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誰講究飲食,誰就更健康

誤區:誰講究飲食,誰就更健康

但願如此!如果我們不得不放棄外焦里嫩的烤肉和新鮮可口的啤酒,而轉向麩皮麵包片、蔬菜瓜果以及礦泉水,那麼至少是為了一個美好的初衷。不言而喻,健康是我們的最高利益。但是這麼做值得嗎?「講究飲食」所承諾的那些好處都已經得到證實了嗎?——無論是哪種飲食建議,但凡是已經接受前瞻性實驗研究檢驗的,其結果都是「驚醒夢中人」,並非如追隨者所願。於是那些提供建議的飲食專家們只好使出最後一招,聲稱:單獨採取某個措施是難以奏效的,需要聯合在一起才行;必須將整個飲食行為全盤改變過來,人們才能從聯合效應中受益。

據說在美國進行了兩個大規模的實驗研究項目,能提供嚴謹的數據以說明這些官方飲食建議為健康帶來的好處。12年來,這些近4萬名包括牙醫、獸醫以及藥劑師在內的受測者,認真地回答了有關他們飲食習慣以及其他與健康相關的問題。

研究者對他們提供的信息打分,主要是有關穀類食品、水果、蔬菜、牛奶製品、肉(包括魚、禽、蛋在內)、脂肪、膽固醇等的消耗量。他們打算將這些信息作為事實依據出版一本名為《健康飲食指南》的理論書籍:在這本書里,受到極力推崇的「好」食品將是那些獲得高分值的食品,而遭到唾棄的「壞」食品,其分數應該很低。然而,打分的結果對於那些專家們,那些健康飲食學派的權威代表們肯定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如果人們將吸煙以及其他危險因素一併予以考慮,那麼在婦女方面,並不存在健康飲食與嚴重的慢性病之間的關係。」在先生們那邊,只是稍微有一點關係。可見,那些所謂的「官方飲食建議」,最終被證實不過是神經質的專家們的美好願望。

如果我們從「慢性病」角度來詳細地分析,事實上,無論受測者是多麼「錯誤」地,還是多麼「正確」地飲食,他患癌症的風險是一樣的。儘管似乎在「正確地飲食」下確實有一個數據——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幾率——比較低,但是這個低數值卻只出現在男性受測者中,而不是出現在那些以「最健康的」方式進行飲食的人群中。可惜沒有有關的數據研究,能將總體死亡率在不同飲食方式下作比較,研究者們只是以「嚴重的慢性病」為主題對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所有自然的死亡形式做了總結。

結論:即使是最「健康」的飲食也不可能改變您患病的風險。如果您遵循飲食專家們的建議,可能會降低一點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的風險,但是有個前提:您得是位先生。(非常抱歉,女士們!)而且,您千萬不要相信,您會因此長壽——您終歸還是會死於別的什麼原因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德國最權威的飲食指南――《飲食觀念誤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德國最權威的飲食指南――《飲食觀念誤區》
上一章下一章

誤區:誰講究飲食,誰就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