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論

合 論

我對過去歷史的看法相當簡單。威廉·麥克尼爾和羅伯茨等歷史學家把過去200年歷史的主流描繪成一條單行道是正確的。威廉·麥克尼爾這樣寫道:但是,西方的擴張加速了19世紀中期亞洲文化決定性進展的到來。在之後的整整一百年裡,非西方世界一直致力於使當地文化從形式到內容的各個方面與源自19世紀歐洲的觀念和技術相適應。我也贊同過去兩個世紀的世紀歷史是單向流動的。我對21世紀的預測同樣很簡單:我們將擁有幾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條觀念、價值觀和人員流通的雙行道。很多西方知識分子難以理解這種觀念雙行道的觀點,因為他們相信他們已經按照自己的設想塑造了世界。請允許我再次引用羅伯茨的話:「雖然看似矛盾,但我們確實正在邁入西方文明最輝煌的勝利時代。這種勝利並不體現在國家結構和經濟關係上,而是體現在對人的想法和心靈的影響上。也許所有人都是西方人了。」我必須強調,羅伯茨是以理智和謙虛的心態而不是自負和偏狹的心態來寫《西方的勝利》一書的。但儘管如此,他還是沒能抓住一個事實:雖然西方文明的觀點和好的習俗影響了所有人的看法,但是其他文明的靈魂卻仍然純凈如初。很多社會在西方偽裝下潛藏著根深蒂固的傳統精神和文化。我是以描述在西方層層影響籠罩之下的世界為開頭的。隨著我們走入21世紀,西方影響的撤退將使世界呈現出豐富的新貌。只有像我一樣曾經在西方世界以外生活過的人,才能既看到西方對非西方的巨大影響,又看到這種影響在改變其他民族靈魂時的有限力量。與羅伯茨相反,我認為真正的矛盾並不是西方文化佔據了所有人的心智,而是西方觀念和技術能通過使其他社會走向富足而幫助他們重新發掘自己的文化之根。亞洲人最初看電視時接觸的是好萊塢的西方戲劇。很多人現在仍是如此。但是就像很多美國人發現「根」這個節目讓人目不轉睛一樣(因為它為觀眾描繪了一個他們只有模糊印象的過去),其他非西方社會也開始尋找事實上被割斷了幾個世紀之久的文化根源。比方說在亞洲,每個國家都開始與過去重建聯繫。很多西方人過去曾經聽說過印度兩大史詩《羅摩傳》和《摩呵婆羅多》。這些史詩與印度年青人的靈魂是天然相融的。但以前它們主要通過口述或書籍相傳。現在,當這些史詩被翻拍成電視后,幾億印度人放下手中的活,坐在西方人的發明——電視機前,欣賞他們的民族文化遺產。同樣的情形正在亞洲其他國家中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簡而言之,所有這一切將使亞洲文明迎來幾個世紀以來不曾有過的復興。我知道,我只是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變化的世界。我的同事因此向我抱怨,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我想要預測的未來世界。其實我也不能。但是讓我以一個領域為例進一步說明吧,這個領域將會最先體現出新世界的特徵,它就是英特網世界。我被告知,今天90%的網站是英文網站。但英特網的內容並不僅僅由生產者控制,訪問者也能參與其中。如果我的預測是準確的話,那麼英文網站的數量會不斷減少,各種語言的網站會取而代之。讓我補充說明英特網成為未來世界最顯著標志的結構性原因吧。因為英特網不像好萊塢電影、西方電視節目或者美國有線新聞網和英國廣播公司的世界報道那樣,只有向外界的信息輸出,它具有使信息雙向流動的獨特功能。如果我關於觀念和價值觀的雙行道的預測是正確的話,那麼這種雙行道將會首先在英特網世界中出現。所有這些巨大變化並不意味著所有籠罩世界的西方影響都會消失。羅伯茨的一個觀點是正確的,即很多西方觀念被證明既適用於西方社會也適用於非西方社會。先進的技術沒有種族和人種歧視,它為全人類服務。西方的醫學進步也同樣造福於全人類。很多西方的社會思想和政治理念也同樣如此。比方說,如果亞洲國家能確立法制(不是法治),那麼法制將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擺脫封建傳統束縛的關鍵性因素。如果知識至上能夠取代裙帶關係成為亞洲社會的規範,那麼這將意味著這些社會巨大的腦力資源的解放。非西方社會在21世紀面臨的真正挑戰是,決定保留哪些西方影響而去掉哪些西方影響。因此對非西方社會來說,結束西方主導時代並不輕而易舉。如果他們排斥所有的西方影響,那麼他們有可能會失去其中的寶貴因素。每個非西方國家,不管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還是伊朗,都必須慎重決定:西方思想中的哪些方面可以保留借鑒,而哪些不可以。很多亞洲人正在經歷激烈的思想鬥爭,以決定他們所期待的未來的性質。他們試圖找到他們本身文化傳統以及西方文化中最好的部分。這種思想鬥爭是導致世紀歷史將翻開激動人心的新篇章的另一個原因。與此同時,矽谷的成功顯示了:在西方新興的智力產業和亞洲尚待開發的豐富智力資源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匹配。如果沒有受政治或軍事災難阻撓,經濟力量將會把西方技術、資本和出口與亞洲工人和市場綁得更緊。如果太平洋兩岸的貿易發展能像大西洋兩岸那樣迅速的話,美國與亞洲的聯繫將進一步深化。所有這些會導致世界歷史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有人說,地理界限是永遠存在的。迄今為止,儘管隔著浩瀚的大西洋,但是美國和歐洲共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還是使他們彼此之間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地緣需求、經濟需求和政治需求會最終把他們拉向不同的方向。可以想見,美國和歐洲在下一個世紀將會互唱反調。到目前為止,美國和歐洲之間的所有貿易和經濟爭端最終都能被融洽地解決。但是如果緊張出現,我們也不必感到驚訝。綜上所述,我得出最後看似矛盾的結論。像威廉·麥克尼爾和羅伯茨這樣的記錄了西方過去200年中巨大貢獻的作家,都有一個同樣的堅定信念:西方文明會繼續保持生機和活力。但使西方文明繼續保持活力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必須不斷吸收其他文明的精華。如果西方文明這樣做了,那麼它就會經歷一場變革:它會包容很多新興的文化和觀點,變成相互依賴的新世界的縮影。這時,西方也許能真正地達到它的最高理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社會。當我談到西方世界的國際化趨勢時,我的朋友們又皺起了眉頭,說他們無法預見這樣一種趨勢。幸好,《國家地理》2000年6月刊上的一篇關於倫敦的精彩文章幫了我的忙。這篇文章認為,倫敦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國際化的都市。它這樣寫道:倫敦就是世界。走在牛津路上,你會看見印度人和哥倫比亞人,孟加拉人和衣索比亞人,巴基斯坦人和俄羅斯人,美拉尼西亞人和馬來西亞人。50個國家的外國人以倫敦為家,組成了5000多個社區,每天有300種語言被使用。估計到2010年,少數民族將佔到英國總人口的將近30%,其中大多數生於英國。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我描述了倫敦在西方歷史的前期所扮演的核心角色。那時,它的街道被看成是用金子鋪就的。倫敦向國際性都市的轉變不僅預示著英國的未來,而且預示著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未來。因此西方的停滯將會帶來一種新文明,它真正融合了人類文明的全部精華。我希望我的西方朋友能以樂觀的態度看待這種結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讓觀念插上騰飛的翅膀:亞洲人會思考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讓觀念插上騰飛的翅膀:亞洲人會思考嗎?
上一章下一章

合 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