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二是榮敏昨日便叫人來給她送信兒,武定侯府的二奶奶汪氏已經被榮敏差人擄走關了起來,想來不出兩日便會問出那姓古的下落來。

三是前天太後娘娘想起了查太醫院名單時,醫女與穩婆的花名冊被忽略掉了,眼下這些花名冊已經被送到了坤寧宮來,正擺在她的案前。

而她不過才翻了兩頁,已經找到了兩個古姓婦人,一個是醫女,一個是穩婆。

如此就算周賢妃的咸福宮那些宮人個頂個咬緊牙關,至今都未交代,那姓古的下落也就快水落石出了……

這時閆皇后就聽見宮人來報,榮敏郡主進宮來了,如今就在坤寧宮門外呢。

「快請!」閆皇后的聲音帶着一種高揚的明亮。

等到顧欣湄被宮人領進大殿,又徑直將她領到了皇后的東書房,她便只覺得閆皇后今日端莊秀美得很,越發有了真正的皇后氣派。

看來苦難和挫折這種事兒,很多時候並不只是折難,更像是對寶石的一種打磨,使寶石更加光彩照人呢。

顧欣湄一邊這般笑想道,一邊上前給皇后施禮問安。等被皇后叫了起,她便瞧見長書案上擺着厚厚的一摞花名冊。

「想來這就是葉嬤嬤所說的,曾經被漏掉了的醫女和穩婆名單?」她笑問閆皇后道。

閆皇后微笑着點了點頭,索性也不叫宮女給顧欣湄賜座了,就拉着她坐在了書案另一側的座位上,伸手指點着攤開的那一本花名冊給她看起來。

「你看這個古姓醫女,籍貫陝西,是先帝十一年入的宮,於先帝十三年被先帝賞給了萬德妃。」

「在寧王出宮建府時,也就是先帝駕崩那一年春天,又被萬德妃賞給了寧王。」

顧欣湄便只覺得離她很是遙遠的那扇門,只看得見卻摸不到的那扇門,突然就矗立在了眼前伸手可及的地方。

卻也不等她說話,閆皇后又指點着另一行字給她看:「這個古姓穩婆年紀更老些,如今已經出宮榮養快二十年了,想來未必還活着。」

能出宮榮養的嬤嬤、醫女抑或穩婆,多半已是五十歲以上了,這古穩婆出宮時是五十二歲,若是活着也已是奔七十的年紀,也不怪閆皇后這麼說。

顧欣湄也就越發斷定,那個毒藥簍子應當就是那古姓醫女。

只因她到底是睿王府的郡主,雖是身為女子,既然同為宗室,王爺們的底細她總有些了解。

那寧王是如今的萬太妃、也就是先帝的萬德妃所出,是先帝第二個皇子,比當今聖上、當初的三皇子年長兩歲。

而在先帝尚是太子時,萬太妃便已是太子東宮的承徽。

這若是細說起來,萬太妃的資歷也不比當年身為太子妃的太後娘娘淺,甚至還比太子妃早進了東宮幾個月,只是當時未有封號。

這娘兒倆既是為娘的比太后資歷還深,做兒子的比皇上還年長,顧欣湄可不信這娘兒倆就甘於永遠屈居太后和皇上之下,若是心有不忿甚至生了謀反之心,也是極可能的。

只是聽閆皇后說,她才只翻了一本花名冊,其他冊子裏還不知有沒有姓古的,顧欣湄也就不着急回話,便幫着皇后翻起冊子來。

閆皇后卻清楚顧欣湄無事不會進宮,兩人一起翻了一會兒冊子后,她便借口累了,一邊打發宮女去泡茶來,一邊低聲問道,榮敏你可是有話要說。

顧欣湄既是知道孰輕孰重,也就不再瞞着,便將暗審汪氏時發現的一些蹊蹺跟皇后說了。

「榮敏知道,在那汪氏尚未開口招認前,只憑着我問出的兩句話,引出了她一點反常,便覺得那姓古的可能還牽扯著很多大秘密,或許是榮敏武斷了。」

「若皇後娘娘還願意叫我接着審她,榮敏當然義不容辭,可榮敏也得先來跟皇後娘娘回一聲。」

「總之若沒有您的點頭,這汪氏我是不敢再審了,好在到現如今為止,她還一句話都沒說過。」

皇后雖然年輕,缺乏的只是些經驗與強硬態度,思路卻是很敏捷的,能做皇后的人也不會有個短淺目光的短板。

她立時便聽懂了顧欣湄來回話的意思,敢情這是怕繼續審下去便要觸碰某些秘辛,這秘辛……卻是越少人知曉越好。

其實她既給了榮敏一枚鳳牌,榮敏完全可以不必來討她示下,只管將那汪氏往死了審、往死了辦便是。

畢竟將汪氏審清楚對榮敏是有好處的,比如叫武定侯府少了個壞妯娌,林氏也少了狗腿子,榮敏嫁過去便輕鬆多了。

可既然摸到了秘辛的門邊,榮敏便主動叫了停,也不要那暫時的好處了,這何止是這丫頭怕睿王府被秘辛牽連,想來也怕給她這個皇后惹麻煩。

閆皇后便忍不住生出一陣后怕。

她當初若沒將這差事給榮敏,而是給了娘家哪個,娘家人會有榮敏如此敏銳的嗅覺,接下來也會如此果斷的叫停、再來討她示下么?

倒不是閆皇后以為娘家人會不顧忌她,而是她清楚,她娘家的婦人們被后宅關久了,眼光便不會比榮敏更寬。

閆皇后便在此時已將顧欣湄定為自己的心腹,一個辦事再體貼再周到再聰慧不過的心腹,再看向顧欣湄的目光,比以前更多了幾分欣賞與喜歡。

當然閆皇后也知道,榮敏眼下的所作所為,或許還有何副統領對她的指點。

可越是如此,閆皇后便越覺得皇帝做的那個大媒沒做錯,榮敏做了何睦的續弦不過是一時的委屈,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她便站起身招呼顧欣湄,打算堂姑嫂兩人一起去慈寧宮陪太后午膳。

榮敏都主動將差事交回來了,又指出姓古的背後潛藏着龐大後台,這事兒總得第一時間稟報給太後知曉不是?

若連太后都說這繼續審理的事兒不該歸後宮婦人管了,也好早些請皇帝知道,早下手早為強。

韋太后得知顧欣湄竟然還沒得到汪氏一句口供,便已斷定那姓古的背後有人,還不是一般人,當時便驚訝了。

倒是顧欣湄立刻給韋太后解惑道,她不過是問了汪氏一句,那姓古的遠親手裏是不是有能令人斷子絕孫的「好葯」。

「榮敏也是怕上來就問那紅花蜜的事兒,反會令汪氏立刻便起了抵抗之意,就隨便編了個謊話問她。」

「誰知她當時便如遭雷擊,令榮敏立刻想起了震哥兒中的那個毒,那毒藥明明是關氏下給震哥兒的,整個關家卻是寧死都不交代毒藥的來路。」

韋太後向來良善沒心機,在大熙朝已是出了名的,可這並不代表太后不夠聰明。

韋太后便點頭道,我聽說你父王得了皇帝的示意后,一直都叫霆哥兒查那關雄究竟是得了誰的好處,才要引瓦剌三王子領兵入關呢。

「若關雄當時能成事兒,朝堂必亂,能渾水摸魚的還不就是那幾個?」韋太后冷笑道。

一旦真出了敵軍入關的大亂子,睿王便在此事上有失察之責,想來在東北任上就得自刎謝罪,帶兵回京救駕的事兒想也不要想。

誰知你帶兵回來是救駕的還是謀反的?不自殺謝罪還等何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妙手醫妻 卷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妙手醫妻 卷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