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5)

孩子變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5)

給孩子心靈造成傷害的不僅僅是「現實生活」中的悲慘事例,充斥暴力、色情的大眾娛樂業更讓他們無法從屏幕製造的困惑恐慌中逃出來。毫無疑問,暴力的影響十分可怕,因為在潛意識中,我們對暴力的衝動會被激發起來,而且這會使我們對自己的挫折過於敏感。在某種程度上。現在恐怖劫持、校園槍擊增多就是暴力娛樂文化的惡果。很多可以減少這些影響的辦法,如慈愛的看護、更多的交流、父母的規矩和限制等,對很多孩子來說都不存在。孩子還沒有機會體會這些情感或痛苦,因此也不知如何調節自己的情感,只有把自己與外界隔離開——我是我,別人是別人。這種漠不關心使孩子不再富有同情心。當事情變得過於複雜時,孩子們更容易將注意力轉移到非感性的一面,如什麼事情、發生在誰身上、怎麼發生的、在哪兒發生的,而不是關心當事人的感受。這種情感的疏離大大加深了孩子對自我權利的注意。家長們必須做點兒什麼來避免孩子產生這種心理。我們享有的前所未有的繁榮和日益金貴的時間使我們很難對孩子說,「這太貴了」「太遠了」「太遲了」「不方便」等拒絕他們要求的話。不能和孩子相處得久一些讓我們感到負疚,我們也只好用金錢和給予他們任性妄為的特權來平息。《華爾街時報》最近登載了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記述了從20世紀初到今天人們互送的節日禮物的變化。100年以前,一個富有的女人渴望的也只是一把玳瑁梳子;孩子會為一個橘子或一些糖果欣喜萬分。而現在呢?「禮物清單」更多的是索尼遊戲機、電腦、滑板車、山地車、巴尼百貨,當然還有芭比娃娃和她的車、房子和無數的衣物。大家都知道,奢侈和縱容會令人墮落,而孩子尤為如此。他們一點不知道獲得金錢和好的生活是要付出代價的。而欲求的不斷滿足將使人很快失去樂趣。尼采曾經說過:「佔有因為佔有本身而價值降低。」真正的滿足需要一點兒的耽擱、暫時的挫折和一些期待。孩子的特權不能完全剝奪,而自命不凡也很難避免。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少點兒溺愛,不要太快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還可以讓他們多做點兒家務、找一份暑期工作。當家長和孩子熱切地打造「金色履歷」時,他們放棄了各種普通工作,如救生員、收銀員、服務生等等,而是積極參加一些所謂的「增加人生閱歷、有益的」的工作,比如去哥斯達黎加的部落里體驗原住民的生活,或去拿波里登山,參加名校的輔導課。勞動統計局自1948年便開始統計16~19歲的年輕人暑期工作的比例,1990年這個數字最低。《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報道說,喬治城大學的一個大三學生說,他的時間要比一份每小時10美元的暑期工作值錢得多。他的暑假是在韓國的一所大學過的。越來越多的專家和研究生院都開始對這種「金色履歷」表示懷疑。我聽實習醫院的幾位部門負責人講,他們選擇的都是得B+而不是A+的學生,他們說:「那些孩子讓人覺得太自負了。」正如加利福尼亞州派波丁大學前任校長大衛·戴維潑先生所說:「花更多的時間閱讀美國歷史、踢足球,和去別的國家旅行,開闊視野是不同的。」他在《紐約時報》上說,他讓老師們很生氣,因為他堅持說:「我在父親的烤麵包店裏學到的東西比在任何大學都要多。」也正如他說,「我們正在從正確的子女教育的軌道中偏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孩子變的目空一切、自命不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