭國的事情敗露,秦國非但沒有殺他,還嘲笑自己想出的臭餿主意,韓王不禁大怒,將鄭國的族人全抓了起來,並放出狠話說,如果鄭國不回韓國,便滅他三族,迫於無奈,鄭國在水渠全線貫通后,便偷偷溜回韓國,算是給韓王一個交代,可韓王想來想去還是不解氣,想殺鄭國泄憤。此事傳到秦國后,秦王嬴政勃然大怒,立即命王賁領兵十萬攻打韓,誓言要將鄭國奪回來。

此時的韓國毫無防備,再加上國力弱小,哪裏是秦國的對手?當王賁領兵攻下韓國多座城池、砍殺十多萬韓軍后,韓王招架不住,不得不將鄭國及其族人放了,這自然是后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顛覆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秦顛覆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水利狂人與史上最差特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