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又一次去陽朔的世外桃源,在一個煙雨朦朧的日子,空氣是濕漉漉的。我立在船頭,迎著忽密忽疏的雨絲,仰面向天,還沒擺一個泰坦尼克的姿勢,心已經在筆架山上飄了。已經不是第一次到這裏了。在西街逗留的時日裏,我是一個沒有目的、沒有計劃的遊歷者,喜歡入夜在西街上晃悠,看那些燈紅酒綠,然後隨心情驅使,在某個感覺不錯的酒吧佔據一張靠椅。白天在灕江邊隨意地走,念頭有時就是一瞬間的事。陽朔在我眼裏就是一幅隨意的山水畫,沒有入口,沒有出處,人在畫中就已經足夠。走到哪裏,那裏就是停留的地方。很喜歡世外桃源的那種隨意,沒有圍牆,沒有喧鬧。在燕子湖上泛舟,看到的是當地小姑娘的甜美的笑眼——據說這裏的導遊妹妹,都是本地的居民,桂林血統。還聽說有一個村裏的老嫗,90多歲了,每日的某個時候就從村裏出來,坐在燕子湖邊曬太陽,是世外桃源的一個活風景。可惜我沒有看到——不知道如果有一日,我刻意地等候在燕子湖上,是不是就能看見了,但我不想刻意等待。舟離岸,晃晃悠悠,要穿過燕子洞。據說此洞原來只是一個小洞眼,人不可過,更不要說船。是某年的某月,台灣的一個江姓博士來了,愛上了桂林的山水,要在這裏紮根。陶淵明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他叫人鑿穿了那個小洞眼,欲造「舟過一洞,豁然開朗,世外桃源」之境。妙的是,無須刻意着筆,燕子湖周圍真的就是良田千畝,村落炊煙裊裊,真的就有那股恬靜味。天遂人緣,世外桃源由此而名。我想,這世外桃源么,很自然的是陽朔山水畫的一塊佈景,自然到不用刻意安排她在畫布上的位置。可惜的是,桃花不是這裏最大的景緻,倒是佤族小伙和姑娘的歌聲一向嘹亮,向過往小舟散發熱情。我又想了,某一天,我邀一個皮膚黝黑的佤族妹妹一起,在燕子湖上,聽她唱歌,在她興緻高的時候,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問她:你們的故鄉,像這裏的世外桃源么?貼士:佤族居於雲南滄源、西盟兩縣。該民族素以皮膚黝黑、能歌善舞著稱。桂林的一些成熟景區會有佤族的小伙和姑娘進行歌舞表演。世外桃源景區內除了佤族,還有壯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風情展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西街快樂中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在西街快樂中毒
上一章下一章

世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