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周、高考報名戰鼓催(易春華)

第31周、高考報名戰鼓催(易春華)

距離高考還有88天!

百日誓師動員大會彷彿才過去不久,然而時間卻過得很快,轉眼就是十多天了。高考也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似乎已經觸手可及了。而就在上周末的時候,班主任告訴我們,準備好自己的戶口簿、身份證等證件資料,馬上就要開始高考報名工作了。

我打電話給爺爺,讓他周末的時候把我的戶口簿和身份證送來了,然後也沒有多管,根本沒有想過會有什麼意外。然而人生就是這樣,意外往往不經意就會到來,有時對人生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有時卻會帶來巨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星期一晚上,班主任下發了每個同學的個人學籍信息,然後對我們說:「同學們,馬上就要進行高考報名工作了,大家先核對一下自己的學籍信息,對照一下自己的戶籍信息和身份信息,必須要三個信息完全一致,才能夠報名參加高考。這裏特別要提醒一些同學,核對信息一定要仔細,不能馬虎大意,如果因為信息不對而影響高考報名,那可就麻煩了。」

聽到班主任的話,我的頭頓時嗡地一聲大了起來,原來我的戶口簿和身份證上面,登記的姓名倒是一致的,但卻是我的小名易春花,而我從小學入學開始,學籍姓名一直用的是易春華。

從小我的小名就叫春花,這是我奶奶給取的;但是讀小學后,我的名字成為春華,而這是我當過小學老師的爺爺取的,寓意是春華秋實,所以我入學后就一直用這個名字。在十六歲那年辦身份證時,我曾經問過派出所的民警,當時他太忙沒有答覆我,後來辦理下來的身份證上,名字也跟戶口簿名字一樣了。

所以,拿到學籍信息的時候,我仔細地核對了一下,發現其他的信息完全一致,只有姓名不一樣。而這時,班主任繼續提醒大家說:「大家要仔細,不但姓名要一致,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碼,性別等信息也要完全一樣。以前我們學校曾經出現過一例情況,有個高三學生臨到高考報名了,才發現自己的學籍姓名與戶口簿、身份證不一樣,甚至戶口簿與身份證上的出生年月也不一樣,結果導致無法報名參加高考,不得不復讀一年,費了很大的勁才將戶籍信息、身份證信息與學籍信息統一起來。」

我一聽,頓時就慌了,立即舉手站了起來:「老師,我的戶口簿和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小名,跟學籍的名字不一樣。這怎麼辦呀?」我真的很着急,當時急得都快哭了。讀了這麼多年書,馬上高考了,卻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我也像學校以前那個學生的情況一樣,那豈不是完蛋了。

「真有這樣的情況?快給我看看。」班主任連忙拿過我的資料看了起來,並且仔細核對每一項信息,發現除了姓名之外,其他的所有信息都是一致的,於是問我:「你讀書的時候是不是改過名字呀?」

「是的,小的時候大家一直喊小名,所以父母上戶口的時候就用的小名。後來讀小學的時候,爺爺說小名太普通了,就給我改了名字,後來一直用到現在。老師,我該怎麼辦?」我的眼淚在眼眶裏面打轉,真的要哭了。

「春華同學,你先別着急,你的情況倒不算複雜的。不過呢,學籍信息要改很困難,而且時間要很久。因為修改學籍信息必須學校打申請報告,然後報縣教育局審核,再報市教育局審核后報省教育廳,等到省教育廳核對清楚情況后,再改動你的學籍信息,包括會考成績之類的全部都是重新入檔,這樣至少需在兩三個月時間,根本來不及。

所以,你現在只能夠到派出所去修改戶籍信息和身份證信息。你可以讓家裏人分別在村裏、你入讀的小學、初中學校,加上我們學校同時出具證明,然後才到派出所去找戶籍民警,向他講清楚情況,爭取儘快修改戶籍和身份證上的名字。改后你馬上辦一張臨時身份證回來報名,同時辦理正式身份證。這樣等到高考的時候,你的正式身份證就可以辦下來了,才不會耽誤和影響你參加高考。」

班主任一邊安慰我,一邊幫我想辦法,我拿出筆來,一一地記錄下他所說的話,然後去學校公用電話處給村裏的商店打電話,讓他們找爺爺過來。爺爺雖然年近七十,但是身體還健康,思維也清楚。他得知情況后,有些自責,怪自己當初沒有想到這些。

我連忙安慰爺爺:「爺爺,這不關你的事,是當時大家都不清楚情況。不過老師說了,只要我們辦得及時,不會影響高考報名的。就辛苦爺爺明天幫我開那幾個證明,我在學校開證明,後天我們一起去派出所吧。」

不過,爺爺辦事情卻非常急性,而且事關我參加高考的事情,他更加用心,半天時間就跑完了村裏、小學和初中三處地方,然後下午就跑到學校來找我。要修改我的信息,還必須得我親自到派出所去一趟,不然是無法修改的。

我連忙向班主任請假,然後與爺爺一起來到了派出所,找到了值班的戶籍民警,沒想到他竟然一下子就認出了爺爺:「易老師?你是易老師吧?在黃坭村小教過我們的。」

爺爺當年是村小老師,而且先後在五六個村小教過書,幾十年來教過的學生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能夠認識和記得的人也不多,所以他聽后想了想說:「我是易老師,86年至92年曾經在黃坭村小教過書的。你是哪一屆的學生呢?」

「易老師,我是88屆的學生,當時你來的時候就教我們,從三年級一直教到五年級的。你還記不記得,我叫李XX,就住在學校附近。我當時是班上年齡最小的,但是數學卻最好,你還叫我幫忙改過其他同學的數學作業呢。」

「哦,我想起來了。你的父親是不是叫李X,是個木匠?我記得當時學校的課桌、板凳壞了,都是他來幫我們免費維修的。」爺爺想了想,終於想起了一些事情。

「沒錯,沒錯。易老師,想不到三四十年了,你的記性還這麼好呀。易老師,你退休了吧,看起來身體還不錯呀。後來聽說你離開了黃坭村小,也不知道你去哪兒,家住哪兒,想去看看你也找不到你。」

「當年你像個小猴子一樣,沒想到現在是人民警察了,真是好樣的。對了,你父親還好吧?」

「好著呢。他老人家前年滿的七十,現在去鄰縣我大哥家裏,幫忙帶孩子。對了,老師,你今天來是辦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我孫女馬上就要高考了。可是報名的時候發現戶口簿和身份證上面是小名,讀書的時候改了名字,學校說必須統一信息,而學籍特別不好改,所以我們開了證明過來,想改一改戶籍信息和身份信息。」

「李叔叔,你好。我叫易春華,是玉龍中學高三的學生。不過我的戶口簿和身份證上都是原來的小名易春花,想麻煩你幫忙改成與學籍上面一樣。」

我把各種材料遞給李叔叔,他認真地看了一遍,然後笑着說:「春華,你遇到的這種情況其實在農村比較普遍,很多家庭上戶口的時候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只需要把這些材料報到縣公安局審核,就可以改了。不過我知道你們肯定很急,可以給你通融一下,把原來的小名放在戶口簿的曾用名這裏,這樣問題就不大了,然後我給你補一個申請材料交上去,就可以了。」

聽到李叔叔這話,我頓時鬆了一口氣,隨後等候李叔叔幫忙弄好申請表,簽字之後,李叔叔直接幫我在戶籍系統中修改了信息,把戶口簿上面的名字改成易春華,而易春花則是曾用名。

隨後,我辦理了一張臨時身份證,可以帶回學校去用於高考報名,又辦理了正式身份證,要兩個月後才能夠拿到,終於放心下來。把爺爺送上回家的車后,我才返回學校,然後安心地學習。我自己也沒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閨蜜唐一紅笑着對我說:「這說明你今年的高考會非常順利,一定可以考上你夢想的大學。」

轉眼又到了周末,我們幾個同學請假離校,大家湊了十多塊錢,買了一把挂面,一棵白菜,一點冷盤,然後到離學校幾裏外的小河邊去看望何老漢。

這是我們幾個同學的共同秘密,有班長冷浩然,有周遠林、唐一紅,還有朱勇和雷興春。我們是在高二的下期認識何老漢的,然後每個周末都會相約去看望他,幫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何老漢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雖然有三四個兒女,卻一個也不在身邊。而且,現在他的兒女全部都不理他,所以他只與一個瞎眼老婆婆相依為命,互相依靠為伴。但是這個瞎眼老婆婆,卻並不是何老漢的老伴,而是他在大街上撿回家的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

還記得第一次跟隨班長他們一起去何老漢家,那是小河邊上幾間低矮潮濕的小屋,掩映在幾叢竹林之間。開門的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身材矮小瘦削,臉色黝黑皺紋密佈,兩頰深陷顴骨高隆,下巴上稀疏地長著幾根發黃的鬍鬚。身上穿一件油黑髮亮的皺巴巴的衣服,仔細辨認后才發現那是一件舊軍裝。看到我們后,他那乾枯的臉上抽搐了半響才露出一絲笑容來,但我怎麼都覺得那更像是哭的樣子。周遠林小聲告訴我們說:「這就是何老漢。」

何老漢讓我們進屋子,屋子其實很小,容不下我們幾個人。我們把東西放在屋子中間的飯桌上,然後開始打量何老漢的家。屋子裏光線很暗,過了一會兒才看清屋裏的擺設。屋子一角是一個小小的灶台,疊放着幾個黝黑的土碗;另一角落裏擺一張木板床,床上躺着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婆婆,聽見有人進來,她忙着要坐起來,何老漢連忙上前去扶着她;床角有兩個半大的鹹菜罈子;靠門的地方就是那張木桌,桌上還有一個盛水的瓦罐。這就是何老漢的家。

我們決定為他們做點事,男同學負責擔水、打掃和砍柴,女同學則負責洗衣服被子。於是大家就忙開了。等我們忙完時,那老婆婆已經坐在門前的石階上了。她不住地說:「好人哪,你們都是好人哪。好人會有好報的。」這時我們才發現她的眼睛雖然大大的睜著,眼神卻混濁不清,原來老婆婆已經看不見這個世界了。我們就陪着說了一會話,老婆婆總對我們說:「老頭子可是個好人呀,沒有他我早就死了。」

我心裏就想,何老漢的確是可憐,不過看來他對他的老伴還真是好。可誰能想到,那老婆婆根本就不是他的妻子?何老漢是三十年代出生的,50年參軍后沒多久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何老漢是屬於工兵兵種的,負責鋪路架橋修築工事,戰爭結束后被授予三等功。

後來轉業回地方被安排在供銷社工作,他成了家,有了四個兒女,大兒子後來替了他的班,其它幾個兒女都各自成了家。何老漢習慣單獨生活,所以就沒有和兒女們住在一起。他現在雖然退了休,可每個月還有幾十塊錢的複員軍人費,兒女們也都過得不容易,所以他從來不去向兒女們要這要那的。

前年冬天的一天,何老漢看見一個瞎眼老婆婆抱着一床破爛的被子蜷縮在街頭,被凍得瑟瑟發抖,覺得她很可憐。走上前去一問,才知道她是代家坪的人,年輕時當家的就得了風寒去了,她沒有再嫁,就領養了一個兒子,自己含辛茹苦地把他養大送他去當了兵,退伍回家后又給他娶了媳婦兒,後來又有了孫子,她就想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自己也該享享清福了就在家帶帶孫子吧。

過了幾年她一點活都不能幹了,兒媳就開始嫌棄她,給她剩飯冷盤吃,後來兒媳說又不是自家親娘哪有那麼多糧食來養她呀就把她趕出了家門,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在外面已經過了半年了。開始的時候眼睛還有點看得見就一個人撿垃圾,慢慢地這眼睛看不見了就靠人們施捨一點飯菜,前兩天下雨沒有找到什麼東西吃。說着說着老婆婆就傷心地哭了起來,何老漢聽了她的故事早就淚水漣漣了。他二話不說,就把老婆婆領回了自己家中,又給吃又給穿的,還請醫生來為她看病。

從此,瞎老婆婆就在他家住下來了,彼此呢也好做個伴,有個可以說話的人。何老漢的兒女們早先就不大管他,現在他又不明不白地領了個老太婆回家,更是氣得不得了。說他真是老糊塗了,鬧出這樣的笑話來,一家人哪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強迫着要何老漢把她趕走,說她自家的兒子都不要她你還把她當個寶。

何老漢堅決不同意,他說我用自己的錢養她又不要你們出一分錢,要覺得我丟人你們就不認我算了,你們什麼時候管過我呢?吵架之後兒女們對他更加不聞不問了,他也無所謂,每個月就靠幾十塊錢的複員軍人費過日子,沒事的時候就上街去撿破爛賣個幾分錢幾毛錢的,日子過得很清苦。

我們為何老漢的故事感動着,所以才會每周末堅持來看看他們,雖然畢業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來看他們了,可是能夠多做一點,我們會覺得特別心安,心裏特別溫暖。

大愛無言,我們從何老漢身上學到了許多珍貴的東西,他那黝黑的臉上閃耀的是人性的光輝。以後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我想我們都不會忘記何老漢的,也不會忘記我們的初心,並帶着感動走向高考、走向社會、走向未來的人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眺望六月的高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眺望六月的高地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周、高考報名戰鼓催(易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