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職業悄悄變化著

中國人職業悄悄變化著

中國有句俗話叫「行行出狀元」,意思是說只要用心,不管幹哪行都能做出成績來。這句話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興行業,與此同時,一部分行業開始走下坡路。「行行出狀元」已經不能適應中國目前高速發展的經濟大環境了。張睿(音譯)是一名全職的短訊寫手,他的工作就是及時向手機用戶傳送新聞,月薪6000元人民幣。對於數百萬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短訊的中國人來說,張睿的工作顯得非常重要,它使信息時代人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利用手機隨時隨地滿足自己對信息和知識的渴求。同時,張睿的同事還負責設計手機鈴聲、圖片信息甚至笑話以滿足用戶的需要。闋紅宇(音譯)是中國著名的門戶網站——搜狐的職員,他帶領20多名短訊寫手專門負責網站的短訊業務。而在五六年前,沒有人能夠想像得到中國會出現這類職業。20世紀**十年代,中國人最嚮往的就是在政府機關或者國企中有份穩定的工作。但近些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市場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從而導致人們的職業取向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一些在幾年前還難以想像的職業大量湧現,而過去十分普遍的職業卻越來越乏人問津。隨着社會的進步,許多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職業逐漸銷聲匿跡。在幾年前的中國,還有許多人從事傳統的手工業加工,比如製作簡單的生活必需品,如帽子、鞋子等,這些磨刀人,修補破碗和其他容器的手藝人,現在城市裏已經很難見到了。在徹底消失的職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管理各種票證的工作了。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1991年,中國社會一直有人專門負責分髮油票、糧票等票證。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用品的豐富,這些票證逐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新興的職業五花八門,基本上是市場有什麼樣的需求,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行業。例如,專業色彩協調員是專門幫助顧客進行色彩搭配的人員,既可以是室內裝潢,也可以是個人着裝;陪購員是陪客戶購物並幫助其攜帶大大小小的購物袋。總之,決定一切的是市場需求,工作在各個行業、各個職位的人的目的只有一個——滿足市場需求。前面提到的短訊寫手就是如此。由於中國手機用戶數量激增,市場需要大量專業的全職人員從事短訊的創作和編寫。目前中國的手機用戶有2億多,許多人都訂製了形形色色的短訊服務,如新聞接收、聊天甚至英語課堂服務。他們的需求為IT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雖然出現的時間很短,但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隨着手機技術和短訊服務技術變得越來越複雜,市場將需要更多受到過良好職業培訓的信息編寫及設計人員。不容忽視的是,職業興衰的變化也使從事傳統行業的人陷入困境。劉玉蘭(音譯)今年45歲,下崗前是一家服裝廠的工人,下崗后,她干起了老本行——裁縫。現在她在自己家裏開了一個縫紉店,但生意清淡。談到縫紉這個行業時,她顯得有些悲哀,「過去,裁縫十分普遍,人們經常到縫紉店定做衣服。但現在,人們很少這麼做了,因為在商場里,服裝的樣式更齊全,選擇也更多」。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目前已有1838種職業。新的職業的出現使人們的需求得到了更大的滿足,但當人們享受新經濟環境下更細緻、更周到的服務的同時,還有一些人面對經濟變化、面對新的職位而無所適從。他們大多數是那些年齡較大,又不具備市場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的人,工作機會越來越少。對他們來說,再就業是很難解決的問題,他們無法再干從前的工作,因為他們所從事的行業已經被市場淘汰,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又沒有接受過新興職業的訓練。此外,他們對自己的「老本行」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劉玉蘭說:「只要我還能活下去,我就不會放棄這個工作。」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環球時報》採風  往裏看 往外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環球時報》採風  往裏看 往外看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人職業悄悄變化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