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診斷(4)

自我診斷(4)

茵寧恨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裏。醫生背後的牆上掛着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的照片。這個醫生到底為什麼把那張照片掛在自己頭上呢?法老是神一樣的存在,是因為他相信精神科醫生必須具有神一樣的權威才能治療患者嗎?怎麼辦呢?茵寧猶豫着。她沒有看醫生的臉,而是看着窗外,臉上的表情充滿疑慮。即使自己把心底深藏的一切全部展現出來,醫生對她說的話也是可想而知的。醫生邊翻看桌子上的一本厚書,邊等待茵寧開口說話。看他的神態,只要茵寧一開口,他就會抬起頭來欣然傾聽。如果我把我跟奇朔之間那些打算永遠珍藏的事都告訴這個醫生,他嘴裏會講出什麼樣的話來呢?既然這個精神科醫生也是個人,他自己也不能參透愛和生活的秘密,那麼,他能提出來的方案大概也只能是這樣吧:原來是這樣。如此看來,男朋友的意外死亡就是你出現那些癥狀的緣由。我的結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必須把那個男人忘掉!雖然現在不可能馬上做到,但,是的,必須努力。對那個人的回憶是他留給你的遺物,令你心情沉重,所以,你必須停止對那個人的回憶,把自己的心空出來。只有那樣,才能有新的人進入你的心,你才能過上正常的生活。我再說得深入些吧,現在你出現這些癥狀,是因為潛意識裏產生了一種對男朋友的內疚,你依然愛着他,但現實情況是你不可避免地會見到別的男人,這就在你的心裏形成了一種壓力。你之所以出現這種癥狀,就是希望擺脫這種心理壓力而形成的逃避型防禦。首先,你必須親手把「我是他的女人」這一標籤摘掉。人們都是彼此依靠着活下去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希望進入另一個人的陰影下,獲得物質依靠或精神依靠的心理,但是,這種心理如果太嚴重了,就會出現類似自閉症的癥狀,心和身體之間產生抵觸,害怕別人,希望能進入遠離別人的自我世界裏獨自生活。現在這段時間對你來說很重要,你想保持自己對那個男人的忠貞不被別的男人破壞,這一點我充分理解,但是,無論什麼,一旦過度就成了病。我們長大成人的過程,就是逐步跟自己妥協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塵不染的純潔一點一點消失的過程本身不正是生活嗎?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就是對人類的本性——貪慾、**等**熟悉的過程,寬容地理解處於這個過程中的自己,這正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成年人必備的條件。因此,儘管並不容易,還是要下定決心,儘快忘掉那個男人,把他從你的心中清除掉,乾乾淨淨地。「我不認識你。我沒見過你,從來沒有。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也想不起你的面孔。」一想起那個人,就可以有意識地大聲喊出或在心裏念誦這些話,或者說:「我討厭給我帶來這麼多痛苦的你。真的討厭你,再也不想見到你了,別再來找我了!」那不是催眠,而是面對自己內心的勇氣。另外,哪怕自己心裏有所抵觸,還是要主動跟別的人交往,跟他們打電話、喝咖啡、吃飯。人造成的傷害也應當用人來治療,這樣才比較快,比較容易。忘記那個人,儘快跟別的男人見面喝茶看電影吧!見的人越多,越容易把那個人從你心中抹去。每一個人體內都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機制,只要你努力去做,這種機制就會發揮作用。萬事開頭難,之後就會自然而然適應那種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了,這是所有生命體的屬性。就像植物向著太陽生長一樣,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向著**的,不是利他的,而是利己的。一般人認為愛情是利他的,精神分析學的看法則不同,認為愛情是通過利他實現利己的。神父或僧人等神職人員也是一樣,他們愛世人、擁抱世人,不就是相信那樣做最終可以得到絕對存在的愛和擁抱嗎?人們常常借愛的名義說話做事,但把所謂的「愛心」一層一層剝開來,最後剩下的只有對自己的愛,最終任何人都會意識到這一點的,這是活在世界和社會上的懦弱的人類的局限性。當然,不在乎任何條件和報答而付出絕對的愛的人並不是完全沒有,但微乎其微,或許你就是其中的一個。但是,生者把死者藏在心裏活下去,尤其是像你這麼年輕漂亮前程萬里的人,為了絕對的愛而選擇那條路的話,我一定會帶上乾糧追着你勸說你的。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只有一次,而且非常短暫。任何一個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的綜合體,並不是只有那一個人可愛,別人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愛的美好的東西,別猶豫了,跟別的男人交往吧!在跟別的男人交往之前,你先得敞開心扉,痛痛快快地哭一場。悲傷到了極點卻憋在心裏,這是引起身體和心理異常的捷徑。身體是心的溫度計,精神醫學認為身體和心是一體的,如果心裏充滿憤怒,把火氣發泄出來才是健康的;心裏悲傷的時候,盡情哭泣才是健康的新陳代謝。為什麼痛哭一場后心裏會變得輕鬆呢?哭泣就是倒空心靈、倒空一個人的第一步。大聲痛哭之後,對那個人的擔憂和自責就會一點一點被淚水沖走,正像「為了你我才這麼放聲大哭的」所說的那樣,哭泣是取得死者認可——實際上是希望自己原諒自己的感情獨白。我們祖先的巫術不就是那樣的嗎?雖然名義上擺上雞鴨魚肉敲鑼打鼓跳舞高歌是為了撫慰死去的冤魂,但實際上,其目的在於消除生者的悲哀,跳着舞唱着歌吃着糕喝着酒,說着那個人的事,把那個人從自己的心裏送走。所以,像巫術一樣的祭祀儀式不是為死者舉行的,而是為生者舉行的,儘管是眼淚盛宴,但目的是為了在日後的生活中更大聲地笑。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眼淚就像松樹樹皮受傷時分泌出來的松膠一樣,只要是生命體,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在按照同樣的原理和機制運作——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用心裏分泌出來的淚水治癒心裏的創傷,這樣,造成強烈悲傷的那個人就會隨着時間的流逝慢慢從心中消失,被意識忘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河仁:玉蘭花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金河仁:玉蘭花開
上一章下一章

自我診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