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走為上計

第38章 走為上計

「對啊!可咱們又能去哪裏呢?德國和蘇聯同時夾擊我們,波蘭已經沒有我們的立錐之地了。」

「這是必然的,既然波蘭沒有將軍的立錐之地,那我們為何不帶着部隊轉進到國外去呢?等將來也好有復國的武裝力量。」

巴拉耶夫用手攏了攏自己凌亂的頭髮,苦澀地說道:

「必須轉進,堅守凱爾采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咱們今天晚上就轉進。」

雲越可是為難了,他只想帶着巴拉耶夫走,至於在凱爾採的其它波軍,雲越還真無能為力。

夾擊凱爾採的德軍有整整兩個集團軍,如果沒有凱爾採的牽制,雲越他們怕是逃不掉的,無論如何,在凱爾採的十幾萬波軍必須留下來牽制德軍。

這到不是雲越不顧戰友情誼,波軍和雲越算哪門子戰友哦,雲越從來沒有這樣認為,波蘭這個國家,雲越一點也不喜歡。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日本圖謀想把一戰中搞到的山東權益合法化,當時各國均在公開或私下場合對中國表示同情,波蘭竟然冒然出頭支持日本。

「9.18」事變之後,國際聯盟投票表決對日本進行制裁,連英法等大國都投了贊成票,唯獨波蘭國家公開表示反對,支持日本侵佔東北的罪惡行徑。

雲越現在雖然是美國國籍,可他骨子裏就是一個流淌著漢人血脈的中國人,波蘭這樣的國家,雲越憑什麼去喜歡,要不是被人派遣到前線來當炮灰,為了自己的小命,雲越才不得不拚死作戰。

除了和雲越並肩戰鬥過的波蘭人,雲越還真沒有那個責任和義務去幫他們,再說雲越就一被人送出來的炮灰,他也沒有那個能力去幫別人,自己能活命就算是上帝的恩賜了。

「將軍,副司令泰勒將軍不是一直說要血戰到底嗎?不如你讓他全權指揮……。」

泰勒就是一個純粹的波蘭軍人了,從他平時的言論就可以看出,這人打算殉國,那就成全泰勒的願望吧!

巴拉耶夫隨即站起身來,沉默著整理了一下自己髒兮兮的軍服,然後轉身去戈壁泰勒的辦公室,指揮權的交接,需要巴拉耶夫和泰勒親自完成。

大約十多分鐘后,頭髮凌亂的巴拉耶夫一臉喜色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剛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對雲越說道:

「泰勒同意了。」

那還等什麼,趕緊換上普通士兵的衣服走吧!如果巴拉耶夫大張旗鼓地走,定會讓軍心動搖的,所以還是悄悄地走吧!

巴拉耶夫先前還有思想包袱,現在他把指揮權移交了出去,那就走的心安理得了,總統能跑,統帥部的高管能跑,那他為什麼不能跑。

像泰勒那種願意殉國的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啊!沒有人強迫他們,至於凱爾採的那些平民,還是不說了,戰爭從來都沒有讓平民走開過,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巴拉耶夫換上一套士兵的衣服,與雲越乘坐同一輛轎車駛出了凱爾采。就在巴拉耶夫剛剛離開,德軍兩個集團軍就在凱爾采發動了突然襲擊,凱爾采戰役在暫停了幾天之後,又全面爆發。

此時的凱爾采還有十多萬士兵,二十多萬民兵,幾十萬平民,彈藥也還算充足,德軍兩個集團軍同時夾擊凱爾采,他們也不可能輕易得手,就算最終德軍拿下凱爾采,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慘重的。

一個凱爾采城,就牽制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絕大部分力量,雲越只需要避開德軍第十四集團軍即可,遇到了也不怕,因為德軍第十四集團軍此時正分兵進攻波蘭南部的十幾座城市。

雲越最怕的是德國空軍,這是無法改變的短處,雲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所有卡車和裝甲車上安裝上高射機槍,自行防空炮也必須帶上,其餘的就只能交給上帝了。

1939年9月16日晚,雲越帶着部隊又一次踏上逃亡之旅,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雲越的那些輝煌勝利,根本無法改變戰局的走向,不甘心當炮灰的他只能逃命,別無他法。

美國派遣到波蘭的軍事觀察團,早在三天前就從波蘭首都華沙撤退了,可他們卻沒有通知雲越,發一份電文可不需要多久,克拉克準將好像忘記有雲越這個團員存在一樣,就算有人提醒克拉克,也被他當成了耳邊風。

老頑固安東尼的能量實在太大了,總統都是他們這些金融寡頭出資競選出來的,克拉克為了自己的前途,怎麼敢去違背老頑固的意志。

皎潔的月光下,一支長大數里的車隊在波蘭平原上疾馳,所有車輛都加足了油門在跑,如果在行軍途中有車輛拋錨,就立即拋棄,就算是坦克也不例外。

必須全速轉進,如果被德軍發現了,此去羅馬尼亞還有七百多多公里的路程,德國第十四集團軍就會前來阻擊,只要部隊被德軍阻擋下來,那德國空軍的飛機接踵而至。

如果真到那時候,雲越就是真的上天無門,入地無路了,除了狗急跳牆之外,還真的沒有別的辦法。

速度,所有車輛的速度不能低於五十,廣闊平坦的波蘭平原,讓雲越手中的幾輛四號坦克也可以跟上車隊,其它車輛更是毫無壓力。

一夜連續不停地疾馳,雲越帶着波蘭第一裝甲師逃了五百多公里,但為此損失的車輛也不少。

到第二天早晨的時候,前導兵發來消息,前進的道路發現了大約一個團的德國步兵,從這個德國步兵團的行軍路線來看,他們應該是去進攻位於波蘭與羅馬尼亞的一個邊境小鎮迪亞。

這裏有波蘭和羅馬尼亞連通的唯一的條公路,德軍派兵來拿下迪亞也是合情合理。

而雲越也必須要從迪亞進入羅馬尼亞,因為羅馬尼亞境內可沒有波蘭那樣的大平原,羅馬尼亞境內大部分地區是丘陵和山區,如果沒有公路,機械化部隊想要在哪裏行動,那簡直是做夢。

狹路相逢勇者勝,何況對方只是一個德國步兵團,就算是一個德國步兵師,手中有一個裝甲師的雲越也是敢於衝鋒的。

沒有話說,殺雞用牛刀,雲越立即派出了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對這個還處於行軍狀態的德國步兵團發動了衝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該死的二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該死的二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章 走為上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