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73

173.173

此為防盜章

說起來,李一博其實夠努力的。

店鋪開的不少,請來的員工也多。其實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交給員工去做,自己沒必要這麼辛苦了。

不過許是白手起家的緣故,李一博特別能吃苦,也特別的勤快。即便是如今條件真的好了,他自己還是守了一家店。像每天早上趕早開門的事,基本上都是他在乾的。

因為要趕着去開店門,所以李一博起的特別早。倒是沒有想到,李蘇居然也這麼早就起來了。

李一博索性就直接將李蘇帶到店裏去了。

等到周靜雲帶着背著書包的李陌趕到店裏的時候,李蘇正和李一博兩人捧著大碗「呼哧呼哧」的吃着米線。

一邊吃,李一博還在那跟李蘇說,「咱們快點吃完,一會還得去把你奶奶接過來。」

周靜雲到的時候,正好就聽到李一博說這句話。知道他們要去接李老太過來,周靜雲這內心就越發的堵的慌。

本來來了一個李蘇就夠她煩心的了,完了李一博居然還打算把更彪悍的李老太接過來。周靜雲幾乎可以預想的到,等李老太真被接過來的時候,她的日子指定好過不到哪裏去。

可偏生這兩人,一個是李一博的親媽,一個是親閨女。李一博想要親媽和親閨女住到家裏去,她還真沒立場反駁。

但就是這樣,周靜雲才更不高興。明明昨天下午李老太都說了想住李淑蘭那裏去,也不知道李一博這個人哪根筋搭錯了,還就非得把人接過來!

就讓李老太在李淑蘭那裏待着,難道不好嗎?

對於李一博來講,當然不好了。

李老太難得到省城來,要是住到李一拼那裏去,他沒話說。畢竟那個是他大哥,可住在李淑蘭那裏就不行。而且眼看着就要過年了,那麼便越發不能讓李老太住在李淑蘭那裏去了。

畢竟兩兒子都在省城,沒道理李老太大過年的不跟着兒子過,反倒住到閨女家去。

所以昨晚上思來想去后,李一博覺得,他還是得把李老太接過來。

然而,李老太不大樂意。是真的,特別不樂意的那種。

「你接我幹啥啊?我攏共在省城呆不了幾天了,還是別折騰了。」李老太這般對着李一博說。

誰料到李一博聽了這話卻吃了一驚,「媽,您不在這裏過年啊?」

李老太還就真沒打算在省城過年。

她跟李老頭結婚好幾十年了,從來就沒有分開過年過。這要不是為了送李蘇和謝凱來省城,李老太這回還就不一定來呢!

自覺自己為了孫女外孫辛苦勞累了一回,李老太都覺得自己實在是個難得的好長輩了。畢竟她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為了孫子輩的這般奔波的,怕是少了。

好吧,既然李老太都沒有在省城過年的打算,那麼住在哪還真就區別不大了。

李一博也就由著李老太了。

不過到底是自個媽,又難得來省城一趟。所以李一博決定,等中午去完大哥李一拼那裏吃完飯,其他兩個妹妹李淑梅還有李淑紅都在那裏會和。等下午李一博再帶着李老太和李蘇去逛逛,順便也給老人和孩子添置點東西。

李一博把這想法和李老太一說,李老太立馬就同意了。還對着李淑蘭說,「淑蘭啊,那你下午也陪我一塊去。」

對李老太的這個要求,李淑蘭當然不會拒絕了。

於是幾個人簡單收拾了一下,便準備過去李一拼那裏了。

除開要要去幼兒園的李陌,以及看店的周靜雲和謝金雲,其他人都過去了。李一拼也在省城開店,但是他的店鋪離李一博和李淑蘭的就有點距離了。好在李一博有車,一家子擠擠,倒也剛好能坐下。

去之前,李一博特意給李一拼還有李淑紅,李淑梅打了電話的。所以他們幾個到的時候,那邊早早的就把菜給買好了,李淑梅和李淑紅正跟李一拼的媳婦孫小蘭在樓上弄。

李一拼租的店鋪跟李淑蘭家的那個解構差不多。都是那種老式的三層樓房,上面兩層住人,底下一層是店鋪。

一行人到的時候,店裏人擠人的,看起來生意很不錯。

不過也不奇怪,畢竟李一拼做的是服裝生意。這會已經是臘月十幾了,正是服裝的旺季。這生意要再不好,還真就沒啥奔頭了。

怕影響李一拼做生意,李一博在門口把人放下,然後又把車停到另一頭的巷子裏,方才鎖好車門過來。

李一拼也是請了人的。

這不看到自個老娘和弟弟妹妹們都過來了,再忙的生意他也給扔到一邊去,招呼起人先。

底下店鋪人擠人,確實不好獃,李一拼乾脆直接把人都往樓上領。一邊領還一邊對李老太說,「媽,我店裏到了不少新款襖子,一會您去看看。中意哪個就挑哪,給您和爸都挑幾身回去。」

「嗯」李老太這算是應了下來。

李一拼是她兒子,在她兒子這裏,李老太還真就不覺得自己有啥好客氣的。想當初自己辛辛苦苦的把五個兒女拉扯大,可不就是為了以後他們能贍養自己么!

她這麼的勞苦功高,難道兒女們孝順一點不對嗎?

所以不管對哪個子女,她都有明確的說了,她和李老頭每年的生活費不能少。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在她那裏都一樣,都得給她錢,不給就是喪盡天良不孝順!

給的數目五個子女是一樣多,而且講明了,將來要是病了或是怎麼的,那費用也是五個均攤,誰也不能不給,誰也不能少給!

別的事情好說,這些事情沒得商量。

除開這些,就是關於孫子輩的事了。不管是哪個的,放到她那裏,她都幫着帶。但是呢,用李老太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養自己生的,沒毛病,天經地義。可養你們生的,那不是我的責任了。要我帶,可以,拿錢來!」

管他孫子還是外孫的,也都一個價。

別說,在李老太這麼強勢的規定下,李一博兄弟五個還就異常的和諧孝順。對比起其他的老頭老太太來講,別說要多羨慕李老太兒女們的孝順了。

就像現在這樣,李老太到省城來一趟,別管兒媳婦或是女婿心裏怎麼想的了。但就李一博兄妹幾個,個個都讓李老太住自個家裏去。

要不是李老太堅持住李淑蘭那裏,估計中午這飯桌上,就為了李老太住哪的事情,兄妹幾個都得爭執一番了。

對這個,李老太表示,她還是挺滿意的。

吃完飯,兄妹五個齊齊上陣,陪着李老太去附近有名的商圈逛。

當然,主要逛的是金店。

李老太是從苦日子裏走過來的,對金子有着特別的感情。別的東西她或許不在乎,唯獨特別喜愛金子。

至於審美觀也跟別人不一樣,像那些款式新穎的啊,秀氣的啊,她統統看不上。她對金子就一個要求,份量重就行!

所以店裏的那種寬寬的,大大的,厚厚的款式,李老太別提多喜歡了。

人售貨員一拿出來,她就往自己身上戴。一邊戴還一邊往鏡子面前瞅,越瞅越喜歡,越喜歡也就越捨不得摘下來。

於是五個兒女一看,得,啥都不多說了,掏錢買吧。

你買一個,我買一個的,等到李老太笑眯眯的從金店出來時,耳朵上,脖子上,手腕上,還有手指頭上,都是一片金燦燦的了。

這般金光閃閃的一老太太出現在大馬路上,就特別特別遭人眼了。

別的不多說,一路上的乞丐什麼的,跟扎堆一樣的,就愛往他們這一群人身邊湊。

李老太摳門摳的厲害,自然捨不得白給別人錢。但這些做乞丐的,乞討特有一套,看人也賊會看。

人家不朝李老太討,專纏着旁邊的李一拼和李一博。

不給?不給人家不走啊!反正一行人走哪,他就跟到哪,實在是煩不勝煩。最後沒法子了,還真就只能花錢省事。總不能為了這些人,好好的街都不逛了吧。

於是這般一來,過來乞討的乞丐似乎越來越多了。

這不,剛走了一個,又來了一個了。

人家把碗對着李一博和李一拼一伸,兩人皺着眉頭掏出錢包一看,手頓了下,沒動靜了。

主要是這一路上碰到的乞丐也忒多了點,一人給個五毛一塊的,把錢包里的零錢都給完了。再給,再給就是整數了。

李一博和李一拼還真就不捨得了。

可不給吧,這人就一直跟着他們走,還是那種專擋在他們前面伸著個碗對着他們的那種走法。

最後沒法子了,兩人只能找李老太要錢。

李老太能捨得嗎?

當然捨不得!

所以一邊掏錢的時候,嘴裏還在埋怨兄弟兩個,「你們倆,一開始就不應該給。」

不起這個頭,也就不會有後來這麼多事。李老太估摸著,這些乞丐應該都是一夥的,感情應該是盯上他們了,所以才一個換一個的來,沒完沒了的討要錢。

不過眼下埋怨也沒什麼用了,關鍵是得把面前這個人打發了才行。

李老太不情不願的把錢掏了出來,然後翻啊翻,最後翻出了兩張一毛的給兄弟兩個遞了過去。

其實李老太之前的猜想,是對了一部分的。這些乞丐雖然不是一夥的,但能在這一片乞討的,私下裏都是互通消息的。打李老太金光閃閃的從金店出來的那一刻起,他們就被人盯上了。

之前,李一博和李一拼都是給的五毛一塊的,這會換成了一毛錢,人家能幹嗎?指定是不幹啊!

所以錢放到碗裏了,但這乞丐照舊捧著碗擋在前面,愣是不肯走!

這就是嫌棄他們,錢給少了!

這乞丐不幹,李老太還不幹了呢!

李老太是誰啊!為着坐火車能省車票,都能硬生生的把李蘇從九歲變成四五歲的,眼下讓她白掏了兩毛錢出來,已經是夠讓她心疼的了。沒想到啊,這些乞丐還真不知足!

於是李老太一生氣,後果很嚴重!

用前所未有的敏捷動作,手一伸,再一抓,換人家乞丐傻眼了。

這個老太太,把李一拼和李一博剛放進去的兩毛錢,她又給搶回去了!

李老太這話一出來,李一博立馬就回頭瞪了周靜雲一眼。

別看在李蘇的事情上面,李一博好似什麼話都聽周靜雲的。可只要李老太一出馬,有的時候,周靜雲也得跟着退後幾步。

所以這會子周靜雲也挺後悔自己剛剛的沉不住氣,眼下又挨了李一博一瞪眼,便趕緊對着李老太解釋,「媽,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說,您過來提前給我們打個電話,我也好讓一搏開車去接您啊!」

李一博是有車的,所以周靜雲這樣解釋倒也是可以的。別的不多說,反正李一博聽了周靜雲的解釋之後,臉色瞬間就好看的多了。

他在一旁接着周靜雲的話對着李老太繼續往下說,「是啊,媽,靜雲說的對。你提前給我打餓電話也好啊,我好開車去接您,還省得您那麼辛苦的跟人擠公交車了。」

兩口子一人接一句的這麼一說,李老太就更不高興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魔修的九零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魔修的九零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173.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