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朝中新貴

第276章 朝中新貴

司馬遹上朝,朝中的閑雜之聲,也漸漸息止。

司馬遹在高位之上,離最遠的王生所在之地,有百米之距離,王生即便是視力不錯,但是看過去,司馬遹在龍椅之上,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個模糊的形象。

至於司馬遹的話,隔得有些遠,王生也只得依稀聽到幾個詞。

類似與光耀大晉,朕身責重大這類的詞語。

司馬遹講了大概有一刻鐘,接着,便是殿中群臣高呼陛下萬歲。

王生雖然沒聽清楚司馬遹在說些什麼,但是與朝中大臣一道高呼萬歲,那總是錯不了的。

人聲嘈雜,衛階乘機轉過頭來。

「小郎君,接下來,可就是封爵了。」

王生面無表情,輕輕點頭,看起來很是淡定,但實際上心中還是有些激動的。

「若是有開國侯,明日我便在金谷園擺宴,屆時叔寶兄可要光顧才是。」

衛階馬上一笑,說道:「小郎君之邀,衛叔寶豈能不來。」

王生微微頷首,在高呼萬歲之後,殿中的聲音也停滯下來了。

但沒過多久,便有內監尖利的聲音傳出來。

「平原王司馬乾,國之柱石,宗親典章,鑒於此功,封爵不變,增戶三千,錄尚書事,特設平原王司馬乾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欽此!」

「臣司馬乾,拜謝陛下,陛下萬歲,大晉萬年。」

司馬乾連忙跪伏在地上,即便是他,此刻也是十分激動的。

增戶三千,不算什麼,錄尚書事便表示這他進入了帝國權力中心。

加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種殊榮,前世少有。

「平原王為我大晉鞠躬盡瘁,理應由此殊榮,起來罷。」

司馬遹一身龍袍,在上首輕輕的揮了揮手。

「臣謝陛下。」

平原王司馬乾頓首再拜,這才緩緩起身,回歸自己的隊列之中。

「王弟,這平原王有此等封賞,恐怕你也有罷。」

在平原王身後,梁王司馬彤輕輕的看了司馬倫一眼,打趣般的說道。

「本王也不太清楚。」

對於司馬遹的心思,司馬倫卻是把握不準。

他已經是很努力的去巴結司馬遹了,費盡渾身解數。

但是,比之平原王來說,他根本沒有進入決策層。

甚至連梁王都不如。

梁王司馬彤,最起碼也是參與到決策層的。

而他司馬倫沒有。

什麼都沒有。

對於司馬遹的封賞,他已經不抱多少希望了。

「梁王司馬彤,國之柱石,宗王典章,增戶兩千,錄尚書事,並有開府之權,欽此。」

梁王司馬彤沒想到第二個念到的便是他,臉上有些驚詫之色,趕忙出列。

「臣司馬彤,謝比下來隆恩,陛下萬歲,大晉萬年。」

梁王司馬彤出列,趙王司馬倫的嘴唇微微抽了兩下,但他的情緒,還是很好的掩藏起來了。

「梁王起身罷。」

「謝陛下。」

梁王頓首再拜,馬上起身。

他的封賞,對比平原王來說,可謂是低了一個檔次。

但是...

司馬彤卻是感到非常開心。

原因很簡單。

他是前幾日才回京的,前些日子皇宮裏面的事情,跟他是一點關係的沒有,沒想到他居然還有封賞,而且還能入尚書台。

意外之喜啊!

「王兄,恭喜。」

即便是心中不快,但對於司馬彤的恭喜,還是要說出來的。

不然的話,倒是顯得他小氣了。

「王弟勿憂,連為兄都能討一個錄尚書事,想來王弟更沒有問題的才是。」

「希望如此。」

司馬倫微微一笑,只是這個笑容,看起來有些勉強。

為了有錄尚書事的這個待遇,他在賈南風在的時候,瘋狂獻媚,結果還是被張華擋在門外。

現在張華依舊在,但是已經擋不住他了。

司馬遹是新皇帝,只要皇帝讓他錄尚書事,張華此時也不敢說話。

「琅琊王司馬睿,國之柱石,宗王典章,增戶兩千,錄尚書事,並有開府之權,欽此。」

封賞,與梁王司馬彤的別無二致。

宗王一列中,司馬睿緩緩站了出來。

琅琊王英姿勃發,如黑曜石般澄亮耀眼的黑瞳,閃著凜然的英銳之氣,在看似平靜的眼波下暗藏着銳利如膺般的眼神,配在一張端正剛強、宛如雕琢般輪廓深邃的英俊臉龐上,更顯氣勢逼人,令人聯想起熱帶草原上撲向獵物的老虎,充滿危險性。

「臣司馬睿,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大晉萬年。」

「平身罷。」

龍椅之上,司馬遹輕輕揮手。

「謝陛下。」

司馬睿頓首再拜,這才緩緩起身。

如果說之前一個梁王的話,司馬倫心情雖然有些彆扭,但還掩飾的住,但現在昨天剛剛回來的琅琊王司馬睿,居然也得到了封賞,司馬倫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而且這種變化是直接刻在臉上的。

他生氣了。

「順陽王司馬暢,國之柱石,宗親典章,鑒於此功,封爵不變,增戶三千,錄尚書事。」

.......

接下來,司馬遹封賞了近十位外封王。

這些封王,都是這幾日連夜趕過來的宗王。

太極殿末尾,王生也看出了這個規律。

不管是梁王司馬彤,還是琅琊王司馬睿,亦或者說順陽王司馬暢,還有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從外面趕回來的封王。

司馬遹大封這些回都的封王,大概是想要釋放一個信號。

朕不會對封王下手,並且對於宗親之間的關係,看的很重。

便是王生,也不得不對司馬遹刮目相看。

這一招下來,那齊王就不敢不回洛陽了。

若是司馬遹沒有這一招,可能有些王侯以自己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回洛陽,齊王在這些人中間,就不會顯得突兀了。

但是...

司馬遹給了這些外封宗王封賞,而且還給了錄尚書事。

這是有野心的王侯都想要的權力。

即便是真的身體不適,那些宗王也會趕着回來的。

白撿的便宜,沒有人會不要的。

不過..

司馬遹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讓如此多的宗王錄尚書事...

恐怕這局面,日後也很難收拾。

總體上看,王生司馬遹的這個做法,是有優有劣的。

十個外封宗王封賞完了之後,階上內監的聲音又是緩緩傳來。

「趙王司馬倫,國之柱石,宗親典章,鑒於此功,封爵不變,增戶三千,特設趙王司馬倫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欽此!」

司馬倫出列,臉卻像是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一般,端是難看無比。

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但為什麼沒有他最想要的錄尚書事?

不!

趙王現在滿臉通紅,一口老血差點就要噴出來了。

他心心想要的錄尚書事,別人不經意間便可以得到,他處心積慮,反而得不到。

當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想到他這幾日天天來皇宮,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局。

他恨啊!

他氣啊!

而且司馬倫還感到丟臉。

無地自容!

呼~

心中思緒翻騰,司馬倫輕輕吐出一口濁氣,緩緩的在殿中跪伏下去。

「臣司馬倫,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大晉萬年。」

即便是心中再是如何難受,這口氣也是得憋下去的。

面前的這位,已經不是太子了。

如果說司馬遹是太子的話,他還可以給這個太子一點顏色看看。

但當這個太子變成皇帝的時候,他便沒有機會給顏色了。

只得低聲下氣,把這口氣咽下去了。

但...

氣可以咽下去,這仇,算是結下了。

在趙王心中,某一顆種子已經被種下去了,並且在他的心田中生根發芽。

「趙王平身罷。」

「謝陛下。」

司馬倫再拜,起身,回列。

「王弟...」

司馬彤剛想與趙王打招呼,但是見到司馬倫的表情,果斷是把後面的話咽下去了。

對於趙王的心思,梁王司馬彤自然是懂得的。

既然如此,那便不要在這個時候觸這個霉頭了。

不管如何,今日對他來說,絕對是賺到了。

「東海王司馬越,國之柱石,宗親典章,鑒於此功,封爵不變,增戶三千,特設趙王司馬倫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欽此!」

諸侯王一列之中,東海王面無表情的站出來,跪伏下去,道:「臣司馬越,拜謝陛下,陛下萬歲,大晉萬年。」

....

接下來,司馬遹封了五個在洛陽的王侯。

這樣的封賞有一個特點,便是實權沒有,殊榮有之。

相當於是明升暗降的意味在裏面。

對於司馬遹的這些封賞,王生輕輕搖頭,覺得其中還是有改進的地方的。

就譬如說,趙王他們得到這樣的封賞,心中定然是不悅的。

這一點,算是一個小小的隱患了。

總不能討好了外封王,而得罪了洛陽的王侯罷?

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王侯封賞事一畢,司馬遹卻是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同時道:

「昔周監於二代,三聖製法,立爵五等,封國八百,同姓五十有餘。

周公、康叔建於魯、衛,各數百里;太公於齊,亦五侯九伯之地。

《詩》載其制曰:「介入惟籓,大師惟垣。大邦惟屏,大宗惟翰。懷德惟寧,宗子惟城。毋俾城壞,毋獨斯畏。」

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德,關諸盛衰,深根固本,為不可撥者也。

故盛則周、邵相其治,致刑錯;衰則五伯扶其弱,與共守。

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至虖厄區河洛之間,分為二周,有逃責之台,被竊鐵之言。

然天下謂之共主,強大弗之敢傾。

歷載八百餘年,數極德盡,既於王赧,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於天下,尚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餘年。

秦據勢勝之地,騁狙詐之兵,蠶食山東,壹切取勝。因矜其所習,自任私知,姍笑三代,盪滅古法,竊自號為皇帝,而子弟為匹夫,內亡骨肉本根之輔,外亡尺土籓翼之衛。

陳、吳奮其白挺,劉、項隨而斃之。

故曰,周過其歷,秦不及期,國勢然也。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餘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

自雁門以來,盡遼陽,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河、濟,漸於海,為齊、趙。穀、泗以往,奄有龜、蒙,為梁、楚。東帶江、湖,薄會稽,為荊、吳。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波漢之陽,亘九嶷,為長沙。

諸侯比境,周匝三垂,外接胡、越。

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京師內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籓國大者誇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枉過其正矣。

雖然,高祖創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加,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司馬遹頓了一下,語調卻是上了一層。

「朕獲承天序,欽若前訓,用建藩輔,以明親賢,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高密王世子略,孝友寬厚,溫文肅敬,行有枝葉,道無緇磷。踐君子之中庸,究賢人之義理,情惟樂善,志不近名。慕間平之令德,希曾閔之至行,宜分建茅土,衛我邦家,葉於展親,永固磐石。是用舉其成命,錫以徽章。可封茂王。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前面高篇大論一大堆,便是為了這篇封王辭做鋪墊的。

宗親一列中,司馬略渾身一顫,滿臉通紅的從隊列中站出來。

「臣司馬略,叩謝聖恩,陛下萬歲,大晉萬年。」

封王...

他也做到了。

司馬略心中現在被狂喜填充著。

原本朝臣以為王生的開國侯,便是此次封賞的重中之重,但是司馬略的封王,無疑才是此列的重頭戲。

「退下罷。」

「臣謝陛下。」

司馬略頓首再拜,這才緩緩的退在自己的位置上去。

封王之後司馬遹也坐回去了。

而朝臣,此時的目光都是在司馬略身上的。

憑藉一事之功,便給自己拿了一個王位。

果然..

富貴險中求啊!

高密王的兩個兒子,都不簡單啊!

「司空張華...」

司馬遹坐下去之後,封賞卻是還在進行。

從三公,封到九卿,之後,最後,才輪到王敦。

「黃門侍郎王敦,南風斯玄,俊秀篤學,穎才具備,有功於社稷,特封開國尋陽侯,錄尚書事,為尚書僕射拾遺,欽此。」

「臣謝陛下隆恩。」

王敦跪伏下去,他低着頭,看不出是心情激動還是平靜。

「尋陽侯回列罷。」

司馬遹輕輕揮手。

他現在手都揮酸了。

「謝陛下。」

王敦回列,內監的聲音再次傳來。

「洛陽王生,,穎才具備,膽識過人,忠孝兩全,特封開國廣元侯,錄尚書事,欽此。」

在末尾一列,王生也是跪伏下去了。

「臣王生,叩謝陛下隆恩。」

....

求訂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冠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6章 朝中新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