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簡介(4)

區域簡介(4)

註:這時便開始偏離當年文成公主的足跡了。當年文成公主從這裡逶迤西行,而我們卻依舊要往南走下去。勒巴溝與文成公主廟結古鎮溯巴塘河南行約20公里進入勒巴溝中,溝內奇峰翠林、沉寂幽深,文成公主廟就坐落在這裡,廟不大,但很精緻。關於文成公主廟的由來,相傳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路經此地時,命人在山谷的峭壁上雕刻了「大日如來佛」等九尊佛像,公元710年,唐蕃第二次聯姻,金成公主入藏婚配藏王赤德祖贊路過此地時,發現了這造型獨特的九尊佛像,為了保護公主的功德不受千古風雨剝蝕,她令工匠修廟加以保護,並賜名「文成公主廟」。除了文成公主廟之外,勒巴溝還有十多處岩畫,勒巴溝岩畫主要以佛像、菩薩、香客、瑞獸等為主。勒巴溝也叫柏溝、貝納溝,藏語,意為「美麗溝」。勒巴溝岩畫主要以佛像、菩薩、香客、瑞獸等為主。第17-19天囊謙—1048處道班(83公里)—甲桑卡—類烏齊(105公里)簡介:從囊謙到昌都是這段路上的地獄,美景卻讓地獄和天堂並存。這段路是此行變數最大的一段:爛路、人群稀少、天氣易變。第十七天出囊謙路況開始還可以,但全天幾乎是不停地在翻山越嶺,非常辛苦。今天會經過白扎林場,可以看見漫山遍野的松柏。晚上到達214國道1048公里處的道班。第十八天從道班出發繼續爬山,上到海拔4505米的謝尕拉山口,下山的路非常顛簸,可能會讓人無法連續剎車。下山後進入曲澤尕峽,再往前不遠就是青海和西藏公路的分界點——多普瑪,青康公路1085公里處,至此進入西藏。過多普瑪之後依舊在峽谷中騎行,景色壯美,當晚到達甲桑卡鄉。第十九天時間比較緊張,一定要早出發。過甲桑卡之後路狀很壞,路面起伏加劇,路上深車轍、碎石增加,水淹路的情況比較嚴重,途中還要翻過一座4000多米的山口,過山之後的路況更糟,幾乎全是碎石路,下坡時要注意安全。從甲桑卡出發75公里到達類烏齊鎮。類烏齊鎮幾乎是藏人的天下,有非常濃郁的藏族風情。在類烏齊鎮中心有四四方方的一個查傑瑪大殿,如果時間夠的話應該去看看。另外在類烏齊鎮附近還有一座德曲波章神山,俗稱「類烏齊」,意為大山,這也是類烏齊縣名稱的由來。過類烏齊鎮,繼續沿破路騎行,30公里後到達類烏齊縣城。這一路可以看到獨特美麗的山水、古樸濃郁的藏族風情、純真自然的藏民。三天破路的辛苦終有所補償。食宿:這三天要自帶午飯和水。路上可住宿的地方不多,道班基本是20公里一個,可以借宿,出發前要提前打聽好。第十七天可住在214國道1048公里處的道班,或者找沿途的藏民家住宿。第十八天住甲桑卡鎮的小旅店,條件比較艱苦。第十九天住宿類烏齊縣城,類烏齊縣城比較繁華,到處都有電信的廣告牌,住宿自然更不成問題。類烏齊的服務業是川軍的天下,能吃到的基本都是川菜。騎行提示(1)這段路上下山比較多,路況也不好,騎行時要注意安全。(2)如果覺得騎行太過艱難的話可以搭過路的卡車至類烏齊,但是不推薦,因為這樣會錯過這條路上最淳樸濃郁的藏族風情和秀美獨特的山水。查傑瑪大殿查傑瑪大殿是昌都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1328年建成。該殿一向以雄偉壯觀的氣勢、珍藏眾多的佛像經典而聞名於世。它是噶舉派的主寺之一,過去,當地群眾流傳著「先去朝拜拉薩的大昭寺,而後再去查傑瑪大殿」的說法,可見它的名氣之大。寺內至今珍藏著數量不很多,但質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雅君的銀質佛像、格薩爾王等大將的3幅馬鞍和戰刀、八瓣蓮花的時樂金剛像,還有明、清時的唐卡多幅,其中不乏西藏唐卡的精品。不同時期的金、銀、銅各類佛像上百尊,雕刻精美的經板等眾多的文物。第20-21天類烏齊—昌都(105公里),昌都遊覽簡介:遠遠的山頂上的白線,就是山口的經幡,沉重的車輪,一點一點地向它靠近。從類烏齊出發,土路,起伏很大,極其難走。出發約40公里后開始翻海拔4660米的珠角山,珠角山林木繁茂,山坡上黃花盛開、牧場茂美,但是爛路加上升會使騎行非常艱苦。25公里上到山口,過山口后一路盤山路下行40公里可以到達昌都。途中可以看到被稱為作揖卡的壩子和成片的歷經了1300年的唐代松柏,壩子中的昌都強巴林寺是第四大活佛加拉的夏季避暑聖地。昌都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因為扎曲河和昂曲河在昌都匯合成瀾滄江,海拔3100米。同時214國道與317國道在這裡交匯。到昌都之後一定要去強巴林寺看看。該寺距今已有約600年的歷史,建築保存完整,壁畫唐卡等均代表了昌都地區的最高水平。食宿:自帶午飯和水,昌都市非常熱鬧,有很多的餐館及旅店可供選擇。這裡還有網吧,可以上網。騎行提示:如果當天到不了昌都的話,在翻越了珠角山口之後路邊有一個道班(第四道班),可以住宿。第22-32天昌都—拉薩(1062公里)從昌都開始路線與從川藏線進藏重合,該段路線將在本書「騎行川藏北線」中做詳細介紹,見80—88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自行車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自行車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區域簡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