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道路(4)

第三條道路(4)

經由極端化的個案的考察,我想隱喻的是:草根民主在全國範圍內發展水平的差異。這種差異要多少年才能消除,我不知道,如果硬要用一個數字來預測,那我說:100年。這就是我們身處其中的草根階層的民主現實:民主與**的力量共存,民主之「紅」與民主之「黑」同在。幸運的是,「紅色民主」蔓延的速度遠快於「黑色民主」。我想表達的不止於此,我還用一篇以宏大敘事方式寫就的述評,表達了我對**前夕民間社會急迫呼籲民主的看法。基於上面述及的理由,我對草根民主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但是,我們的樂觀不能演化為急切,我們不能希望民主在一夜間降臨,因為即便是最容易啟動的鄉村民主,還存在區域性和個體性差異,在通往民主社會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一步步地走。至此,我在第三條道路上已探索了兩年之久。做的好象比較利索,但想的並不總是明明白白。這就是我在闡述第三條道路時,感性有餘理性不足事例羅列充分概括不夠洗鍊的原由。眼下這30餘萬字的書稿,是我從2000年以來的文字報道中遴選出的,它將我在第三條道路上的思想歷程顯露無遺:從最初的激越,到中期的搖擺,到後來在進步主義旨向下對改良的確認。這條思想曲線,記載的,不僅是遺留下我在新聞路上的足跡,還暴露了我理解中國問題的心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向上的痛------目擊2000年以來中國轉型之痛》後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向上的痛------目擊2000年以來中國轉型之痛》後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條道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