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瘂弦)(2)

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瘂弦)(2)

成功的路是崎嶇的,從苦學生到大教授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鯉魚跳龍門跳得遍體鱗傷,魚龍變化之間付出的代價何其慘痛!而當吃苦受累的小媳婦一旦熬成婆,人性的弱點也隨之浮現。固然有更多的華人教授,一本初衷維持早年理想專心治學,在學術上大放異彩,令西方學界刮目相看,但不可諱言的,仍有一些人在嘗到成功滋味后漸漸變質,在校園的生態競爭下,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惜放棄原則,浮沉於人事上明爭暗鬥的漩渦,弄得面目全非。當年魯迅寫《阿Q正傳》試圖藉小說形式,討論一個國家的國民性問題。他毫不留情地把中國人靈魂深處的陰暗部分,血淋淋地揭露出來,以「引起療效的注意」。於梨華寫《在離去與道別之間》,也是出於同樣的心情吧,不過她塑造的人物段次英,並不像阿Q那樣可笑可憐又可恨。阿Q的形象是卡通漫畫式的,而段次英則像一隻多疑的刺蝟,總以為全世界都與她作對,把每根刺都朝向她的假設敵。又像是《紅樓夢》里工於奇謀的王熙鳳,機關總有算盡的一天,最後不是她看破紅塵,而是被紅塵看破了。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物,於梨華的處理方式是惋惜大於貶抑。段次英失去教職照說是全書的一個**,但於梨華僅以「尾聲」方式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之所以這麼安排,大概是為知識分子留一份尊嚴吧!讀完《在離去與道別之間》,使人想到錢鍾書的《圍城》,同樣也是寫一群學校老師的故事,不過據錢鍾書自己說,書中那些男女戀愛的攻防,婚姻關係的分合,並不是他真正要表現的主旨,而「憂世傷生」,才是他真正的思想底蘊。與錢鍾書一樣,於梨華也只是藉幾對教授夫婦的校園生活,為她小說的軸線展開故事,編織情節,呈現主題。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恩怨,並非她表現的重心,這部書的深層意涵,在於以人性的觀點探討知識與道德、學格與人格的關係,以及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去詮釋士林百態,知識分子的偽善、矛盾及軟弱。早年的留學生文學是「向西方取經」,《在離去與道別之間》故事內容是「在西方講經」,前者的主角是學生,後者的主角是教授,學而優則為人師,是提升、是正果的修成,但在取經與講經之間前後兩種角色的道德差異,何以如此之懸殊?於梨華於六十年代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后即赴美深造,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新聞碩士,八十年代曾長期在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遠東系執教,長久以來,大學經驗一直是她喜歡錶現的題材,不過她認為那些校園生活的零縑碎片,不通過刪繁就簡的提煉過程,是不能產生美學效果的。《在離去與道別之間》中,處處顯出她在這方面的匠心。由於書中人物清一色是大學教授,為了避免過於單調,她的對話設計是變化多端的:機鋒的,嘲弄的,幽默的,學術專業的,歐化語風的,都被她拿來靈活運用。由於構句、修辭上的考究,書面語與口語的巧妙融合,使整個作品的語言產生一種特有的聲調和韻律,令人愉悅。評論家顏雄談現代小說,認為五四以來寫知識分子寫得最好的,要推葉紹鈞、張天翼和錢鍾書。現在恐怕要加上後起的於梨華。《在離去與道別之間》把她的創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峰,這部書的成功,說明把她與上述三位作家並列,並非虛譽。事實上在與她同年齡的小說家中,她是少數維持旺盛寫作狀況的一位。作家最怕氣衰,老化,從《在離去與道別之間》可以感覺到,她的感性、語言、文章體式,不但沒有老化,而且一直在不停地增進;每一部新作的完成,都是一次更新,一次煥發,就像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始終與時俱進,奔流不息。當年《圍城》出版,好評如涌,讚美錢鍾書是一位才學兼勝的諷刺奇才,並把它與吳敬梓並論,說《圍城》是現代版的《儒林外史》。我讀畢於梨華的《在離去與道別之間》,不禁也有同樣的聯想:如果我們把這部書稱做北美版的《儒林外史》,誰曰不宜?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從留學生文學到北美版《儒林外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美華人知識圈的「士林百態圖」:在離去與道別之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北美華人知識圈的「士林百態圖」:在離去與道別之間
上一章下一章

於梨華小說中的校園經驗(瘂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