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只見她忽的從地上爬起來,明晃晃的笑容掛在臉上,膚色還是一種病重的蠟黃,可看她這副神情,哪有一分病弱的樣子?

其實她皮膚上的黃色是用老薑抹的。

昨晚的官媒錢婆婆急匆匆的跑進臨時住着十幾個剛入了良籍女子的房間,對她說:「有人來捉你了,我有個保命的方法你要不要學?」

琉夏就把自己全部的財產給了她。

錢婆婆給了琉夏一塊老薑,「自己藏好,找沒人的時候塗在身上,躺在地上裝病。」

琉夏將這塊老薑藏在自己的肚兜里。

其實這些錢也花得值,至少讓她避免了挨打。

今天早上,大太太身邊的婆子氣勢洶洶的帶着一群人過來,感覺自己丟了臉的二小姐也派了人在隊伍中,她們叫嚷着踹開柴房的門,就看到琉夏躺在地上,臉色蠟黃,發出氣若遊絲的呻吟。

她這個樣子,誰都不敢打她,害怕打死了人,大老爺要怪罪。

距離京城十里,有一座臨時軍營,這裏駐紮着一千軍士。

朝廷剛剛戰勝蜀中的叛軍,那是安國境內最後的一支反叛軍。

盤桓在蜀中的這支反叛軍是前朝天下大亂的時候當地貴族建立的,叛軍的頭領習慣了自立為王的逍遙日子,怎麽肯輕易交出權力,將新朝皇帝封他為蜀中侯的招降詔書一把撕了,把使臣也給一刀砍了。

皇帝大發雷霆,召集士兵,誓要踏平蜀中。

可是由於地形複雜,氣候不適應等等原因,戰爭的進程非常不順利,十萬大軍,整整歷時三年,期間還死了一位主帥,才艱難的打贏了這場戰爭。

十萬大軍最後也只回來了三萬,皇帝在征西大將軍帶兵返回之前就賞下大筆錢糧,下令就地遣返普通士兵,讓他們回鄉種地。

事實上新朝建立這五年的時間,除了蜀中這種局部地區還在打仗,國內早就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了,所以三萬大軍出現在京城外,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征西大將軍穆濱城此刻正帶領自己的一乾親兵副將,奉命駐紮在離京城十里的郊外。

明天早晨,穆濱城只能帶領十幾個副將參軍上金殿面聖。

吃過晚飯之後,這位年輕的大將軍脫去甲胄,穿着一件寬鬆的棉袍坐在案桌前,迎著溫柔的燭光在看一本書。

如果這裏不是軍營,如果忽略他太過鋒利的目光,一定會將他看做滿腹經綸的書生。

穆濱城從小就生得面如冠玉,一直深受他父親的那些兄弟們喜愛,也是同齡夥伴嘲笑的對象。

長輩們都說他長得像母親,那位似乎是被父親搶來的貴族女子,可是穆濱城知道,自己的父母感情深厚,並不如外人想像得那般勉強。

每當父親出征的時候,母親都會在家裏苦苦的等待。

而且母親回憶起往昔歲月時,並無懷念眷戀之意,並且告訴幼年的穆濱城,「是你爹將我救出了牢籠,他讓我不用嫁給一個猥瑣的病秧子,他可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父親也很喜愛這個過於嬌柔的妻子,處處向人炫耀妻子教他讀書識字,所以他在教導自己的時候也很注重他的文化修養。

從二十幾年前當今皇帝起兵以來,穆濱城的父親穆榮就跟隨着他,可是穆榮私下卻對穆濱城說:「當初跟着今上出來的人,能活到現在、位置坐得最高的人,也就是你老子我。後面崛起的人越來越多,能力也越來越強,如果不是你娘教我讀書識字,哪有今天的我。」

五年前皇帝打敗了盤踞江南的夙敵,終於一統天下,大封功臣,穆榮獲封護國公。

辛苦了二十多年,終於到了享受勝利成果的時候,可是就在那年,穆濱城的母親卻生病去世了,穆濱城當時十六歲。

護國公喪妻之後意志消沉,除了將自己的兒子丟到軍隊中歷練,就一直稱病在家。

可是這短短五年的時間,朝中一共四位國公,除了護國公稱病躲過一劫外,其餘三位,一位以造反的名義滿門抄斬,一位跟造反的這位有大量書信往來,被連累發配邊疆,還有一位就是死在蜀中的第一位征西大將軍。

起初穆濱城在他的手底下做一個偏將,可是到蜀中後的第三個月,在一場雙方正面衝突的大戰中,主帥被流矢刺中,又加之瘴氣入體,五天後死於中軍帳中。

敵軍還在持續的進攻,當時場面一片混亂,十萬人的軍隊像是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敵軍輕而易舉的就收割了大量的頭顱。

就在戰局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是穆濱城出手力挽狂瀾。

首先他沒有亂,其次也是敵人犯了窮寇莫追的兵家大忌,穆濱城帶領自己手下的五千人,埋伏在兩座相對的山丘上,伏擊了一股追擊己方士兵的三千名敵軍。

一場勝利的刺激後穆濱城開始收攏人馬,終於將只剩下五萬人的軍隊聚集起來。

明明還很年輕的小將軍,卻已經具備了主帥的氣質,他非常的沉穩,也能夠適時的找準時機。

消息傳到京城,皇帝力排眾議,封當時只有十八歲的穆濱城為新的征西大將軍。

穆濱城沒有辜負皇帝的賞識,一步一步將敵人逼向了末路。

最後,穆濱城攻破蓉城,號稱蜀王的叛軍首領率眾而逃,被圍困在蓉城西邊百裏外的一座山丘之上。

穆濱城毅然下令,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方才熄滅,戰爭卻是在山火綿延的一刻鐘之後就結束了。

有十數人慌忙逃下山來,向穆濱城獻上蜀王的頭顱,乞求穆濱城饒他們一命。

在衝天的火光照耀中,三年來一直冷著臉的穆濱城露出久違的笑容,一把從親兵的手裏抓過那顆血淋淋的頭顱,跳上一塊岩石,將那顆頭顱舉起來,對着底下所有的士兵高呼道:「敵酋授首,此戰告捷!」

「敵酋授首,此戰告捷。」

「此戰告捷。」

「此戰告捷……」

狂喜的笑容最先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山呼海嘯的聲音直上雲霄。

所有的士兵都仰望着穆濱城,就算離得太遠,也許看不清他的樣貌,但是士兵們都仰望着他,這一刻穆濱城就彷佛是他們的神,穆濱城身後有熊熊烈火發出的光芒,那就是他的神光!

從此之後穆濱城戰神的名號就開始流傳出去。

但是到後來,士兵們呼喊心中複雜的情緒,話語在此時此刻彷佛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戰勝的喜悅、思鄉的情緒、劫後餘生的惘然……種種情緒混雜在一起,無法述說,只剩下嘶吼,這是一場集體的情感宣洩。

穆濱城跟他們一起嘶喊,喊啞了自己的聲音。

統帥千軍萬馬,振臂高呼,少年意氣,如此種種,彷佛是一場不可追憶的夢境。

而現在,穆濱城神情平靜的藉着一盞燭燈看書,穿着細棉布的衣衫,洗過的烏黑頭髮濕潤的垂在背後。

短短一個月的時光,那些由他親手創造的戰績好像已經染上了斑駁的痕迹,變成了昔日榮光。

京城的消息雖然無法馬上傳到前線,但還是會一直傳到穆濱城的耳朵里,聽到那些功臣們的下場,確實讓穆濱城感到一絲兔死狐悲之感,但當時戰勝敵人、取得勝利才是第一要務,其他事情都被他壓在了心底。

直到戰勝之後,皇帝的聖旨快馬加鞭送到他手裏,允許他帶一千護衛返京。

剩下的三萬大軍將移交給前來傳旨的官員,他們會按士兵戶籍所在地,有次序的解散他們。

踢踏,踢踏……

一對士兵剛剛從穆濱城的營帳旁邊走過。

穆濱城的親兵軍紀嚴明,理論上在京城外不會有任何危險,但是夜裏還是會安排士兵巡邏。

他放下手中的書,那是一本《漢書》,在燈光的映照下,翻開的那一頁標題是《張良傳》。

他拿出父親最後留給他的家信,信上只有一行字——治理天下,無須武將。

第二天清晨,宦官帶着聖旨笑盈盈的來到軍營,等了許久,穆濱城都沒有出來迎接,那宦官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焦急的副將打開他的營帳,卻看到甲胄整整齊齊的掛在木架子上,像是一個全副武裝的大將軍。

但真正的大將軍穆濱城卻是蹤影全無。

案桌上擺着那本翻開的《漢書》,還有一本奏摺。

傳旨的宦官戰戰兢兢的將穆濱城的奏摺呈交給皇帝。

奏摺上只寫了五個字——臣尋仙去了。

皇帝將奏摺放在案桌上,終究沒有說什麽話,算是默許了穆濱城的行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農門閑妻 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農門閑妻 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