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簡介(4)

區域簡介(4)

今天上午可以盡情戲水,下午從亞龍灣出來原路返回到223國道路口,到三亞的路段是水泥路面,平整寬闊,而且一路下坡,很快就能到達三亞。三亞是海南最重要的旅遊城市,各種設施都很完備,也是補充物資、休整的好地方。如果繼續騎行西線,可以不進三亞市區,往羊欄、天涯方向繼續前進。但從三亞開始正式進入西線225國道路段。西線公路和鐵路是交叉又并行的,經過的海岸線風景很漂亮,少了東線的喧鬧和人為建築。三亞到羊欄鎮依然是寬闊的水泥路,有路燈,但過了羊欄之後就是普通的雙車道瀝青路面了。到達天涯鎮之前會經過著名的天涯海角景區。食宿:天涯鎮的住宿條件不太好,實際上西線的鎮子住宿條件都不好,都沒有熱水供應的,當地人沒有洗熱水澡的習慣。第6天天涯—崖城—黃流—板橋(107公里)簡介:悠閑的牛車和古老的蒸汽機車,抒寫著這裡緩慢古老的節奏。一直是沿著225國道騎行,雖然也是普通的瀝青路面,但路面比較平整,地勢平坦,騎得比較爽快。這一帶是蔬果產區,鎮子都是蔬菜集散地,相當繁忙。每個鎮子都有各自的特產,有些是黃瓜、有些是茄子。路上可以見到不少牛車,拉著蔬菜一顛一顛地從眼前從容走過。這段路公路與鐵路相伴而行,時分時合。這段鐵路依然有蒸汽機車在行走,但粵海鐵路海南西線正在修建,通車之後估計蒸汽機車就要被淘汰了。食宿:板橋是個非常小的鎮子,住宿和飯館都很少。如果是春節期間,在西線的這些小鎮里是很難找到開業的飯館的,要做好吃乾糧的準備。第7-8天板橋—東方—太坡—昌江(89公里)—雅星(八一農場)—儋州(79公里)簡介:離開海岸線,進入山區丘陵地帶,騎行比較辛苦。板橋到東方路段依然是沿著海岸行走,過了東方市,公路就轉向東走,漸漸離開海岸線,進入山區丘陵地帶了。從東方到昌江這段路可能是環線路途最累的,不斷的上坡、下坡,雖然每個坡的高差不算很大,但騎上去都能把人累得夠嗆。山區路段的景色不錯,山坡植被顏色富於變化,還有美麗的河流峽谷。這段路比較荒涼,最好多人結伴同行較為安全。石碌是昌江的縣城,離開國道向東約6公里。這個小小的縣城十分整潔,感覺會與前邊路上的小鎮大為不同。從昌江到儋州依然是山路,有連續十幾個上下坡,體力消耗比較大,但比起上一天的行程稍好一些。儋州是西線僅有的幾個城市之一,城區不算小,但繁華的街道只有一小段。住宿:午飯還是在路邊小鎮。第七天住宿可以在昌江賓館,汽車站對面的賓館住宿條件也不錯。第八天在儋州可住郵政賓館。第9天儋州—福山—海口(130公里)簡介:過了儋州,地勢也逐漸趨於平坦,一路林陰大道。儋州—和舍—多文—福山,一路的林陰大道,騎行很舒服。過了福山,隨著與海口距離的接近,路旁的房子也多起來了,白蓮到海口一段,感覺都是在城市郊區似的,不再看到田野風光。注意事項1.一路都是沿海,環境很潮濕。特別是晚上,停下來一兩小時,自行車、裝備上就會沾上一層水霧,衣服晾在室外只會越晾越濕。2.不要趕夜路。公路上都沒有路燈,夜行相當危險。而且晚上治安情況也沒有白天好。3.早些出發,趁清晨涼快多騎一些。中午12∶00到2∶30太陽輻射最強的時段最好停下休息,否則容易晒傷。國道往往不進城市的市區,而是在郊外經過。在路口要注意路標,不要走錯方向。海南當地的人文地理海南生活著黎族、苗族、壯族、回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各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許多質樸敦厚的習俗和生活習慣,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黎族的生活習俗。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村落大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曆「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海南也是中國的重要僑鄉之一,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約有170多萬人,僑居最多的是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和南亞諸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自行車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自行車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區域簡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