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聖旨到高家】

水墨江南美如畫,清溪水韻,翰墨流芳。

樹下悠然品茶,花間醉然品酒,亭中欣然落棋。碧水縈繞着石橋,紅花灑落於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陽中淺吟低唱。

長發及腰的清麗女子,乘一葉扁舟,穿行在青山綠水中,兩岸是歷經風浪的斑駁和亘古柔情的飄零,一泓清水所承載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滄桑。

千里長堤上的水曲柳隨風搖曳,婀娜多姿,一如那烏篷船上撐傘的江南女子,膚如雪凝,伊人如玉,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蹙。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如水的女子,如水的明眸,靈秀而又溫婉,清麗脫俗。

到了將軍府門前,她棄舟登岸,緩緩走上古老的青石板路,細雨蒙蒙濕丁香,粉紅的油紙傘下,紛飛的裙邊挽起一朵朵絢麗的水花,沿着高大的院牆翩躚而過,雨香嫋嫋入珠簾,清影如夢。

「娘,我去觀音庵求來的平安符,就掛在這裏吧。」她把放了平安符的香包懸掛在佛龕前,又虔誠的拜了拜。

「靜淑,咳咳!快坐到娘身邊來,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中年婦人臉色略顯蒼白,用帕子掩著嘴,在丫鬟的攙扶下坐了起來。

母親身子骨不結實,大病小病不斷,父親遠在漠北戰場,雖是近些年大唐國與突厥交好,並無戰事,可是母親還是不放心,每逢父親生辰之日都要親自去觀音庵求平安符。今年實在咳得厲害,走不動了,便由她這個長女代勞。

「女兒啊,聽說聖上的賜婚旨意不日便到柳安州,你也該綉綉嫁衣,準備一下了。」孟氏蒼白瘦削的手有些抖,拉住女兒的小手。

「娘……」靜淑小臉羞得通紅,努嘴示意她看向外間。

陪她去觀音庵的表哥孟文歆,簡單整理了一下衣冠,正要上前給姑母行禮,聽到這樣一句話,驚得停住腳步,連着眨了幾下眼睛,才緩緩上前,深施一禮。

「歆兒別多禮了,姑母又不是外人。」孟氏笑道。

孟氏的父親孟夫子是江南最著名的書院——?柳安書院的山長,孟家是先賢孟子的嫡系子孫,詩書傳家,重規矩禮儀。

孟文歆是孟家五郎,自幼聰穎過人,勤學知禮,秋闈剛中了舉人,明年春闈很可能要金榜題名的。

「表妹才剛及笄,就要議親了嗎?」姑母以前總是說要把表妹多留在身邊幾年,所以他一直沒有表露自己的心思,如今,不知是否還來得及?

靜淑臉皮兒薄,聽他們竟當着自己的面議論起婚事,不禁羞紅了臉,垂眸道:「娘,女兒累了,先回房去。」

她不好意思了,腳下也走得急,與急急闖進屋裏的大丫鬟雅琴險些撞在一起。

「姑娘慢些走,夫人,前院來了長安皇城裏的傳旨太監,老太爺讓夫人和大姑娘速去前廳接旨呢。」雅琴急急說道。

前廳里已經擺上香案,擺好蒲團,高家人聚集後,齊刷刷地跪在地上接旨。

「詔曰:茲聞驃騎將軍高博遠之嫡長女高氏靜淑嫻淑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太后與朕躬聞之甚悅。今衍郡王周添之三子周朗,適婚娶之齡,當擇賢女與配。值高靜淑待字閨中,與周朗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偶之美,特賜婚於周朗與高靜淑,擇良辰完婚。欽此!」

宣旨太監高聲宣讀完詔書,連聲說着恭喜,把詔書遞到高老太爺手上。

高家人面面相覷,臉上除了震驚,並無喜色。

之前九王妃曾問過高家的意思,可那時說的是兵部尚書郭翼的次子郭凱,雖說郡王府比尚書府門楣更高,可是高家並不是為了高攀才嫁女的,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一家人略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高老太爺也是經歷過大陣仗的人,雖是心中不解,卻還是口呼謝主隆恩,接了聖旨,給了賞錢,又命管家好生款待傳旨太監。

孟文歆站在窗外的台階上,一字不落的聽清了聖旨。

竟然是郡王府的公子,果然,以姑父一品大員的身分,表妹是要嫁個門當戶對的人家,而不是窮酸書院的孩子。

他邁步回家,一向沉穩的書生卻在大門口被門檻絆了一下,險些摔倒。

回頭望了望那硃紅色包着金箔的門檻,苦笑。

門檻太高,不是誰都能輕易跨過去的。

前廳里,送走了傳旨的貴客,只剩下高家人。

老太爺展開聖旨又仔仔細細地瞧了三遍,嘆氣道:「這究竟是何緣故,怎麽郭家次子變成了周家三子?九王妃也不曾來封信說說。」

九王妃是隔壁柳家老太爺的女兒柳嫣然,兩家多年世交,親如一家。

清明節九王妃回鄉探親時,曾與高家提過郭老令公的嫡孫,兵部尚書郭翼次子郭凱,說是和九王家的世子從小一起長大,文武全才、人品端方、性情隨和,當時高將軍剛好也回家探親,因他與郭翼關係不錯,了解郭家家風,便應允了此事。九王妃當時便笑着說,郭家想求皇上賞個恩典,聖旨賜婚呢。

高老太爺沉着臉想了想,低聲道:「聖上已經賜婚,無論這中間有什麽事,也改變不了了。博遠在漠北邊關,靜淑娘又身體不好,為今之計,便讓博鄴帶着靜淑姊妹倆以中秋節看望九王妃為名,去京中打聽一下這件事,順便整理一下京中的宅子,該置辦的置辦,畢竟將來成親是要在京中迎娶的。」

靜淑回到閨房,默默坐在書案前,執起一卷《女誡》,凝神良久,卻一個字都看不進去。

將書卷隨意放在桌角,拿起自己最愛的《詩經》,隨手一翻,正是《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文雅美麗的姑娘與情郎約好在城邊的角落裏見面,卻故意躲藏起來不見他,急得情郎撓著頭左顧右盼。

這樣歡快的經歷她沒有過,甚至還沒等到情竇初開,就被皇帝賜婚了,偏偏自己未來的夫君又不是之前議婚的那個人,靜淑心中滿是忐忑,遙遠的京城,高貴的郡王府,她不確定自己將來會過什麽樣的日子?

「唉……」不知不覺間,嘴角逸出一聲輕嘆。

貼身大丫鬟彩墨在一旁抿嘴輕笑,「姑娘是在想未來的姑爺嗎?姑娘放心吧,他們家娶到這樣貌美又知書達禮的姑娘,必定愛若至寶呢。」

素箋在綉架旁整理絲線,朝這邊看了一眼,沒說話。

這兩個大丫鬟自幼隨靜淑一起長大,彩墨活潑,素箋沉靜,年長後彩墨被哥哥贖身出去嫁人,可是新婚三個月,她的丈夫就被徵兵去了西北,竟掉進涼沙江沖走了,誰知婆婆逼迫她嫁給小叔子,彩墨與丈夫感情很好,堅信丈夫還活着,不肯改嫁,逃出婆家,哭求靜淑收留,讓她回來服侍姑娘。

靜淑心軟,看不得彩墨尋死覓活,便給了她婆婆些銀兩,讓她給兒子另娶別人,彩墨便留了下來。

正心煩意亂,母親被雅琴攙扶著進來,見了靜淑手裏的《詩經》,嘆氣道:「靜淑,很快你就要為人婦了,還是多看看《女誡》、《女則》吧,那郡王府中必定規矩極大,被人笑話事小,若是被婆婆、夫君嫌棄,可如何是好?」

靜淑默默放下書卷,扶著母親坐下,安靜地聆聽教誨。

孟氏身子不好,只說了一會兒話,便連喘帶咳地說不下去了,靜淑趕忙遞上溫水給母親喝,又幫她輕輕拍背順氣。

女兒懂事,孟氏還算放心,便沒有多留,回到自己卧房躺下靜養。

想想成親這些年,丈夫常年不在身邊,自己生了兩個女兒便虧了身子,再也懷不了身孕,於是丈夫只得納了妾室,後來有了庶子。

孟氏閉上眼,熱淚滑到了耳邊,她的女兒,千萬不要再遇上一個如此的丈夫。

其實她的丈夫也不壞,少年英雄,靠一身好本事在高家落難時得了武狀元,救了全家,之後便鎮守邊關,很少回家。若不是他在外辛苦做官,哪有一家人優渥安寧的生活,他也不好色,若不是為了延續香火,他也不想納妾。

當年孟氏是柳安州第一才女,又貌美知禮,兩個人也算郎才女貌,羨煞旁人,可是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新婚之夜他酩酊大醉,狠狠刺入的時候喚了另一個女人的名字——?那是他青梅竹馬的心上人,可惜嫁給位高權重之人,他沒有辦法。

新婚之後,他便不回家了,直到孩子出生都沒有回來看一眼,靜淑滿月時才見到父親。

這麽多年孤枕難眠,孟氏習慣了,也不再期盼什麽,唯一盼望的就是兩個女兒嫁個疼妻愛子的好丈夫。

靜淑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盯着窗前的彎月,想着自己的婚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養媳日常 卷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養媳日常 卷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