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這屆官員不行

第517章 這屆官員不行

朱壽又爬上了文華殿。

下頭的人知道新皇的嗜好,翻修了文華殿的殿頂。把綠色的琉璃瓦換成鎏金瓦。為了彰顯文華殿的獨特地位,又在上方按照龍骨的形狀修建了一條騰飛的巨龍。通體的鎏金,花了國庫不少金子。

在巨龍腳下,有一個可供十人平躺的龍巢。

朱壽正躺在龍巢,蔚藍的天空盡現眼底。

他拿着玉質煙斗,點上煙絲,吞雲吐霧狠狠吸了幾口。看着煙氣裊裊向高處升起,讓他想到了系統化身黑色的妖眚逃離的場面。

他搞的定系統,搞不定人心。

「當皇帝是個辛苦的差事。當王爺多好。」朱壽嘟囔了一句。如果他傳成大明王爺,小日子過得絕對嘚瑟。

別的不說,王爺娶妻納妾沒太多的顧慮。他如果想臨幸個女人,一時爽之後麻煩事一堆。瞧瞧爺爺成化、歷史上的萬曆,和宮女生下了長子,就不能把心愛女人生的兒子立為太子。

李東陽扶著巨龍雕像,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鎏金瓦上。聽到朱壽的嘆息聲,李東陽腳下一滑,差點從殿頂摔下去。「陛下是在煩惱武清民亂的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朱壽抄襲後世偉人的佳作顯擺,「亂民與吏治腐敗、官員貪瀆、朝代更迭,互為陰陽、周而復始。」

「翻閱史書,早已道盡根源。沒什麼可煩惱的。朕在提前做心理準備,準備在不久的將來被狠狠打臉。」

「朕步子走得太快,大部分精力放在軍隊上,忽略了民生。再加上這幾屆官員不行,民間隱患滋生。」

「武清民亂只是開始。天曉得會發展到哪裏步。」

幾屆官員之一的李東陽沉默以對。

朱壽笑眯眯地找話題聊:「岳丈大人,大舅哥還沒滿足您含飴弄孫的心愿?」

李東陽心裏一哆嗦。陛下回京給四品以上官員,一人一張空白的指婚聖旨。不是想把指婚的主意打到兒子身上吧?兒子續娶壽寧侯的女兒,鬧出點什麼事,太后豈能罷休?

「徵伯身子骨一向弱。孩子的事看緣分。緣分到了,一切水到渠成。」

朱壽笑道:「岳父大人,朕知道嫂子醋勁大。這場婚事讓大舅子難為了。只要大舅子有需要,朕可以給他指幾位草原的女子,她們好生養。父皇和母后那裏,朕會擔干係的。不會讓岳家和壽寧侯起衝突。」

李東陽搪塞:「修身治國齊天下。這事讓徵伯自己解決,若是連家事都處置不了,如何替陛下分憂?」

新皇又想折騰什麼呢?

「朕也不遮掩了,直說吧。壽寧侯有把柄在朕手上。有母后和福泰在,定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舅家和岳家,手心手背都是肉。趁這個機會,岳父大人可以提些要求,諒壽寧侯也不敢有意見。」朱壽笑得像只小狐狸。

李東陽呵呵一笑:「太上皇把陛下教育的很好。老臣學太上皇的,不干涉小輩的事。」一聽這話,李東陽更不能答應了。

朱壽聳聳肩:「那好吧。」

朱壽又和李東陽扯了些家長里短,像普通翁婿一樣聊天。

李東陽頭大。

眼角餘光看到左右兩邊的集義殿、本仁殿都有人向這裏張望。大家肯定以為陛下和他交代機密要事。

陛下一定又想坑他!

「陛下,西南幾位土司聽聞朝廷重修絲綢之路,提出把南絲路重修一番。南絲路和草原絲路一樣,歷史也同樣悠久。修通之後,能把西南產的雲煙、普洱、塑料製品賣往身毒。」李東陽硬是把話題往朝政方面扯。

朱壽考慮都沒考慮:「可以。」

李東陽眉頭微皺:「朝廷從皇家商行借了許多錢。聽聞皇家商行的幾位掌事上報太上皇,若是再外借,會影響皇家商行的運轉。太上皇已經拒絕了戶部的借款。」如果戶部有錢,也不用他來找新皇開這個口,雲南布政使司會上折請款。

「朕會讓皇家商行主導南絲路的重建。朝廷做事和商行辦事的流程不一樣。效率也不一樣。戶部沒錢,還是這屆官員不行。」朱壽老神在在,一點也沒覺得這問題有什麼難度。

商行也沒現錢了。商行可以向土司們集資、物資交易、賒賬等。商行要遵守商業規則。

而朝廷辦事,就算政策是好的,一分攤到地方,做好做壞全看地方官員。反正損害的事朝廷信譽。官員只要撈到錢和政績,地方上如何與他們無關。

見新皇很好說話,李東陽當面詢問取消免稅權一事。

「陛下壓下臣的奏摺,可是對臣的提議有疑問?此主張的核心是對不同人群的分而划之。具體的實行還可以商討。」李東陽一字一句道出,態度極為嚴肅。

朱壽笑了笑:「岳父大人身居高位,應該了解朝廷政令下發到地方會打折。這種分而划之的政令,最容易動手腳。」

「都察院可以派官員到地方監督。」李東陽據理力爭。

朱壽大笑:「呵呵,岳父大人,朝政不是衣服。這裏出問題了補補,那裏出了問題補補。縫縫補補又三年。」

「陛下以為如何?」李東陽忐忑地問。

他目不轉睛看着新皇,心裏有種種猜測。

新皇是嫌他的法子見效慢?還是力度不夠,沒讓想整治的人群傷筋動骨?

這個法子是他利用人脈,和各方協商制定出的。一旦新皇同意,他保證地方上會順利執行,不會有抵制行為發生。可一旦新皇不同意,地方上會出大亂子的!

朱壽表情猶豫不決。

李東陽的心提到嗓子眼。

「朕想知道,問這話的人是大明的交址總督,還是朕的岳父大人?」朱壽問。

李東陽心中亂成一鍋粥,眼睛快速地轉動。

這輩子遇到無數的大風大浪,也曾躊躇不前,也曾左右為難。但從未有一次,像現在一樣的不安。不同的身份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答案,也會面臨兩種不同命運。

他位極人臣,女兒將是大明的皇后。只要安安分分,這輩子安穩了。選擇前者,是最好的。

可他深知,如果錯過這個機會,他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新皇內心真正的想法。錯過了這個機會,將來他只會是國丈。

可成為了新皇真正的心腹,面臨的恐怕不單單隻是刀山火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第一禍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第一禍害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7章 這屆官員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