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仿寫:(1)

上海卷仿寫:(1)

忙復旦大學大三學生宇文穎(出自:新聞晚報《升學周刊》)很少有人再去追究,為什麼,自己的腳步在這喧鬧的都市中竟已停不下來。為了擠進時代的主流,為了過上體面的生活,都市人幾乎是無一不忙的。白天是精緻的套裝,勒緊的領帶,沉重的背包,九點一到,陀螺便被抽上一鞭,轉轉轉,開始忙開拓,求發展,個個啼笑不由己。晚上則拖着疲憊身軀倒頭就睡,管它春夏秋冬。李宗盛唱道:「我來來往往,匆匆忙忙,從一個方向到另一個方向。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自然,已經「忙得分不清歡喜還是憂傷,忙得沒有時間痛哭一場」的世人,更是忙得無裕打量這個問題。古之閑人,淡然虛曠而其道無窮,萬德之美皆從於己,棄外在享受,貴心靈內省。清風明月,不用錢買,卻是浩宇贈與的最大財富。他們一派瀟灑,反而承載了生命真正的趣味。今之忙人,心靈空間被打包存放了一個個案件,一場場交際,一桌桌飯局,一絲餘裕也無。賞風荷、枕書香之事早已隔山隔海,就算提及,怕是也要被笑為風花雪月,不足珍的。不過,多少年的塵事縈繞之後,暗自思量,竟是若有所失。生命似是完整,方寸之間,卻是空虛難抑,到底是缺了什麼?忙到失去自我,究竟又是為了什麼?忙來了精緻的生活,卻忙不來自得的心情,心還是空的。身在魏闕,久別江湖,走馬蘭台,飄蓬隨風,心意憔悴,無論性情。陶淵明早已感喟,誤落塵網中,一去30年。樊籠再美,哪裏抵得過丘山雅韻,虛室餘閒!近年來,休閑學這一門學科悄悄地興起,1952年皮普爾寫下的《休閑:文化的基礎》已是近代休閑學的經典之作。閑,本是性情之事,立為學科,是不是反而要「感謝」一下人們對它的逃離與淡忘?太匆匆,人生的一路風光就這樣被錯過。繁忙的學習工作,並不意味着心靈的充實,生命哪堪就這樣被捨本逐末地磨去?我這樣說,並不是指要重新回到清虛沖淡的古之生活。忙得透不過氣的生活自有解脫之法,因為,「忙」不是只有忙碌一種的,忙同樣可以讓人適意。一味的忙,只能讓生活單調,這種忙作為閑的絕對面存在着,這是瞎忙。令人愉悅的,讓人充實的忙是自適其適,這是一份忙中的閑意,它使人們有自己的人生步調,以忙而不亂的節奏充分地參與到廣闊人生中,即使身處繁都,仍不會心疲計算,執於俗務。這樣,忙帶給我們的不再是倦意而是滿足。人生的俯仰之間大有精彩之處,一路顛簸過來,細細品味着這些人生的精彩,慢慢地,竟有了神閑氣定的快意。若沒有忙的努力,可能自己的人生造不出如此多的精彩;但若一路快馬馳騁了去,而沒有一份繁忙中的閑心,這種悠然而又完足的幸福只怕也是咫尺天涯,看見了,卻錯過了罷。太忙了光明中學老師李新(出自:新聞晚報《升學周刊》)現在掛在人們口頭上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忙」,熟人彼此見面或者彼此打電話都是先問:「你最近忙不忙?」被問的往往回答:「忙,忙得不得了,太忙了!」忙總歸是好事,說明你有事做,說明你活得充實,說明你能夠為社會為個人創造更多的價值;若說「沒啥可忙的,一點也不忙」,說明你沒多少事做,或者你單位效益不好,瀕臨破產了,你下崗了,清閑得無聊,於社會於個人也就不可能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去往外地旅遊,發現一些地方節奏緩慢,從人們的腳步可以看出來,在大街上都是閑散的腳步;上海則不是,行人的腳步匆匆,時時刻刻都給人以被追趕着的感覺,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都特別快,這就是忙,這就是上海之所以發達於其他地方的原因。然而凡事總要有個度,太閑了,閑得發慌不好;太忙了,忙得超過了限度,就如同一根弦綳得太緊,綳斷了,也不好。現在最忙的是在外企工作的年輕人,忙得連數鈔票的工夫都沒有,掙的錢多,卻沒有時間花費,生活質量並不見得比一般人高,並不比別人幸福多少,反而產生一些心理疾患,甚至過去在中老年身上所發生的病患,現在居然在年輕人身上發生了,產生嚴峻的早勞死現象。這是值得人們關注和憂慮的問題。忙說到底是一種心態。我們處在一個轉型期的社會,收入差距的拉大,導致人們的心態失去平衡,所以,一些人的心態始終處在忙碌之中。一些明星忙於走穴,一些官員忙於中飽私囊,一些職員忙於吃裏爬外,牆外開花,伺機發財,一些作家忙於寫作暢銷書,一些出版商忙於打造「美女作家」、「美男作家」、「少年作家」、「學齡前作家」或者兜售名人**,甚至一些名人的老婆孩子、前夫前妻前情人都紛紛赤膊上陣,拚命開發名人資源,就連一些教師,也紛紛忙於編書、販賣試卷、校外兼課、搞家教等……千忙萬忙為一個「錢」字,把整個社會攪得一片喧囂、浮躁、功利、世俗化。人外化為物質的奴隸,追逐金錢的機器,漸漸也就失去了自己。於是水漲船高,買房要買高級公寓房,有了房還要有車,有車還要換豪華轎車,一個跟一個攀比,物質的**越來越高。早幾年前就有人跟我說:「光靠那點工資夠幹什麼用的,關鍵是靠工資外收入。」工資外收入,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有本事的是「單位的紅旗不倒,外面的彩旗飄飄」。好端端的人際關係變成了**裸的相互利用關係,金錢關係,人情淡漠,親情淡漠,鄉情淡漠。我的老鄉多數是做教師的,早幾年相互之間還能有點來往,近幾年,大家忙於發家致富(搞家教),不便造訪了,情感逐漸淡漠了。照這樣「忙碌」下去,想讓人的心態徹底平衡下來,恐怕難乎其難了。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攻克高考作文的法寶:2004高考滿分作文非常解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攻克高考作文的法寶:2004高考滿分作文非常解讀
上一章下一章

上海卷仿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