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葛琳

番外——葛琳

六年外調,葛琳始終做好他的本分,沿海一帶,恪盡職守,兢兢業業。

幾年光景,周遭民眾都知道了他的名聲,為民謀事,是個不折不扣的清官。

貶謫后的第二年,他聽聞家中三叔娶親了,娶的不是旁人,而是她惦記許久的心上人。

難以置信,發信回京時,卻又聽聞,家中大哥葛瓊被流放了。

恍如霹靂,彼時正在曲田上查看莊戶,收到消息,整個人話也不出來。

隨行的下屬以為他是受了凍頭,道,「田裏枯寒,不如去草舍里坐坐。」

三叔分宗,大哥流放,這一刻,心裏閃過太多念頭,京中局勢,他日日操看,忽然覺得,這個家怕是不行了。

直至裕親王失瘋,封地盡收,京中局勢又變了個遭,坐在庭院裏,他恍然,才想明白,昔年三叔的苦心。

皇帝崩逝,新皇繼位,遠召了一條令,命他即刻返京,整閣翰林院。

六年未歸京,周遭都變了一個樣,母親戴氏在正門迎她,哭得不能自已。

許是下鄉苦頭吃的多了,這些風霜經不起他的感觸。

她寬慰了母親,轉頭看見大哥葛璇站在門口,亦是望着他感懷,他走過去,拍了拍大哥的肩膀,「我回來了。」

家中人嗣走散,葛琳的返京,是老祖宗心頭的一道曙光,開宗拜了拜列祖,燒了一炷香火,老祖宗與他說,「琳兒,葛家這一脈的興成,就到你的頭上了。」

他應道,「好。」

新皇和善,不是猜忌之人,早早準備的權謀心路,在他面前,都不作數。

聖上拉着他說,「愛卿,你乃先生所保,我唯信你。」

是了,聖上能夠登基,還是他家三叔一步一步推上去的。

三年不到的光景,他已然從翰林院調出,進軍了內閣,成了京中四大閣老之中最為年輕的一位。

三十歲的年紀,家裏的門檻都要被蹋破了。

戴氏整日在他耳邊耳提面命,「琳兒,你何時娶親啊?」

老祖宗殯天那日,遠去姑蘇的三叔回了京。

一道回來的,不僅有她,還有兩個模樣像她的孩童。

家裏祭天,如今,萬事皆由他操備,靈堂守歲時,看見了三叔的身影。

大抵有十年未見了,三叔還是那個三叔,再見他,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話。

「琳二,」三叔卻一如從前那般喚他,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勿要難過。」

實則他比他還要難過的緊,在靈堂守歲,他跪了整整三日。

三叔說,他對不起老人家,父母在,不遠遊,這些年的倫常,都白學了。

他跪了三日,底下兩個模樣精緻的孩子,一旁作陪。

他看去,一眼就認出了,兩個男娃,一個比一個長的精緻,大的這個,模樣嚴肅,小的這個,又太過乖巧。

二人齊嗖嗖喚他,「琳二哥。」

實在是兩個孩子太小,跪不住多久,到了夜間,他竟然看見了那人款步走來。

她亦是走到三叔身邊,模樣溫柔,拿了帕子替他擦了擦臉,低聲與他耳語。

他看見,三叔也反手摸住了她的手腕,朝她點了點頭。

她過得很好。

多少年的事了,從前那番兒戲,她定也不放在心裏了。

只因她,見着他,模樣還是正經的,半點無有拘束,「琳二,沁兒太小,我就先抱他回去了。」

「好。」

她彎腰,將在草盤上跪着打盹的小兒子抱了起來,轉頭亦是對他輕和地笑,「琳二,你也不要太勞累,能歇一時就歇一歇,之後還有諸多事要處理呢。」

處理完家中大小事,送三叔一行人出巷。

大抵是葛沁這孩子太像他母親了,便很和他眼緣。

葛沁乖巧,不無怕生,什麼事都要拉着他,諾諾喊,「琳二哥,我腿疼。」

這孩子太白,端看去,還像個女娃,他亦抱起了他,送他走了幾步,轉頭與三叔道,「無事,我抱一抱他。」

葛沁便兜住了他的脖子,低低笑開了,亦與身邊的父親做了一個鬼臉。

送走三叔一行人,在正門遇見了侯着她的戴氏。

他道,「母親,等老祖宗喪期畢,你替我尋一尋罷。」

戴氏驚喜,「兒子,你說的可是真的?」

「大哥的孩子如今都快要參舉,我也老大不小了,您看着辦罷。」

「哎,哎,」不想一番話惹得戴氏淚眼朦朧,「你總算想開了,我這就為你找,定選一個讓你滿意的人來。」

不知太太是怎樣想的,這選的人,竟都是南方來的姑娘。

看的眼花,他任點了一個,「就這位罷。」

「哎,姑蘇曹首輔的孫女,」戴氏既欣喜又心酸,「你這孩子,還是逃不了這個圈。」

原來這位曹姑娘是那人外家的孫女,論說起來,二人還有些親戚的緣分。

他哪裏知。

算了,隨戴氏怎麼想去罷。

守孝亦是三年,娶曹氏入府,次年冬,曹氏就為他誕了一位小姐兒。

模樣水靈,便是這眼睛,很讓他想起誰。

他給這孩子娶了個小名,存憾。

此生波折有,唯獨年少有遺憾。

那就叫存憾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玉之章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玉之章章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葛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