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海鎮大使(1)

第二章 清海鎮大使(1)

興德大王三年,即公元828年4月。

有一人從遠方風塵僕僕而來,他要到新羅王都薩拉伯爾謁見興德大王。這個人便是張保皋,原名弓福,也叫弓巴,意為善射者。

張保皋年輕之時曾在中國唐朝加入徐州的武寧軍,為鎮壓叛軍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唐朝朝廷封為軍中小將。

然而,這次張保皋入京薩拉伯爾求見興德大王,卻遭到幾乎所有大臣的極力反對。尤其是侍中金徵,他曾這樣對大王勸諫說:「大王,海島之賤民張保皋出身卑微,令如此低下之人入宮實在有悖於我朝例律。」但是興德大王卻不這樣認為。

這位新羅第四十二代皇帝興德大王原名秀宗,也稱景暉,是以五十知天命之年登上王位的,因此所有大臣都比他要年輕。

金徵勸罷,只聽興德大王說道:「朕也聽聞張保皋為賤民出身的海島之人,但他早年入唐,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而被封為軍中小將。如此,他既為唐朝功臣,亦為我新羅功臣。」

「可是,」金徵並不罷休,繼續反駁道:「張保皋出生於清海,而清海先前為百濟領土,由此可見張保皋為百濟人。大王,允許百濟人入京,即意為允許敵軍後裔進入王都啊。」

語音落畢,興德大王哈哈大笑著說道:「不錯,清海確實曾為百濟領土,但那卻是幾百年前之事了。以此為由不允許張保皋入宮,未免太過牽強。何況如今為統一新羅之王國,哪裡還有百濟,哪裡還有高句麗呢?」

興德大王所言句句是實。

現代史學界將新羅一千年的歷史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從建國至公元654年,當金春秋繼真德女王之後成為太宗武烈王為止;中期則從太宗武烈王登基至公元780年新羅發生王室貴族的叛亂為界;那之後,當宣德王即位之時便開始稱為新羅晚期。然而,新羅早已在第三十代王,即文武大王於公元676年便完成了統一三國的大業。如今都過了十二代,其歷史已有一百五十二年之久。所以,當興德大王聽到侍中金徵竟以近二百年前的矛盾衝突,將百姓劃分為新羅、百濟及高句麗人,他自然會對此表示否定。

興德大王登基之時,統一新羅正處於日漸衰退的晚期,政局混亂,**盛行。面對這種局面,性格強硬果斷的興德大王積極推動改革,堪稱為一位出色的政治改革家。

處於新羅晚期的興德大王全力以赴地致力於改革**墮落的新羅王朝,這可以通過留存至現今的新羅王國陵碑文之興德大王陵碑的斷石上得到考證。

1930年在慶州北部安康邑,慶州國立博物館考察團發現了六塊興德大王陵碑斷石。至1977年8月,那裡相繼發現了六十塊陵碑斷石,迄今已經發現了九十多塊。

從這些斷石上所刻文字不難發現,興德大王為人個性鮮明,碑文上稱「神謀決斷」。

神謀決斷,即擁有神一樣的智慧謀略和果斷。這是新羅人對興德大王作出的高度評價。回顧歷史,如果沒有興德大王的智慧和果斷,也許就不會誕生海上之王張保皋。

通常凡是改革者,大多對己毫無節制,而對彼卻嚴格要求。但是興德大王截然不同,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比如,興德大王登基之後不久便失去了王妃章和夫人,即定穆王后。從此興德大王竟連周圍的侍女都不允許靠近,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由此可見他身體力行非同於其他帝王。

興德大王所言之孤鳥,出自這樣一個緣由:據《三國史記》記載,興德大王即位不久,唐朝信使曾送給他一對鸚鵡。不久,雌鸚鵡死了,而大王不忍心看著雄鸚鵡傷心欲絕的樣子,便在雄鸚鵡前掛了一面鏡子。

鏡中之影。

雄鸚鵡以為鏡子里的鸚鵡就是自己的伴侶,不停地用嘴啄著鏡子。當它明白鏡子里的鸚鵡只是一個影子之後,不久也傷心過度而死。為此,興德大王還曾作過一首詞,不過這首詞沒有被流傳下來。

如同恩愛的鸚鵡一樣,興德大王如此深愛和懷念亡妻,怎麼可能再娶新王妃呢?因此,興德大王獨自一人度過了余,死後與亡妻合葬在一起。這座合葬興德大王和定穆王后的興德王陵,直到現在還留在慶州市江西面六通里。

如此一位對外推行政治改革,對內嚴格要求自己的興德大王,儘管受到所有大臣的極力反對,但他仍的堅定,那麼,張保皋也只不過成為一個來往於唐朝、新羅和日本的大商人而已,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將自己的生涯載入史冊的偉大的歷史人物。

以金徵為首的新羅貴族之所以極力反對張保皋入宮,主要是因為張保皋寒微的出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代鉅賈的宦海沉浮:王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代鉅賈的宦海沉浮:王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清海鎮大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