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圍爐夜話

第212章 圍爐夜話

以皆大歡喜為收尾的飯局,總是會讓人心情愉悅的,在這次談話中,皇上沒有提及張世傑麾下諸軍的改制,更是沒有動搖文官集團的根本,這麼愉快的談話,就算是飯局結束了,也不會因此而散場,四人在庭院中閑坐喝茶,一直談論了很久。

一直到傍晚,天已朦朧。下弦月從天邊慢慢的升起。

由於吃飯前,趙昰的提醒,陸秀夫等三人,也沒有十分端莊的船上官服,而是一副休閑的打扮,所以除了趙昰的一身鵝黃之外,三人皆為文人打扮。

看著侃侃而談的文天祥了,張世傑頓時有說不出的滋味。文狀元文天祥的名字對他來說有種既熟悉又有點陌生的感覺,在某個程度上,他真的不想面對這個人。

其實在他的內心對文天祥還是十分佩服。作為一個文人,為了救國救民,匡扶大宋。勇敢地帶兵去打仗,這是何等的志氣!

在臨安時自己也曾經見過他,但是時至今日。在這樣的情況下見面,心裡愈加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有的時候也曾經也想找個機會和文天祥好好的談談,只愁難有一個機會和借口,不想出人意料的與文天祥這樣的坐在了一起,不但美美的吃了一頓飯,而且還聊起了國事。

看到了頭戴「東坡巾」,身著紫衫、目光炯炯的文天祥,雖然平日也見面,但也沒有做過太多的交談,甚至有些刻意的迴避對方,但是既然有了這個機會,不妨的多觀察一下對方,以備今後的交往。

而文天祥也在時不時瞄一眼,看著面前這位圓眼豎眉,虎虎有神,武將模樣,卻身著文袍的大將軍。

臉上完全不曾有沮喪模樣。也未曾顯露出近幾年來的勞碌風塵。文天祥想到:「這是一個光明磊落人物。」

想到這裡,不由請示過趙昰之後,向著張世傑說道:「越國公,福州一別經年,今日還是首次在一起商議國事,越國公還記得臨安時的談話嗎?」

張世傑忙拱手回禮,道:「文狀元,我們前年一別,你還是風采依舊,老夫倒是越覺得老邁了。」

就在互道辛苦,詢問近況地客氣了一番,四人繼續談話,但是主導權卻是在文天祥和張世傑的手裡,趙昰和陸秀夫,則是靜靜的看著事態發展。

眼見著文天祥便直接轉到正題上來了,問道:「現在國土淪陷,萬事急矣,越國公將何圖之?」

張世傑外表還算平靜,內心裡卻極不是滋味。嘆了一聲,道:「能有何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沒有一刻的安穩,原只想打一場漂亮的勝仗,以期望不負皇上的期望,不曾想卻一敗塗地。以至於聖駕一再遷移。世傑深感慚愧啊!」

趙昰好像是能理解張世傑內心的鬱悶之情,出言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越國公不必過於自責。」

「唉」

又是重重一嘆,接著道:

「皇上所說自然有理。這些本官當然也懂,這次雖然敗了,還可以寄希望於下一次打勝仗。可是,只是帶兵的誰不想打勝仗?」

文天祥聽了這番話后,似乎很同情張世傑,但又似乎另有所指的一般。隨口嘆了一聲,道:「是呀,如今是投降容易,救國難啊!不過,越國公,既然我等立下了救國之志,就必然要相對應的行動。

現在形式對大宋雖然極為不利,使我等為難,但也沒有什麼關係,關鍵是我們要有一套完整的方略。有了方略,不愁皇上不支持我們。不愁天下百姓不支持我們。越國公以為如何呢?」

聽罷文天祥這番自信的話,張世傑內心很受震動。文天祥畢竟是文天祥,胸懷韜略,出口不凡。

但是轉念又一想,自己本是一片效忠朝廷之心,只是是從金軍投宋的身份,擔心難被信用,要是沒有絕對的權力,即使心存宏願,也不敢奢望。

這幾年,他一直在加強著自己的權威,但是權威有了,卻是屢屢敗仗,讓自己的威信在軍中慢慢的被削弱,何嘗不想一勝,來奠定自己的地位呢?

於是便隨口應道:「文大人所言實是,既有報國大志,就應有救國大略。不過下官乃區區武士,並無雄才大略,只是憑著匹夫之勇,驅使將士效命於沙場而已。文大人學富五車,救國有方,本官願聞其詳。」

經過幾日來的思量,文天祥原本就是想與張世傑共商攜手之策的。聽聞張世傑問起。便回答道:

「越國公過謙了。下官不識軍務,從政也短,所思所想,純為個人閉門苦思的書生之議,疏漏、片面之處甚多,為了求得越國公的指謬,下官也就不揣冒昧,陳述獻醜了。」

張世傑轉眼看看趙昰,似乎想看出點什麼。見他閉嘴無言,便笑道:「文大人過謙了,本官願傾聽高論,以解心中所惑。」

「在下官看來,眼下國勢雖危,戰局險惡,幾無自救的餘地。但細推敲,也並非如此。」文天祥接著說道。「我大宋之有利條件仍多。首先,雖說元軍己攻佔了許多州郡,但佔領的只是城池,還有廣闊的鄉村一時無法顧及。」

這些話都是在近日來和趙昰探討時聽來的,講到這兒,遂把目光投向他,期望皇帝能夠幫助自己講的更為詳細一些。

看到文天祥所投來的目光,趙昰心中一笑,古人畢竟是古人,對於上輩子太祖所提倡的「農村包圍城市」一時之下還是理解不了,便也不客氣的接下話來。道:

「朕之大宋的疆土雖然大片丟失。從兵力來說,尚有瓊州供應軍需之地,在廣州的凌統制和蘇劉義將軍,還握有強大的禁軍。廂軍的力量也還是可觀的。而分散在各地的愛國豪壯之士,更不可數計。」

「如是說來,即算目前國運凋零,然百足之蟲,縱死難僵。目下我們雖無國土的優勢而言,但是兵力還可用。問題在於力量分散,難以擰成強有力的拳頭,以前就是這樣,以致易於讓元軍各個擊破,才出現敵攻一州則一州破,攻一縣則一縣破的局面。」

聽到這裡,張世傑忍不住打斷話,道:「皇上說得有理。經這一分析,把我的許多疑惑不解的疑團都化解了。只是現在大軍喪盡,雖然各地的武裝力量仍很強大,只是這分散的兵力究竟如何才能擰成一個有力的拳頭?」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新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新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2章 圍爐夜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