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中國學生逛街到辦公帶保鏢

陪中國學生逛街到辦公帶保鏢

截至筆者調查時,「科隆語言學院」這個學校已經一共招收了四批中國學生,其中前三批人數比較多,第四批人數急劇下降,原本很多人都計劃來,但最後抵達的只有六人,其中就包括了上述的王芳英小姐。因為在那時,中國國內已經聽到有關科隆語言學院的不實之詞了。德國學校本身的問題多多,中國生源自然就會受到影響。在科隆語言學院的中國學生,幾乎全是中國人,且大多數來自河南、廣西和北京等地。第一批26人(筆者採訪時只剩下11人)、第二批23人(筆者採訪時,在校的只剩四人)、第三批27人(原定82人,因為簽證等問題很多人沒有來)、第四批六人。校方負責人坦言,在科隆語言學院前後招收的四批中國學生中,由於招生「把關不嚴」,學生素質差,其中有不少女生經常吵嘴、打架、鬧事等。有中國學生向筆者反映,他們到德國后並沒有與校方簽訂一份能夠真正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合同。第一批和第二批學生有一份合同,第三批學生的合同則與前兩批學生的合同內容有本質區別,第四批學生連什麼合同也沒有。他們交納的大筆費用也沒有正式的收據,有的只有自己通過銀行匯款而由銀行出具的單據。對此,該學校一名負責人「老畢」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在這些學生中,對第一批和第二批學生的收費都有收據,而第三批和第四批則沒有給學生收據,與學生簽訂的合同可以作為收據。不過,同學們反映的有關合同與收據的詳細問題,老畢並不願意多談,但對於中國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談得比較多。他說,由於整天與他們打交道,他對這些學生的失望表現有非常深刻的體會。關於他和德國合伙人之間的關係,也談的比較多。筆者發現,所有同學反映的都是學校的問題、中介的問題以及自己丟失錢物等方面的問題,但是,對於學生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往往避而不談,既不願意談自己的問題,也不願意談別人的問題。儘管筆者一再追問,但他們要麼避重就輕,要麼就說不知道,有的採訪完全是「擠牙膏式」的。有同學說,科隆語言學院每迎來一批學生,德國人就會成立一個新公司。經過調查,筆者發現,在迎接四批中國學生時,德國人前後曾使用過三家公司的名字:「CONFAS」公司、「德中文化交流中心」、「德中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迎接第三批與第四批中國學生用的均是同一個名字「德中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由於德國公司實行註冊制,註冊一個公司很容易。從這些公司的名字來看,「德中文化交流」這樣的字眼在中國人的意識里是有不同理解的。一般都會認為這是比較正規的、可信度比較高的機構或企業。這是在中國留學市場上,類似的名字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了解,中國學生剛來時,德國方面對中國人還是很友好的。這個學校是他們一手辦起來的,儘管幾乎全是中國人,但他們也很希望把這個學校辦好,希望能夠辦出名,希望還有更多的中國學生來到這裏。學校希望通過中國人的到來而名利雙收。特別值得一提是,對於剛剛到來的這批學生,專門負責學校學生事務的德國「女秘書」也曾非常友好地善待中國學生,希望通過她的幫助以便學生更快地適應生活,更好地學習。她考慮到中國學生初來乍到,還曾多次讓自己女兒陪中國學生逛街,讓中國學生練習德語。後來的形勢演化成,「女秘書」擔心中國學生因對其不滿向她實施暴力而在進入學校時帶上保鏢,因為有一位名叫向隅(化名)的中國學生曾經打過秘書一個大嘴巴,讓女秘書失望至極。學校工作人員帶保鏢工作,這應是天大的「笑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留學與垃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留學與垃圾
上一章下一章

陪中國學生逛街到辦公帶保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