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的動因(1)

「管」孩子的動因(1)

一切從何時開始?從兒子最後一個學說話?從女兒第一次參加學前面試失敗?從孩子棒球賽失利,還是沒有被選進優等生班?遲早我們要面臨這樣一個時刻: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至少在某些方面確實不是最好、最聰明、最漂亮,總之不是「完美」得令人嫉妒。這讓人鬱悶,不是嗎?前一秒鐘你還幻想着孩子容光煥發地接受諾貝爾獎或是全國圖書大獎,而後一秒鐘卻發現和你坐在亂糟糟的房間里的還是那個平常的小子。其實,認識到孩子的弱點在教養過程中至關重要。在理想狀態下,你和孩子心神相通,能夠想出合適的辦法幫他們克服所有弱點。但大多數情況下,你能給他的就是接受與慈愛。也許我們的兒子不適合當總統,也許女兒在另一家幼兒園會很出眾。有時一點兒努力就可以讓事情好起來。孩子不說話,去醫院做個檢查,看是不是聽力出了問題;孩子沒有進優等班,和老師談談,看看孩子需要在哪些方面稍做努力便可進步。也許你認為這些做法都不行。你在琢磨聽說的一個名師,或者想到了你的鄰居——幼兒園一位有力的基金募捐者,也許求他給園長寫封信,你過於頑皮的孩子就可順利入園。也許你想找老師求求情,為學校多出點兒力,這樣孩子就可以進優等班。在考慮這些辦法時——找老師求情還是在後院搭個籃球架讓孩子多練習;給學校捐款還是換所似乎稍差一些的幼兒園,我們都不能避免選擇帶來的壓力。其實,身為家長的壓力就是做選擇、拿主意的壓力。社會的發展、競爭的加劇使事情變得更為複雜,再加上我們感到有必要「管」孩子,要做出明智的決策就更難了。著名的兒童成長專家梅爾·萊溫先生曾說:「成年人做好一件事就行,兒童則必須面面俱到。」我們知道自己擅長教書而不是網球,擅長金融分析而不是做家務。我們根據自己的志趣和技能做出選擇,加上運氣和意志的幫助,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過上快樂的日子。而兒童得學好數學、語文、外語、自然、體育,還要盡社區義務、鍛煉領導才能……隨着競爭水平提高,兒童面臨的壓力日趨嚴重,更加不幸的是,這種壓力多半來自父母。我們希望子女成才,這無可厚非,但又不願意接受因過度強迫子女而造成的苦果。這正是本書想要幫你解決的問題:如何讓你的孩子健康發展?「管」孩子沒錯,適度的壓力會起好作用,反之卻會造成難以預料的惡果,那麼如何把握這個度?當然,有些家長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逼迫子女天經地義,很難讓他們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如果你已經打開本書,就說明你是開明的,願意做出改變。你可能正在擔心孩子的生活秩序被你的強求打亂,你願意從這本書里找到正確的做法。我見過很多同你一樣的父母,他們為子女將要步入一個競爭殘酷的世界擔心,他們想儘力幫助子女成功,同時也希望子女獨特的天性不會被凡塵湮沒。然而很多家長不能領悟養育子女的真諦。出於一些被誤導的原因,我們感到孩子最終的成功完全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生活的目的就是做個勝利者,自己不行,那麼孩子要贏。這已毫不新鮮,我們看到太多的相關介紹:能夠讓孩子進入最好的大學的輔導名校、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和心血的訓練營地……家長們註定能遇到其中的一個。為了孩子,父母們你爭我搶;為了孩子有份與眾不同的「金色」履歷,父母甘心忙碌一天後,還要開車送5歲的小孩去城市另一頭學琴,或者每小時花60美金請教練指導孩子打網球……而這些時間他們本可以和孩子快樂地吃飯、聊天或遊戲。通過與無數家長的交談,我發現沒人願意逼迫自己的孩子,但又都覺得不這麼做不行,否則任其自由發展,他們擔心孩子長大後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落伍。是否為孩子爭得一個好班級,是否八年級就把孩子送進SAT考試輔導班,是否該讓孩子去球隊受訓因為聽說常春藤聯盟大學在運動方面要求很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上,這種擔心影響着家長們的決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管」孩子的動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