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2.第一章

天色已暗,又起了風,還未到冬季,江北的風卻帶着絲絲刺骨的寒意。江北南安道台府中一片歌舞昇平,絲竹弦樂裊裊盈耳,席間偶有笑聲傳來,吹散了天地間的一絲寒氣。

「郭大人,您身份高、家世好,令嬡又是家中嫡出,日後進了宮自是會有大造化,您又何必這般推脫,讓本官為難?」

身着綻青官袍的中年男子輕輕搖晃了手中的酒杯,乜了眼身側的人,將酒杯放至桌上,看着戲台上的歌舞翩遷,輕輕嘆了一口氣,側耳言道:「郭大人為官多載,雖說我朝選秀向來多在官家女兒中擇選,可立朝至今,何曾如此次這般鋪設這般廣泛?這其中道理大人還用小弟提醒么?」

郭翔勛看着使官意有所指的眼神,微微低垂了雙眸。

三年前,皇上大婚,至今仍無所出。此次這般鋪設看起來時皇太後為皇嗣故,卻又偏偏限定三品以下的官家女兒方可參選,其中究竟為何,是人都看得清楚。正因如此,他才更不想讓女兒參選,只恨消息來得太過突然,讓他沒有時間應對!

廊檐上的紅燈被吹的來回搖晃,郭翔勛只覺得一陣陣的寒涼,定定的看着劉燦銘的側顏,眼裏俱是失望。

****

英氏坐在正堂,眼神渙散的盯着前方,彷彿要穿透著道台府的亭台樓閣看清楚外面的情況一般。房內十分安靜,燭花爆出的聲響讓英氏緩緩收回了目光,眨了眨略有些酸澀的雙眼,垂眸看着地上花紋繁複的地毯,幾不可聞的嘆出一口氣。

「娘……」

女兒的聲音在門外響起,英氏連忙扯出一個笑來,喚道:「快進來。」

郭宜平笑盈盈的走進來,將披風交給一邊的婢女,環視了房內一圈,沒見父親在內,帶着幾分疑惑道:「爹不在么?」

英氏笑着拉過女兒,看着她嬌艷明麗的面龐,喉頭一陣酸澀,輕輕應了聲:「你爹爹在外應付客人,估計要回來的晚些了。」

宜平臉上的笑容微微頓了下,「京中派來的使官還未走?」

英氏點頭,看女兒微微蹙起的眉頭,試探道:「你可知他來此作何?」

「今日出門,聽街上說了。」宜平點了點頭,看了看旁邊站着的丫鬟婢女,靠近了英氏壓低聲音道:「聽說是為皇上廣擇秀女的。」

英氏一頓,怔怔的看着女兒,眼圈瞬時就紅了起來。

宜平被母親這番模樣唬了一跳,連忙抓住她的手,忙不迭的問道:「這是怎麼了?娘可是覺得哪裏不舒服?」

英氏牢牢抓着女兒探向自己額頭的手,這幾日一直憂愁的的情緒再也忍受不住,猛地將女兒抱進懷裏哭了起來:「我的嬌兒啊……」

宜平聽母親斷斷續續說完此次選秀的旨意,不由愣住,半響后才喃喃道:「怎麼會這般,不是以往都只在三品以上官家擇選嗎?為何此次竟在三品以下的官家擇選呢?」

英氏拉着女兒的手,嗚咽著搖頭,此次選秀旨意實在是來的讓人措手不及。

昇朝立朝至今不足一甲子,太、祖將江山改換了謝姓,登基不足四年便崩了;文宗在位四十二年,先是三年大旱,又是兩浙蝗災,西北、東南還有外夷時時不安分,文宗又要於民生息,又要征戰討伐,在位期間,只零零星星選了兩次秀女,也從未鋪設天下,只在幾個武將和肱骨大臣中擇選了幾位女兒入宮;因着文宗在位時間太長,先帝登基時已過而立,先帝自幼身子就不太康健,繼位後日夜操勞,身子更是勞損的厲害,在位不過五年,便殯天而逝,更是連一次選秀都未曾辦過。

當今皇上幼年繼位,選秀是一定的,三年前大婚未曾大選,本以為便是後來再選也只會如文宗那般小選,卻不想竟是這般大選。

最初的震驚過了之後,宜平很快便冷靜下來,小聲勸慰著母親,英氏卻哭的更加厲害了,引得宜平很快便也是淚水漣漣。

郭翔勛步履沉重的送別劉燦銘,滿腹心事的他不知要如何向妻子言說,卻在正院門口聽到了妻子的哭聲。

母女兩人相擁而涕的身影被明亮的燭光投射在他腳下,讓他向前的步履更加艱難。

「平兒……」

聽到父親的呼喚,宜平慢慢轉頭看向立於門口的高大身影,昏黃的燭光下,父親無奈又無力的目光看的她心裏一陣揪疼,低低哽咽道:「父親……」

郭翔勛上前將妻女勸住,等妻子情緒緩和下來,才將屋內伺候的人盡數打發出去,轉頭看着女兒道:「劉大人說按旨冬月前便要入京,算算只怕是這兩三日便要離家了,這幾日你好好陪陪你母親。」

郭翔勛輕拍女兒的後背,見妻子又流了眼淚,又拿帕子遞給妻子,示意她拭去眼淚。繼續道:「此事已成定數,不管入京后如何,有些話為父都要好好與你交待一番。」

宜平剛剛被母親的情緒感染,此刻在父親的安撫下,情緒已然冷靜下來,見母親又要流淚,連忙道:「母親莫要這般難過,女兒此次只是入京而已,京中好女兒眾多,女兒這般並不一定會入選宮中,母親還是莫要太過擔憂。」

郭翔勛見女兒心中惴惴卻還在安撫妻子,也是一陣心痛。女兒的話聽起來十分有理,備選人數眾多,最終得選的也不過數十人而已,可不管從哪方面看,只怕女兒此次進京十之八九都會得以入選。

他垂了垂眼眸,將女兒拉在自己身邊坐下,肅聲道:「平兒,不管此次進京結果如何,宮中的一些情況你都需知道。」

見父親這般,宜平也斂起心神,點頭稱是。

「當今皇上四歲幼齡即位,辜太后便臨朝聽政,如今朝堂之上分成兩個派系,一派是承恩公為首的外戚黨,一派便是以首輔大臣王正道為首的魯安黨,雙方爭鬥十分激烈,便是為父為官在外,有時也難免會被波及。」郭翔勛輕輕抿了一口茶,看着女兒緩緩道:「地方尚且如此,京中局勢可見一斑。」

宜平微微擰了擰眉,道:「三年前皇上大婚,難道不該親政嗎?」

郭翔勛盯着女兒看了許久,緩緩移開視線道:「皇上大婚之後一月,便有人上書請皇上親政,然而卻被辜太后以『皇上尚未為父,不算成人』而駁回,向來與太后意見不合的王正道居然默認了太后的決定,並以妄議朝政的罪名將上書之人梃杖,自此以後便不再有人提此事了。」

朝堂複雜,後宮情形只怕更是波詭雲翳。他雖遠在京都以外,卻也知道三年前皇帝大婚娶得便是辜太后的嫡親侄女,半年不到,又以貴妃之位迎納首輔大臣王正道的嫡親孫女,雖還有別的妃嬪同年入宮,可大婚三年仍無子嗣,便能猜到後宮爭鬥絕不亞於前朝。

宜平瞪大眼睛,只覺得心裏一陣一陣發涼。

見女兒彷彿被嚇到一般,郭翔勛心中不忍,卻還是硬下心腸道:「此番大選看是聖旨,其實是太后的意思,如此這般行事究竟為何,你細想一二便知。若你此次得選入宮,為父不求你飛黃騰達,只願你一世平安,你要謹記在心。」

宜平好半響才緩緩吐出一口氣,看向父親點頭應下:「父親的話女兒定會記在心中,絕不會忘。」

房間內氣氛壓抑,英氏的眼淚滴在了宜平的手上,郭翔勛扭頭看着女兒,終是無力的嘆出一口氣,重重的垂下了頭。

****

京城,皇宮寶慶殿

謝樟翻看着手裏的書卷,思緒早已飛遠,直到感覺到眼前的光線又明亮一些,才轉頭看了眼新換的燭火,問:「什麼時辰了?」

劉洪轉頭看了看一旁的沙漏,回道:「回皇上,戌時了。」

謝樟看着跳動的燭焰,許久才輕輕的應了聲,將手中的書卷丟到一旁,道:「天好似又冷了。」

劉洪微微抬眼看了眼他,只見謝樟拿起銀簽漫不經心的挑了挑燭心,表情十分平靜。

「回皇上,是比前幾日冷了些。」劉洪躬身回道:「早上地上都結了霜。」

謝樟帶着幾分驚訝一般的「哦?」了一聲,將手中銀簽丟到一旁,道:「朕倒還未曾注意過。」

劉洪連忙陪笑道:「皇上事多,豈會注意這般小事。」

空蕩蕩的大殿裏傳來低低的一聲哼笑,謝樟從案桌前起來,向內殿走去,帶着幾分嘲諷道:「朕哪有許多事,這宮中只怕就朕最閑了。」

劉洪連忙垂了頭,跟在後面,不敢再發一言。

謝樟伸開手臂,讓宮人為他解衣,就聽到外面一陣吵嚷。他眯了眯眼,對着劉洪道:「出去看看!」

劉洪連忙匆匆出去,須臾,就見他腳步匆匆而來,稍一抬頭,就看到謝樟面無表情的看着自己,他的腰彎的更低了,聲音帶着幾分小心:「皇上,皇後派人來問皇上您何時過去……」

謝樟定定的看着將頭恨不能窩到懷裏的劉洪,眸色如墨,看不出情緒。

劉洪只覺得雙腿發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大滴大滴的汗順着額頭落在了御書房的青磚上。正在伺候他解衣的宮人瞬間也不知要如何做,連忙也跟着跪了下來。

「備攆,去坤德殿。」

半響后,聽到謝樟聲音平平的吩咐,劉洪連忙手腳並用的從地上爬起來,佝僂著身子跑出了書房,很快殿外就想起了一陣響動。

謝樟轉頭看著書案上依然明亮跳躍的燭火,慢慢捏緊了拳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朕的心頭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朕的心頭好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