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1)

《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1)

一般人切蘋果都是縱向順切,結果我們看到的是兩個橢圓核型安靜地躺在半拉蘋果里;某天有人試着把蘋果橫切,結果看到了另外的局面:兩半蘋果里出現兩個「星星」。閱讀《聖經》也是如此。假如我們把《聖經》(舊約部分)當作人類的共同歷史看,那麼《聖經》就是一份特殊的族譜,而不僅僅是一個宗教文本。《創世記》1:1①起初神②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伊甸園2:4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但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里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裏分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裏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裏又有珍珠和紅瑪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①。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人違背命令3:1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么?」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裏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裏?」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耶和華說:「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么?」那人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耶和華神對女人說:「你作的是甚麼事呢?」女人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亞當給他妻子起名叫夏娃,因為他是眾生之母。耶和華神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給他們穿。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伊甸園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着。」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①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亞當與夏娃出伊甸園,無非是說,我們的先人走出了矇昧無知的原始狀態。假如一定要推測最初的亞當、夏娃居住在什麼地方,我想那裏首先是個森林,然後是多蛇地帶。總之,無論如何那裏都象是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而不太象是冰冷地區,並且也不象是在水裏,但是會與水源接近,或臨大海,或近大河。這部分「歷史」確實是與神話混合在一起的,恐怕近期難以有解。儘管我們可以猜測伊甸園在埃及或者在兩河流域地區,但是我認為也不能排除中東其他地區如阿拉伯半島的一些沙漠地帶。因為這些廣大的沙漠地帶很可能是古代人口負擔過重、農業開發的惡果,那些沙漠當初很可能也是豐美的「伊甸園」。中國西域的樓蘭鄯善古國之迷恐怕也是同類的問題。今天地球上沙漠化嚴重的地區無不是原始時期不當開發的結局。不過這個沙漠化過程與結果反過來成為我們今天尋找遠古文明的一條捷徑——哪些地區沙漠化嚴重,哪些地區就是最初的文明發達地區!恰好圍繞中東地區是世界沙漠化最大的區域:北非、西亞到中亞。這根本不是巧合。奇特的是廣袤的沙漠地區還存在於大洋州、南非以及美洲,這個迷團的徹底解開需要更多的科技手段。我認為這些沙漠的形成主要發生在大約2,000年之前。假如要驗證我的這個「沙漠化與人類文明史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論,查找上限就可以了。我認為嚴重的沙漠化應該分這樣幾個階段:2000年前、4000-5000年前、7000年前和15000年前,他們在時間上呈階梯型發展。假如可以證明這些地區在15000年前就是沙漠,則說明我的理論是完全錯誤的。非常巧合的是,在得出以上結論的第二天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德國科學家說,他們通過利用一種新的計算機模型模擬地球的氣候變化后發現,撒哈拉地區在大約4000年前經歷過一次劇烈的氣候變化,在隨後300多年的時間裏,那裏的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它不僅證實了我的沙漠化時間表推測,而且為中東地區為什麼從大約4000年前開始向外大規模遷徙以及中國與歐洲地區突然在這個期間開始文明進化提供了背景依據——長久居住在中東的人們在原地再也呆不下去了,那裏已經由豐美的伊甸園漸變為沙漠戈壁灘。《聖經》中亞伯拉罕與雅各期間的兩次罕見大飢荒也為這個科研成果提供了歷史證據,同時這個科學論據也印證了《聖經》作為歷史文本的嚴肅性和真實性。「1萬年前,在如今成為世界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曾經遍地生長著野草和矮灌木林。但是後來,夏季的氣溫升高,幾乎沒有了降雨。這種氣候變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滅頂之災,並迫使那些活下來的物種向其他地區遷徙。研究人員說,撒哈拉沙漠另一次程度不太劇烈的氣候變化發生在6700至5000年前。」以上有關數據是客觀科研事實。但有關科學家對這些沙漠的形成顯然與我的觀點並不一致,其結論是:「人類使用土地對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這和我的觀點幾乎相反。但是在上述科學報告一年後,另外一篇報道卻和我的觀點有接近的地方(兩篇報道皆發表於2003年)。「據美國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報道,最近,有關專家對撒哈拉沙漠越來越乾旱的原因進行分析得出,乾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人類過度的砍伐、放牧,引起地面的反照率增高,減少了大氣中水的供應。此外是由全球海表溫度的跨十年變化所導致的大尺度大氣環流的變化引起,因為,這個過程使非洲季風強度的變化減弱,自然植被和陸表變化這種非常複雜的反饋過程產生了影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向東向東,再向東》――《聖經》與夏商周文明起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向東向東,再向東》――《聖經》與夏商周文明起源
上一章下一章

《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