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戰爭

1912年和1913年的兩次巴爾幹戰爭,註定了處於衰落中的奧斯曼帝國的命運。奧斯曼的衰落始於16世紀末的勒斑陀戰役,薩伏伊王室尤金王子率領的基督教部隊將土耳其擊敗。戰爭的背景是土耳其與俄國這兩個宿敵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於1878年結束,沙皇軍隊進入高加索和巴爾幹地區。柏林協約結束了這一戰爭,同時這個協約也是一個地理政治催化劑,與1991年蘇聯解體時使歐洲遭到損害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很相似。從奧斯曼王國前巴爾幹地區的廢墟中產生了新的國家: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黑山)、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它們都深受俄國的影響。巴爾幹半島上,土耳其人手中只剩下馬其頓、薩洛尼卡周圍的北希臘,以及塞爾維亞南部地區。1908年巴爾幹已經歷了一次動亂。當時奧地利-匈牙利受塞爾維亞擴張主義的影響,已經採取政治及軍事行動瓜分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其結果是加劇了塞爾維亞對俄國的依賴性。因此,1911年義大利進攻土耳其,戰艦駛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博斯普魯斯海峽,佔領了佐澤卡尼索斯群島。這最後的侵犯對土耳其國內政治產生巨大影響,它迫使年輕的土耳其政黨採取高度民族主義的立場—這個政黨由思維爾·帕夏領導並剛剛執政,而且穆斯塔法·基馬爾,即未來的「土耳其之父」已經出現。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土耳其政府政治氣候的變化使俄國感到驚慌,它害怕土耳其會因1878年的失敗而採取報復行動。於是通過俄國外交使臣哈維希在貝爾格萊德進行協調,與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之間建立聯盟,目的是徹底將土耳其逐出巴爾幹,並削弱其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權力。此後,這一聯盟又增加了門的內哥羅和希臘。1912年10月8日,土耳其正同義大利作戰期間,蘇丹王梅爾梅特五世受到巴爾幹四國的挑戰。這場戰役對土耳其軍隊來說是瞬間的災難。希臘圍攻薩洛尼卡,迫使哈桑·帕夏投降。與此同時,在亞歷山大王子的率領下,塞爾維亞迫使澤基·帕夏退往莫納斯提爾北部。在接下來的3天戰鬥中,土耳其人以死傷1.7萬人、1萬人被俘而告失敗。但這場戰爭中最出色的勝利是保加利亞人取得的勝利,他們在克爾克—基利斯的瓦達河和盧利伯格茲(Luleburgaz),征服了土耳其部隊。1912年5月30日,「倫敦和平協約」結束了這場戰爭。土耳其失去了薩洛尼卡、尤斯卡布、約阿尼納、斯庫台和阿德里安堡,並被迫徹底放棄了對巴爾幹半島領土的控制。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沒有使參戰各方獲得滿意的結果。塞爾維亞想得到亞得里亞海的出口,卻因奧地利和義大利的極力反對而未得到;希臘抗議義大利瓜分了佐澤卡尼索斯;尤其是保加利亞,參與了大部分的軍事行動后,感到倫敦協約所做出的領土分割條款使之輸掉了塞爾維亞,因而向貝爾格萊德的宿敵維也納尋求幫助與支持。因此,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停火不到一個月,保加利亞向塞爾維亞發起了進攻。羅馬尼亞、希臘、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立刻支持塞爾維亞,向保加利亞宣戰,而保加利亞此時發現自己完全處於孤立地位。另一方面奧匈帝國對此持謹慎態度,不予參戰。保加利亞被擊敗,並被迫簽訂屈辱的布加勒斯特協約(1913年8月10日)。協約規定,南部多布羅加和錫利斯特拉由羅馬尼亞接管,馬其頓幾乎全部讓給塞爾維亞,土耳其重新獲得阿德里安堡,克里特和薩洛尼卡讓給希臘,最後,阿爾巴尼亞獲得獨立,它的三個主要城市斯庫台、都拉斯和發羅拉得到承認,維德威謙王子成為阿爾巴尼亞第一任國王。即使經過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也未能解決這一地區的爭端。仍不滿意的塞爾維亞繼續發出威脅,主要面向其鄰國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火花就從這裡燃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巴爾幹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