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騷亂

第306章 騷亂

「王靖啊,你小子要是地下有知,千萬不要怪罪我啊,要不是我當初一眼選中了你,你也不會有今天的下場了。」

李泰眼睛中噙著淚水,他是將王靖帶進宋軍中的領路人,見證了王靖從一名都頭走到了現在,他也經常在別人面前誇耀他的眼光獨特,慧眼識英才,甚至沾沾自喜,而這一切,以後都不會再有了。

李繼隆和另外幾人看着一臉悲痛之色的李泰,眾人心中也不約而同的長嘆一聲。

汴京城防守戰是汴京會戰的關鍵點,而李繼隆作為汴京城防守戰的真正指揮者,沒有比他能夠切身體會得到當看到外圍援軍趕來時的那種激動心情,當時宋朝軍隊正和和西夏軍隊交戰在一起,戰況激烈進行得難解難分,他是站在城牆上,第一個看到遠處豎起的那一大片遼國旗幟的人,最先看到那些黑壓壓的遼國騎兵毫不減速的衝進西夏軍隊的后陣,撕開西夏軍隊原本堅固的戰陣,而就在那一瞬間,李繼隆的心才終於的放了下來,這場戰役,大宋贏定了。

可以這麼說,正是由於最後時刻遼國軍隊的加入,如同最後一棵稻草一樣,將原本勢均力敵的汴京城防守戰役天平發生了傾斜,而李繼隆也因為這場戰役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王靖。

李爾也是如此,原本他的資質並不是很深厚,但他作為跟隨楊延昭中將攻打寰州州府的眾多軍官的一個,他也因為那次戰役的勝利獲得嘉獎,一躍而晉陞為京師皇城司的副將,而且,作為在楊延昭中將身邊的親信,他遠遠要比朝廷中其他人更清楚那段時間在寰州州府到底發生了什麼,雖然說楊延昭因為攻打寰州州府立下了大功,但是包括他在內,所有人心中卻都很明白,如果沒有王靖,先不要說能不能攻打下寰州州府,他們雁門關的軍隊能不能活着返回雁門關,那還是一個問題,畢竟當時秦氏騎兵無人可以力敵,堪稱恐怖的存在。

……

當緝拿到王靖的消息傳到曹彬那裏的時候,正在下棋的曹彬聽到消息的時候,抬在半空中準備落子的手臂久久沒有放下。

然後是李沆得到了消息……

呂蒙正得到了消息……

十一堂的那些書生蘇青成,伯考、木易凡、白生、曹棕、楊文廣、王圖木等人得到了消息……

雖然說由趙恆親自下發的追緝令已經幾乎傳遍了整個大宋,但是當他們得知王靖在雁門關外被抓獲,首級已經被送回來的時候,更多的人潛意識裏還認為這會不會是誰無聊搞的一場惡作劇,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無法相信這個近乎荒謬的事實。

所有人心中都在認為,像王靖這樣讓人無法看透深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被殺死了呢?

絕對不可能。

直到聞訊趕來的他們在皇宮中親眼見到那一個被白灰腌制的,緊閉着雙眼,臉色慘白,讓他們極為熟悉面孔的頭顱時,他們才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現實。

王靖,這位在十年前突然崛起的國家棟樑,他真的死了。

正如幾十年前大宋一代名將趙匡胤那樣,在他正值鼎盛時期,卻突然的隕落,只不過前者是天命不可違,而後者——卻是當今陛下一手造成的。

在場的所有人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他們看着不遠處坐在鑾金龍椅上一臉平靜的宋真宗趙恆,忽然有一種極為陌生的感覺。

「陛下,老臣老了,希望陛下恩准,讓老臣離開京師返回老家安度晚年……」

曹彬再次掃了一眼盛在托盤上的頭顱——匆匆十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他的心中感慨萬千,生出莫名的傷感,所有的一切萬念俱灰。

王靖,這個讓他極為看好的晚輩,他對他的喜愛之情無以復加,甚至內心中早已經把他當成了半個兒子,可是,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在讓他難以接受。

之前對於王靖他無能為力,而今,只能用告老還鄉的這個做法來告慰他的英靈。

「曹大人,你這是在埋怨朕嗎?還有你們,現在都用這種眼神看着朕,心中也是這麼想的嗎?」

趙恆有些失望的望着曹彬,他的目光緩緩的從眾人身上掃過,偌大個大廳,站着數十個前來求證消息的朝臣們,但此時卻沒人肯說話。

雖然沒有人敢像曹彬這樣說出心中的不滿,但從他們的表情上,仍然能夠看出他們此時的士氣,已然跌進了谷底。

大廳內鴉雀無聲,靜的掉下一根針都能被聽到。

「咳,咳咳……」

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從鑾金龍椅上傳了出來,一些朝臣忽然抬起頭來,臉上帶着極為驚訝的表情,他們看着宋真宗趙恆正捂住嘴不停的咳嗽,臉憋得通紅,過了好一會才把顫抖的手移開,重新恢復了神色。

一直以身體硬朗著稱的趙恆,竟然得了病了?

趙恆仍然穩穩的坐在上面,但在眾人眼中,此時的他,卻更像一個已近遲暮的老人。

是了,原本趙恆已經年逾六旬,本來就是一名老人,只不過他多年的勤於執政和雷厲風行的氣質,給人留下永遠不會疲倦的印象罷了。

而這時,大殿之中再次迴響起了趙恆洪亮的聲音。

「朕於二十四歲登基,勤勉於朝政至今已經四十載有餘,自問這一生為大宋所付出,後世就算不會評價朕之功,朕之過也足以抵朕的所有過失,朕很自豪,在朕執政的這些年,大宋帝國擁有像曹彬、楊繼業、李沆、呂蒙正這樣的國家棟樑,還有已經逝去的那些忠烈之士,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大宋繁榮昌盛的局面,就算是朕現在合上眼睛,也足以告慰列祖列宗和整個大宋的子民們,即便是將九五之尊之位傳給下一位的世子,朕也可以自豪的告訴他,朕,留給你的是一個大好的錦繡江山……」

趙恆說到這裏,神情中流露出一種從未展示過的自豪,而大廳內曹彬等人聽着他的講話,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沒錯,從趙恆登基以來,位於四面受敵的大宋便展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西部收復成都府路,西部結交吐蕃諸部,抗擊北遼,又在西北部抵制住了西夏的騷擾,同時還中央集權,現在的大宋,有着歷代大宋帝王最夢想的開局,僅憑這一功績便是他人無可比擬的。

「王靖此人,雖然能力出眾,也為朝廷立下數次戰功,但他卻欲勾結他人,意圖謀我大宋之基業,不幸陰謀敗露,被朕覺察,才倉促出逃,他今天的下場,乃是他咎由自取,朕就是想用他的例子來告訴天下人,陰謀篡國者,人人得以誅之,同情者,與豎子同罪。」

同情者,與豎子同罪……

聽到趙恆的話,這些本來還準備發一些牢騷的那些朝臣,心中暗自一驚,看來趙恆已經決定用強硬的手段解決此事了。

「那麼……誰現在還認為王靖這種逆賊不該死的話,就留在這裏,若沒什麼什麼事,就退下吧。」

趙恆眼光掃過了面前的這些朝廷中的眾臣,他的眼神夾雜着一絲冰冷著漠視,他心裏很清楚,今天如果不擺平此事的話,那麼說不準過不了多久,雁門關的楊延昭肯定會過來問詢,成都府路的壽春郡王會過來問詢、還有應州的裴定方、新州的狄青……

這一算算,整個朝廷竟然有如此多的人都和王靖有交情——王靖殺死一萬次也是應該的。

……

打發了這些群情激昂的眾臣,趙恆便讓人把面前的這個頭顱處理掉,頭顱雖然面孔和王靖基本一樣,但趙恆知道這肯定是用某個不知名的死囚犯的頭顱易容改裝的。

而在這之前,金國派來的使者也已經先來一步,確認為是王靖之後便先行離開了。

趙恆知道,在過一段時間,金國的糧食便會運送抵達,而大宋的糧食危機也算是真正的解除了。

不過,事情並沒有他想像的那樣簡單,幾乎是在這些朝臣離開不久,才回到公主府的趙靈兒得到了消息,立刻飛快的趕了過來。

在見到她的父皇趙恆之後,還沒有說幾句話,便已經淚如雨下,泣不成聲,場面一度失控。

用她的話來講,以她對王靖這段時間的了解,王靖絕對是一個為了朝廷和民族大義不考慮個人安危的人,她至今腦海中還能很清晰的想起在塞北面對遼國士兵重重包圍時,王靖義正言辭的對她說過的那句話,「公主殿下,一切要以國事為重啊。」

更何況,王靖若是藏有私心,他便不會不顧個人的幸福,為了大宋,含淚娶那個他根本就不愛的耶律奧古公主。

同時她還列舉了就是因為奧古公主這件事,才最終爭取到了遼國的這批支援糧食。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為了大宋,連生命和終生幸福都可以不要的這麼一個人,怎麼可能會謀反呢?

宋真宗趙恆看着在他面前哭着淚人的趙靈兒,任憑他如何解釋也聽不進去,他知道,這個他最喜愛的女兒,眼光挑剔的公主,恐怕是真的喜歡上了王靖,無奈之下,他只好將王靖詐死的這件事合盤說了出來,同時還有他之前選定王靖作為她駙馬的這件事,並囑咐她對這件事一定要保守秘密。

「父皇,您是說你給我選定的駙馬是王靖,而且他早就知道?」趙靈兒擦了擦眼淚,肩頭還在不停的抽搐著。

趙恆有些奇怪,「是啊,這也是朕同意讓他進使團的理由啊,怎麼他沒和你提起嗎?朕的本意是此去遼國這麼遠的距離,正好給你們兩個人機會互相溝通一下感情,可朕卻沒料到最後他卻和那個遼公主大婚了,而且他好像還和朕提起說是你慫恿他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趙靈兒:「……」

「父皇,您怎麼沒有殺了這個混蛋!」

「可是剛才你還不是因為誤會他被父皇殺了準備要和朕拚命嗎?」

「現在我改變主意了,父皇,請您立刻下命令,把這個混蛋給我抓回來,不不……那樣簡直太便宜他了,我看直接亂刀砍死,五馬分屍,暴屍荒野,扔到亂葬崗去喂野狗……」

「……」

……

……

繼趙靈兒離開之後,時隔半個多月,遠在成都府路的壽春郡王趙禎也託人前來汴京城詢問趙恆,信上只有簡單的一句話,

「父皇,兒臣聽聞王靖被楊家軍在雁門關截殺,不知是否為實?」

趙恆皺着眉頭,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提起筆來在來信的下角寫了幾個字,又讓人把信交給了來人。

一隻灰白相間的鷂鷹撲騰著翅膀從汴京城中飛出,展開雙翅翱翔在天空,歷經多曰,最終落到了成都府內。

壽春郡王趙禎接過回信看過之後,久久無語,神情越發的落寞,趙恆的回信也很簡潔。

「世上已無王靖此人。」

……

儘管宋真宗趙恆已經下令嚴禁軍中內部嚴禁討論王靖這件事,但始終紙中包不住火,不但最後沒有起到預先的效果,反而越是這樣,越是激發起了其他人對這件事情的好奇心,繼續引發了各種關注。

三個月後,事件被進一步的擴散,幾乎整個大宋的民眾都知道了——大宋曾經有一個才二十多歲的青年,竟然是靠着他立下了那些戰功一點點的逐步登上國公之位,登上權力之巔。

一時間,王靖已然成為了所有書生心中的偶像,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已經反應過來的各州府百姓和書生門對趙恆的聲討——這不是無恥,這簡直就是無恥,很多人舉著條幅在大街上遊行示威,上面寫着各種各樣的標語,

「當世趙匡胤,曠古奇冤案,王大人,請一路走好。」

「一代絕世昏君,自毀社稷棟樑,昏君,你欠我們一個說法。」

「天理昭昭終不改,一縷清魂恨不公。」

……

各州府的聲討聲勢越來越浩大,在某些人的煽動下,漸漸演變成了局部的騷亂,甚至一些地區已經有人開始衝擊各州府官衙,向當地衙門前投擲石塊,場面越來越混亂,這是朝廷方面所沒有想像得到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善戰之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善戰之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6章 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