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交換計劃

兒童教育交換計劃

關注世界可持續發展在歐洲出差的時候,碰見過很多次來自內地和台灣的少年遊學生。有一回在法蘭克福等候回上海的航班時,還碰見過一群內地的小朋友。當時和他們聊起他們的暑假遊學計劃。原來他們都是學習比較好的學生,才有資格跟着老師利用暑假出來遊學,做交換學生。這種平常在校努力學習,暑假到國外家庭借住、參加研習、參觀名勝古迹和博物館的遊學計劃,是挺能增廣見聞的。但是,對家裏財力較差的家庭,可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多年以來,我和一些朋友們談過一個構想。我們一直希望有機會的話,能夠反向操作,組一個義務社團讓平常沒吃過苦的孩子們去貧困地區做奉獻,去了解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刻苦,也希望因此能更加惜福,珍惜父母親提供的一切豐衣足食。想法有點近似國外有名的「飢餓三十」運動,藉著讓大人小孩餓三十個小時,來感受和喚起對非洲苦難的孩子們的同情與愛心。在我們的構想中,也想組織一些小康的家庭,來接待這些從貧困地區來的孩子們。用意是讓他們在一兩個星期內,能夠接觸到不同的生活方式。藉著例如參觀工廠、上課和遊戲,來進行這個「小孩學習交換計劃」。構想還很原始,但跟幾個為人父母的朋友聊過這話題之後,沒想到反應竟然非常激烈。有一次餐桌上和北京的朋友們談完,這些國內的款爺們非常贊同,不但積極地要幫他們自己的孩子報名,還提了一些較能操作的寶貴建議,甚至把地方都定下來了。當然這種大人的想法,如果考慮到孩子們的實際情況,也不一定完全有操作性。為此,我找了恩尼和傑克,想聽聽他們怎麼說。有一天在晚餐時我們的對話就集中在這個題目上。我剛把這主意說完,他們的碗筷幾乎都停下來了。接着是一陣長長的沉默,長的像一條沒有邊的黑腰帶。最後在我的追問之下他們才終於說出他們很害怕。害怕沒辦法習慣吃的、住的、衛生條件,害怕和家人分開,害怕幾乎所有的一切未知。但同時,他們又覺得能夠接待那些從貧困地區來的孩子們,認識他們和他們一塊玩,應該是件很棒的構想。很顯然,我們必須要有較周到的考慮,需要從長計議,才能讓事情變得有趣,好玩,但又不失去尊嚴,不讓孩子或父母擔憂。因此,我們準備做幾件事。第一,我們希望和恩尼、傑克和他們的小朋友們,當成一個研究課題。希望可以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應該怎麼做最可行。第二,我們希望從自身簡單的事情開始。什麼是簡單而有操作性的事情呢?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利用暑假回台灣的時候,能夠去參加著名的慈濟公德會或其他公益團體的暑假小義工。畢竟台灣的公益團體組織比較成熟,而且對孩子們來說也正是他們的假期。雖然他們年紀還小,但回想我自己的小時候,小學四年級和六年級,都已經可以獨立離開家裏一段時間了。讓他們離開安樂窩或象牙塔,也是一種成長的方式吧。第三,我們希望他們能夠養成習慣,過簡樸的生活。譬如,不亂買玩具,家中有的舊玩具我們也利用社區的「車庫拍賣會」把它們處理掉了,並且用得到的錢去贊助他們一直捐助念書的孩子們。此外,他們也不介意偶爾穿表哥或鄰居的舊衣服,只要乾淨,穿舊衣服其實是一種很時尚的環保觀念,是減少地球資源浪費的具體體現。我們很高興自己的孩子能夠配合這種要求,這表示他們自己有很強的自信心。第四,希望他們能對大自然、對環境保護的議題更加關心。因此,要從小從生活中去實踐與領略,我們也要挑選合適的題目和他們一起關心和實現。最近的一次,我們和他們兄弟一起利用五一假期,去了江蘇的丹頂鶴和四不象的保護區,去了解和學習如何保護這些已經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和善待濕地這樣的大自然環境。我們希望他們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有一天希望他們和同年齡的孩子們能夠發現更好的方法,建立更美好的家園。看來,我們也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了。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立信中國公司副總裁講述忙爸爸的私房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愛立信中國公司副總裁講述忙爸爸的私房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兒童教育交換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