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可魯》感動一億亞洲人

《再見了,可魯》感動一億亞洲人

文學家米蘭·昆德拉說:「狗是我們與天堂的聯結。它們不懂何為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並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即使什麼事也不做也不覺得無聊——只有幸福平和。」單純、信任、愛與關懷,可魯帶給我們的就是這種最深切的感動。無論貓貓、狗狗,還是可愛憨笨的小香豬,或是其他什麼稀奇古怪的小東西,總之,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城市裏,有許許多多的寵物。

有時候,這些寵物的確是時尚的象徵,讓人牽在手裏玩的。但更多的,在新動物主義的感召之下,寵物和主人之間的關係要更親昵、更自然。許多人自發地結成了愛護寵物的組織,把與寵物親密接觸當成生活里的一大樂事。寵物,就這樣變成了城市裏的一道風景,很燦爛地流動着。不過,時人對於寵物的認識恐怕也只有這麼多,很少有人特別深入地了解過一隻貓或者是一條狗的一生。誰會在意呢,不過是個招人疼愛的、好玩的小東西罷了。直到可魯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們才擁有了另一種可能,重新閱讀我們心愛的寵物。

可魯,一條聰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它感動了百萬人的心。可魯,其實已經走了。從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這就是可魯的一生。時間不算很長,卻足以讓人們牢牢地記住它,一輩子,也許,永遠永遠。所有和可魯打過交道的人,都把可魯當成一個鮮活的生命來看。它從來不是什麼「小狗」,它有名字,它是人們心中的「可魯」、「小可」、「阿可」……

可魯最可貴的是,它有特別誠摯的性格,坦率、隨性、閑適、安然、忠誠,以一生的機敏來幫助人,情感激烈,卻又十分克制、忍耐、低調。可魯,就像是我們生活中時時想遇見的一個「好人」。可魯的一生,被善意地記錄了下來,又寫成一本書,名字就叫做《再見了,可魯》。閱讀可魯,使人感動得想哭。可魯使我們覺得,身邊的寵物,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寵物。它們不只是給人把玩、賞玩、消閑解悶的,它們有人的感情,需要真正的理解。可魯,改變了我們城市裏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石黑謙吾:1961年生於日本金澤市。曾任雜誌編輯。著有《考題中不會出現的日本圖表式結構》等。秋元良平1955年出生。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畜牧系。曾任報社特約攝影記者,現為自由攝影家。出版過的作品有《成為導盲犬的可魯》、《老人與狗》、《導盲犬可魯》等。猿渡靜子1994年留學北京,2001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1987年開始發表中文作品,有小說、散文等數十篇散見於各大報刊,曾榮獲花城文學獎。

(《再見了,可魯》南海出版公司出版2003年1月1日定價: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電影《導盲犬小Q》原著:再見了,可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電影《導盲犬小Q》原著:再見了,可魯
上一章下一章

《再見了,可魯》感動一億亞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