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葉窗Persian blinds

百葉窗Persian blinds

它不屬於建築本身,而屬於給建築錦上添花的那一部分。歐洲大陸的南部和西部面向著海,海上的陽光是炫目的白色。那白色像瀑布,像火焰,像阿爾卑斯山頂的雪,刺痛人的皮膚,也刺痛古老的牆壁。於是歐洲人在房屋上就製作出一個細節,百葉窗。木製的百葉窗,不論鑲在大理石牆面上,還是鑲在磚砌的牆面上,抑或是木結構的別墅式小樓上,都給人一種不盡的回味。我一路上都在注意看它。在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城市。無論走到哪裏,抬起頭,總能看見建築物的牆壁中間鑲著百葉窗。於是,心底的一個地方,就被它那種無法言說的美麗彈出了豎琴一樣的清響。用木頭製作的線條,比大理石樸素多了。線條在阻擋陽光的時候,是一種全力以赴奮不顧身的姿態,密密集集地橫在那裏,切斷直衝而下的光刺。它的效用就是遮蔽,卻意外地裝飾了它所在的建築,生活自此神秘起來,朦朧起來。我想,將窗子做成木製的百葉,原是為了抵擋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太陽光,卻與歐洲人的天性有相悖之處。它的不敞亮,它的含蓄與隱藏,更接近東方哲學,它有東方式的婉約意味。我對它其實並不陌生,家裏的衣櫥門和暖氣罩,就是百葉的式樣。衣櫥的門是白色的,暖氣的罩子是櫻桃木色的。中國人早就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把它當作一種歐式家裝的元素符號,設計在自己的空間里。不是因為陽光太強,中式建築用來擋光的部位是大屋檐,大屋檐既可擋光,還可避雨。中國人現在的住房大多是現代國際式,裝飾家居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了歐式的百葉窗。它在洋氣里顯露出大氣,在簡單里閃現著純樸。與百葉窗為伴的,往往還有壁爐。把它們搬到中國人現在的家居里,相互是映照,而不是衝突。所以在這一次的旅歐途中,我喜歡看那各式各樣的百葉窗。它在歐洲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而是風格里的特徵。記得,歐洲之行第一站是羅馬。那是個白天,我住在羅馬城內一家小旅館。打開窗子,對面就是一片住宅樓,街道十分安靜,路兩邊開着丁香和夾竹桃,花朵濃密得像粉狀的霧靄。在那片霧靄之上,便是對面樓房臨街的窗戶。那窗戶窄而長,看不見玻璃,每個窗戶都是木製的百葉,或兩扇對開,或一扇卷拉。因為是白天,太陽光很強,那一扇一扇的百葉窗都是拉下或關着的,將屋內遮蔽得嚴絲合縫,有一種對世界的屏退和婉拒。因為街上太安靜了,我覺得百葉窗像城市倦怠的眼皮,慵懶地搭拉着,整個城市都昏昏欲睡的樣子。飯後出去散步的時候,我曾沿着小旅館門前那條橫街走下去,然後拐了一個彎。路燈亮着,可以看出這附近是一片住宅區,從百葉窗的縫隙里漏出的燈光,將我的身體切斷了無數次,我的臉上一定也閃著鬼魅似的光影。透過那光影,我可以看見屋內的吊燈,以及牆壁上的畫框和古老的掛鐘。我明白了歐洲人家裏為什麼喜歡吊燈,吊燈上面的銅鏈為什麼很長,也明白了歐式建築的窗子為什麼是狹窄的長方形。這是因為歐式房子舉架高,屋頂像天空一樣遙遠,多大多長的吊燈,都可以高懸在房間里,那種遙遠,彷彿就是為了讓主人掛那盞宮殿般富麗堂皇的枝形吊燈。這是摩納哥王宮對面的一座房子。被太陽晒成粉紅色的石壁上,鑲嵌著布幔一樣低垂的百葉窗。天太熱,為了讓風吹進來,有人給它打開了一扇。黑色的夜,從屋子裏流淌出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個女人眼裏的歐洲細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個女人眼裏的歐洲細節
上一章下一章

百葉窗Persian bli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