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番外之小甜餅

127.番外之小甜餅

訂閱比例≥50%可正常閱讀,否則需延遲三日,補足可立看

她發怔的工夫,桓澈已經登岸。丫頭秋棠見顧雲容只是僵愣著,上前小聲道:「姑娘,咱們可還是照着頭先說的來?」

姑娘昨日跟太太和大姑奶奶說,謝家的表姑娘曾私底下提過一嘴,說是聽表舅老爺和表公子說,朝廷要派遣大員李博遠來浙查案。李博遠是明理之人,若在李大人抵浙時尋機前去鳴冤,或可得一線生機。

只是姑娘說來的人多恐不便行事,好說歹說讓太太跟大姑奶奶在家等信兒,姑娘領着她們幾個先來探探路。

顧雲容回神,卻是有些不知所措。

情況突變,打亂了她的計劃。

表姐謝怡與她閑話時,確實跟她說過李博遠之事,她對母親和阿姐說的是實話,但她有此一行並非因着這個,而是由於那深刻的前世記憶。

她父親其實是被捲入了于思賢一案。

因沿海接二連三的戰事失利,朝廷派遣錢永昌督察軍務。在嘉興、平望等地的抗倭戰役中,副總兵于思賢大敗倭寇。本是振奮人心的大捷,卻因錢永昌嫉賢妒能,被歪曲成造謠欺君。皇帝震怒,命浙江巡撫陳翰將于思賢暫時收押,等候欽差查辦。

於是就有了李博遠來浙一事。而萬良在那場大戰中貪生怕死,險致錢塘縣淪陷。萬良擔責不起,便自導自演一場,假稱自己是被細作坑害。結果後來裝模作樣地查了一通,就查到了她父親頭上。

李博遠是北人,前世來浙后便開始水土不服,折騰了兩個月才有所好轉。這期間,李博遠不能全心查案,萬良等人趁機暗中捏造證據意圖坐實父親罪名,並藉由獄卒百般威脅父親,逼迫父親認罪,父親不肯,因此吃了許多苦頭。

后又逢戰事吃緊,父親的案子被擱置,父親也一直在牢中押著。等此案連着于思賢案一起重審,父親沉冤得雪,已是一年之後的事了。

父親出獄時,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自此落下病根,後來不論使多少金貴藥材,都沒能調養過來。

她不想讓父親再歷前世苦難,於是決定在李博遠水土不服之前請命鳴冤。李博遠跟浙閩官場這撥人不是一路人,甚至有利益衝突,巴不得大幹一場。

她一早便命小廝盯着衙門那邊,等萬良他們出了城,她便跟了過來。只是沒想到看見的不是李大人,而是這個熟悉到不能更熟悉的人。

不知桓澈來浙緣由為何。若為查案,她倒是可以安心了。桓澈沒有理由跟萬良他們站在一起,應該會很快查清真相,將父親釋放。

顧雲容長吁口氣,頓覺渾身鬆快,回頭低聲對眾人道:「咱們可以回了。」

然而她說着說着,即刻又緊張起來,

桓澈也是北人……不會也水土不服吧?

船埠這邊,在一眾大小官吏的禮敬下,桓澈行至車輿旁。

微微俯身入內之際,他的目光往櫻花林那邊掃了一眼,又不動聲色地收回。

隨侍左右的護衛握霧與拏雲瞧見桓澈這細微舉動,迅速通了眼色,又若無其事地轉過眼。在桓澈入了車輿后,兩人的視線在兩側捲起的湘簾上停留須臾,似乎終於確認了什麼,才放心地稍稍退開。

顧雲容在一番仔細回憶之後,覺着她當初在錢塘縣遇見桓澈時,他似乎沒什麼水土不服的跡象。

她思量之間,看着簇擁王駕遠去的車隊,心頭滋味萬端。

她如今這般好像也沒什麼不好,至少不必再累死累活啃桓澈這塊骨頭了。她跟他原本就相差懸殊,若非前世因緣際會,根本不會走到一起。

況且皇家處處爾虞我詐,她的死未嘗不是與此有關,遠離是非也是好事。

顧雲容深深吸氣。

桓澈這個人往後就跟她沒什麼干係了。日子久了,興許她能忘掉他。

顧雲容歸家之後,將今日所見大致跟母親和阿姐說了一說,只是略去了她認得桓澈那一節。

徐氏神色沉凝,掩好門窗,憂心道:「縱然那位王爺是來查案的,也不可確保就能秉公處置。」

在徐氏看來,貴為龍子的親王殿下大老遠跑來是不會辦什麼實事的,而且很可能跟萬良他們是一夥的。

顧淑郁也作此想,沉容附和:「若是那李欽差倒還好辦些,咱們可去擂鼓鳴冤。但眼下,咱們一來不知這位王爺來此有何公幹,二來興許咱們還沒跑到王爺跟前喊冤,就被萬良他們說成是驚擾親王大駕的刁民,被拿去牢裏也是有的。」

徐氏被長女說得更愁了:「這可怎生是好?兜兜說那王爺極是年輕,這回敢怕是藉著公幹下江南遊玩來了?」

顧雲容直按腦袋。若非她知桓澈的性子,聽着這倆人一人一段,她也愁。

不過桓澈此行目的她確實不知,還要想法子去打探一下。

然而她很快發現,衙署那邊如今守備森嚴,鐵桶一樣,連門口的衙役嘴巴都嚴實得緊,拿銀子也撬不開。

不知是陳翰他們為了護衛親王大駕,還是桓澈為公務保密下了什麼命令。

就在她安慰自己父親過幾日應當就會無罪釋放,見天盯着縣衙那邊的小廝傳了個消息回來——父親被從縣大牢轉到了巡撫衙門的大獄里。

顧雲容由此越發確定桓澈此番來是代李博遠來查案的。她本以為桓澈這是要將于思賢跟父親的案子併案調查,但她足足又等了一個月,關於案情進展卻遲遲沒有動靜,

反倒是桓澈出了兩次門,似乎是檢閱水師去了。

顧雲容想想父親還關在大牢裏,就禁不住想到父親前世在牢裏遭的罪,在家裏急得團團轉。

屋漏偏逢連夜雨,正在此時,謝家的表舅謝高又帶着夫人楊氏來解除婚約了。

顧雲容重生之後迎頭便碰上了父親這樁事,這一月多來棲棲遑遑的,幾乎將她的這門婚事拋到了腦後。

謝家與顧家向來交好,早在她總角之年,兩家長輩便給她和表兄謝景立了婚約。雖然兩家只是互換了信物,但已將對方視為親家。

而這都是她來之前的事。

因她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土著,起先是排斥這種父母之命的婚姻的,但她必須適應這裏的生活,謝景人品樣貌也瞧著沒挑頭,她似乎是應該接受的。

只是那麼些年過去,她始終也無法喜歡上謝景。亦且,她發現她跟謝景可能性情不和。

後來就在她以為她要在及笄之後按照婚約跟謝景成親、就此平平淡淡過完一生時,變故陡生。父親入獄后,謝家解除了婚約,顧家境況也越發淹蹇。再之後,她就嫁給了桓澈。

徐氏正因丈夫之事蹀躞不下,聽了謝家夫婦的來意,火氣蹭的一下竄上來,冷笑道:「果真日久見人心,你們這等親家我們也不稀罕,這親不做也罷!」

楊氏好面子,並不想擔上背信棄義的名頭,但顧同甫都入獄一月有餘了還沒個說法,大約是要定罪了。她可不想跟通倭犯做親家,她夫婦兩個縱不要臉面,她景哥兒可還要進學科考的,若真頂個通倭犯女婿的聲名,前程不是要受阻?

這可萬萬不成。不如趁早退掉,跟顧家撇清關係。

只景哥兒心心念念要娶容姐兒,他們此番是背着他來退婚的。回頭若是被他知曉了,還指不定要如何鬧。

楊氏思及此便覺太陽穴跳着疼,起身道:「你們也休要怨懟,我們也是不得已……實在對不住,還望夫人諒解。」

徐氏已經氣得懶怠多言,徑直示意丫鬟送客。

送走了謝家夫婦,徐氏轉身對一直默立一旁的長女道:「此事暫不要告與兜兜。」

顧淑郁笑了一笑:「她遲早要知道,早知晚知並無分別。」

母女兩個正說着話,就見春砂匆匆進來稟道:「太太,姑奶奶,外頭來了一幫官差,說是要傳太太、姑奶奶並姑娘去衙門裏問話。」

謝家夫婦的話都被顧雲容的丫鬟秋棠聽了去,秋棠猶豫之後也覺著應當告訴姑娘。她正跟顧雲容學話說着謝家人來退親的事,就有一個小丫頭來報了官差來傳人的事。

顧雲容一驚。

謝家夫妻才出門坐上馬車,就聽到了顧家門口的動靜,掀簾一看,竟是一群衙差齊齊圍了上去,瞧著倒像是來拿人的。

楊氏直拍胸口:「這親退對了。看這架勢,說不得顧家滿門都要受牽累。」

謝高也舒了口氣,旋又道:「親是退了,可景哥兒那頭,怕是有的鬧。」

楊氏的太陽穴又開始疼:「倒是不怕他在自家鬧,怕就怕他舍不下容丫頭,背地裏跑來顧家。」

謝高驀地沉了臉:「其實今年正旦來顧家走動時,我就生出些悔意。當年也未往深了想,見今那容姐兒生得越發惹眼,將來那容貌怕更是了不得。咱們並非大富大貴之家,娶個美貌太過的媳婦,可未見得是好事。」

莫說謝家夫婦,就連顧雲容也覺著官差是來捉拿她們的。但待到忐忑地出了門,才知對方是奉命來帶她們去聽上頭問話的。至於這個「上頭」具體指的是誰,官差並不肯多加透露。

等母女三人到得巡撫衙門籤押房外的階下,將她們領來的長班做了個噤聲止步的手勢,隨即示意顧雲容隨他一道入內。

籤押房外□□林立,守衛嚴密,廊上階下遍佈甲胄分明的兵士,嚴整莊肅。

顧雲容一怔,環視一眼,低聲道:「只我一人?」

長班頷首:「正是。」

顧雲容輕輕吸氣,理了裙釵,拾階而上。

桓澈大約是臨時起意出門,身邊未帶懂吳語的侍從,一群當地人用方言哄鬧不休,他們一行人不明其意也不欲理會,但二房哥兒倆不肯罷休,這便起了紛爭。

二房說到底也是顧家的本家,顧雲容兄妹兩個擔心桓澈會遷怒顧家,當下賠了禮,隨即用吳語跟二房兄弟說道一回,顧嘉彥嚴容令顧嘉平和顧嘉安向桓澈道歉。

二房一向與大房不和,兩人自不肯聽顧嘉彥的話,梗著脖子怒問憑甚。

顧嘉彥嘴角直抽抽,憑甚?就憑人家的老子是皇帝!

顧嘉彥看桓澈一身尋常打扮,便知他不欲旁人知曉他身份,也不敢跟二房兄弟倆明言,只壓低聲音與他們說眼前這位是貴人。

與此同時,顧雲容回身朝桓澈一禮,暗暗打量他面色,見他臉上慍色已消減下去,才舒了口氣,緊跟着又覺得不對勁。

她怎麼越看越覺他不像是生病的樣子?

不過鑒於她還有事想跟他說,遂斟酌措辭道:「竊聞您邇來身染微恙,不知現下可好了些?」

顧雲容言訖自己也覺得窘迫,但如今也是無法。好歹等這些事都了結了,她就不用跟桓澈再打照面了。

桓澈一轉眸便對上顧雲容一雙澄凈明眸。

大半月未見,這姑娘膽量好似更大了一些。

他的視線在她細嫩的脖頸上略一停留,面不改色道:「未好。」

這答案並不意外,但拏雲還是不由看了自家主子一眼。

其實照着殿下從前的性子,應該理也不理,轉身就走的。

他們從聽楓小築出來后,在外頭信馬由韁轉悠了一圈,沒遇見想見的人,便往水寨那邊去了。回來后,殿下看到左近在辦廟會,下馬步行,一頭往回折返一頭暗觀民情。誰想到會在月波橋這邊遇上這等事。

顧雲容正飛快想着如何跟桓澈提顧同甫和沈家的事,就聽到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男聲。

是宋文選。

宋文選手裏也拿着紙鳶,跟二房兄弟一樣是與人相約來斗紙鳶的。

宋文選素日裏就是做緝拿巡察之事的,聽聞眼下這一樁官司,立等幫着和了稀泥,旋即便跟顧雲容搭起了話,有意在她面前逞技。

「不是我託大,這方圓百里,論斗紙鳶,我還從沒遇見過對手!你過會兒可瞧好了。」宋文選立在顧雲容面前拍著胸脯說罷,便招呼身後一眾人等湧向遠處草坪將紙鳶放飛。

宋文選這話倒確非吹噓,二房兄弟兩個便在他手裏吃過虧。年紀最小的顧嘉安對着桓澈看了須臾,忽然道:「你能贏宋家哥哥么?你若能贏他,毀我們紙鳶的事便就此揭過,我往後還要尊你為師。」

桓澈看了顧雲容一眼,顧雲容愣了愣,旋很快會意,用官話複述了一遍。其實顧嘉平兄弟兩個也都學過些官話,但興許是有意欺生,俱說的吳語。

她並未將這段放在心上,桓澈豈會理會這等無聊之事,她眼下只是搜腸刮肚地想着如何跟桓澈挑起那個話頭。

所以當她聽到桓澈吩咐身邊護衛去買一個紙鳶回來時,根本沒能反應過來。

她眼瞧著桓澈將馬匹交給拏雲,轉身往宋文選那群人聚集的草坪去,一急之下跟上去道:「殿……您尚在病中,仔細受了風!您別跟他們一般見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家貴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家貴妻
上一章下一章

127.番外之小甜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