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啼笑九美圖》34(1)

《唐伯虎啼笑九美圖》34(1)

一談起程默,三人如在飯中見到一粒老鼠屎,頓感噁心。唐寅就把為何允畫,士人們如何義憤上書說了一遍,又將贈畫的意圖、方法,說了出來,徵求九娘意見。九娘聽了點頭稱善,也對不足之處稍加修補。於是決定在結婚喜慶那天,舉行贈畫儀式。三日後,桃花綻放,已屆鼎盛之期。那桃林如煙如霧,如雲如霞、流光溢彩,艷麗嫵媚。不知時節已到,還是天公作美,竟有彩蝶飛舞、鶯聲嚦嚦。這日既是唐伯虎與沈九娘新婚喜日,又是向程默贈畫之期,人們既想一睹新娘風采,更想看看這唐伯虎何以要向自己的仇人贈畫?人們懷着去鄧尉賞梅一般的雅興,來到桃花仙館賞桃。所以,這天一早,步行的、轎行的,即絡繹不絕,紛至沓來。離塢數百步,即已聽到喜樂聲高亢激越,人們欣喜興奮地走進大門,沒入到桃花的海洋中去了。讚歎之聲不斷,詠哦之調時起。有幾位來得早的,已從桃林步出,來到學圃堂,迎門一個金色喜字,兩旁一副楹聯,是唐寅從自作《桃花庵歌》中選出的,上聯是:車塵馬足貴者取,下聯為:酒盞花枝貧者緣。由祝枝山書寫,請名匠鐫刻而成。今日學圃堂中放置十數桌面,茶具俱全。頂東頭空有一地,置一木架,不知何用。書房中,祝、文、張和應邀而來的杭州周文賓這時正聚在一起,看唐寅繪畫。唐寅刷完最後一筆:「諸位,行否?」眾人點頭:「不必過於精細,能供借題發揮就行了。」大家又商議一番對付程默的策略。這時,阿興在門外一聲吆喝:「江陰徐員外到——」唐寅已經秋香介紹,抱着一笑泯恩仇的態度迎了出去:「呀,年兄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年兄海量,不避我這有罪之人,更使徐經羞慚無地了。」「年兄不必過於自責了,往者已逝,來者可追。你我當友善如初。且看我今日贈畫……」徐經不解地:「蘇州士人皆拒送字畫於程默,年兄為何竟自贈畫?」唐寅略略耳語數句,徐經大喜:「妙,對這種人就得給他點顏色看。儘管他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總要臉紅一下吧。年兄大膽放心,他有把柄在我手中。」輪到唐寅不解了:「乞請明示。」原來,徐經自打見過秋香后,知道程默賊心不死,遂命人送去一個百寶箱,附上一信。信中略稱:今日拜訪唐伯虎他竟拒我於門外。據說,大人登門拜訪他時,他對大人亦甚不恭。大人豈能容忍這種一再對大人不敬的人嗎?有用得上徐某之處,惟大人之命是從。這封信正勾出程默的陰毒仇恨,於是寫了一封回信,表明了要對唐伯虎下毒手的決心,其中有「莫謂望風不能捕影,無中不可生有。莫須有三字委實是經典之策……」之語,看了令人毛骨悚然。程默在信中還恬不知恥地寫道:「年兄請先助我黃金五千兩……」聽到這兒,唐寅恨得牙痒痒的。只聽阿興喊道:「吳縣牛老爺到——」剛安置好牛縣令,張彪等四捕快手執請柬疾步而來:「沒想到解元還想到我們,既贈了畫,又送來了請柬,我等……」「唉,救命之恩,焉能不報,今日務請盡歡。」唐寅恭敬相邀。張彪:「適才見吳縣牛老爺也來了,他不日就是蘇州府台大人,沒人再敢欺侮解元了。」門外一聲喊,「京城程大人到——」主角登台,唐寅備極熱情,大非上次冷顏相向可比:「呀,大人光臨,桃花仙館桃枝折腰,花蕾含笑。」程默大喜:「年兄贈畫,又逢結婚大典,下官恭逢盛會,不亦樂乎!」唐寅躬身:「請!」學圃堂里早已是賓客如雲,程默高踞首位。一見徐經欣然起身:「啊,年兄來得何其巧也,下官正日夕盼望大駕光臨呢!」徐經謙恭有禮:「此乃無巧不成書之謂耳!」這時,祝枝山從位子上走至前面,他的臉色今日如七月的雲,詭譎多變,拿着單照向全場照了照,當然滿目迷糊……他搖了搖頭,漫步走近程默,照了照,似乎忽地一驚:「呀,原來是程默大人,小民失禮了。」全場不由引發出一陣笑聲。祝枝山笑眯眯地向眾人一躬:「諸位,今日桃花仙館里,桃花盛開,喜氣迎人,群賢畢至,京城程大人光臨,算得上吳中盛會也。今日伯虎兄先向程大人贈畫,後行結婚大禮。伯虎委託祝某操辦贈畫儀式。吉時已到,贈畫開始啦。」阿興、阿盛抬着一紅木架,架上紅綢覆蓋,在樂聲中進入大廳,放置正中空地。好似一個謎,置於眾人面前。唐伯虎今天一身新妝,學士帔上,由名家精綉了兩枝鮮艷的桃花,表示桃紅二度之意。翩然進入,使人頓覺光亮醒目。他先向程默一躬,然後向大家拱了拱手:「程大人,諸位前輩、好友,程大人此番回鄉探親,學生理應獻畫。唐寅自知畫藝拙劣,不敢露醜,奈因胸中有話,需訴筆端,有道是詩言志,畫寫意是也,實乃自譴自責之意,稍停諸位便知道了。」這番話閃爍其詞,眾人更來了趣味。程默見今日如此排場,自己身居首位,雖然兩旁無人陪伴,但在座的誰又有與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呢?一聽唐寅表示自譴自責,心中斷定,唐寅是膽怯了,於是更顯得趾高氣揚,睥睨一切,那雙細眼滴溜溜直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伯虎啼笑九美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唐伯虎啼笑九美圖
上一章下一章

《唐伯虎啼笑九美圖》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