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番外前世二

121.第121章番外前世二

防盜章,v章購買比例不足60%者請72小時后再閱坤寧宮。

薛皇后心有不甘,她覺得侄子可以覓得更好的婚事,可是皇帝發話了,她也只能先和侄子談了一番后,就依著皇帝的吩咐,召了誠郡王妃打探以宓的婚事。

當然了,縱使心中不那麼甘心,薛皇后慮及誠郡王在宗室和軍中的地位,在面對誠郡王妃韓氏時她的笑容還是十分親切的。

她對韓氏笑道:「前幾日淮寧生日,她聽說夏姑娘回了京城,就特地請了夏姑娘參加她的生日宴。聽淮寧跟本宮說,夏姑娘生得極好,當真像極了韓王妃你,說話行事也頗周全,果然不愧是老國公夫人親自教養大的姑娘。下次韓王妃入宮,不若也帶夏姑娘給本宮瞧瞧吧。」

前幾日淮寧公主生辰宴上發生的事,韓氏也早從以宓身邊的丫鬟那裏得知了,她總算是知道這薛後到底是打了什麼主意,心中很是不悅。

韓氏有禮道:「娘娘謬讚了,阿宓不過是個鄉野丫頭,哪裏值得娘娘這般誇獎,上次她入宮來,聽說就惹了薛大姑娘不悅,我怕帶她到宮中來,衝突了娘娘就是我的不是了。」

薛皇后臉色僵了僵,面上的笑就有些不自然,勉強道:「怎麼會?說什麼惹了芯怡不悅,這是哪裏的話,你知道,怡丫頭就是脾氣直,我可是聽修啓說,怡丫頭和柔丫頭都是極喜歡夏姑娘的。」

韓氏抬眼看了薛后一眼,這個時候提薛修啓?

韓氏的眼睛生得極好,她這樣抬眼看薛后,就算同是美人的薛后也被閃了閃。薛后不由得就想起她前日裏召侄子薛修啓說話時,侄子也勸自己依了陛下之意,那樣子分明一點也不排斥娶那夏家女……

薛后心中一時之間就有些發堵,強忍着才道:「說到修啓,這孩子你是知道的,不是本宮誇他,卻是極有出息的,性子也好。」

「昨日陛下跟我提了,道是夏姑娘是韓老夫人親自教養的,品貌都隨了韓王妃,極是出眾,說若是夏姑娘尚未定親,便想親自替夏姑娘和修啓賜婚。今日本宮召韓王妃,便是想問問韓王妃,夏姑娘可已許了人家?」

韓氏有些驚訝,沒想到陛下竟然插手了。

韓氏心裏有些感慨,這薛后,還真是命好,論相貌,雖長得好但卻也算不得是頂尖的,論才情品性,更是一般,卻獨得聖寵,更是誕下了陛下的獨子。現如今陛下病重,還在為她和薛家打算著。

薛修啓,韓氏還是知道的,他和薛修泰,並不單止是嫡子和庶子的分別,才能和品性上也差了許多。若不從政治上來考慮,這婚事並不是不可考慮。

韓氏笑道:「勞陛下和娘娘費心了,小女尚未定親。只是小女的情況娘娘可能有所不知,她一直都是由家母撫養長大,她的婚事家母一早就跟我說過,必須由她老人家親自過目才可,就是我也是做不得主的。」

薛後點頭,本應不悅的她心裏卻不知為何還鬆了口氣。這婚事,還是得再考慮考慮才是。

兩人之後閑聊了幾句,韓氏便告退了。

韓氏知道了慶源帝和薛后之意,並未直接去魏國公府將此事說與韓老夫人或以宓聽,詢問二人之意,而是先回了誠郡王府,待誠郡王這晚回府,便和誠郡王商討這婚事可作得,對郡王府和兩子將來可會有什麼影響。

誠郡王聽言就笑道:「薛家雖自大了些,但薛家畢竟是太子殿下的外家,薛修啓的資質品性也算是難得的了,這婚事並不算辱沒了宓姑娘。至於對我們郡王府,還有亦祥和亦祾,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你不必太過慮了。」

雖然是妻子的長女,卻和誠郡王府沒有關係,就算將來薛家犯什麼事,也牽連不上王府。

韓氏點頭,如此她才放下心來。

韓氏翌日便回了魏國公府將此事說與了自己母親韓老夫人聽。

韓老夫人不喜薛后和薛家,不管是庶子還是嫡子,都沒什麼好印象,因此聽得女兒說陛下意欲為外孫女和薛修啓賜婚,直接就道:「宓姐兒的婚事我自有打算,皇后那裏你只推給我便罷了。陛下既然詢問於你而不是直接賜婚,就是不欲強加之意,這事我自有分寸。」

韓氏本也不喜與薛家扯上關係,聽母親如是說便也就放下了此事。

且說燕王穆元禎先時便已知薛后和薛家在打以宓的主意,所以雖然那日他在慶源帝那裏沒有直接要求賜婚,但薛后,薛家還有誠郡王府以及魏國公府的動靜他卻是一直都派人留意著的。

薛后在慶源帝寢宮和慶源帝的談話他不知情,但薛后和誠郡王妃韓氏的對話暗探卻是一五一十的回報了他。

他還真沒想到他兄長慶源帝會來這麼一下,不過還好沒直接就下了賜婚聖旨,不然想再阻止費的功夫就大了……

他略思慮了番,就召了暗探吩咐了下去,對薛家那邊作了些安排。

而他自己則是在翌日韓氏見完韓老夫人之後的這個下午,就親自上門拜訪了魏國公府,見了魏國公和韓老夫人。

魏國公世子韓慎遠曾經是穆元禎的伴讀,因此穆元禎幼時便常出入魏國公府,和魏國公以及韓老夫人都是相熟的。

他知道要徵得以宓的同意,讓她答應嫁給他大約不會是一朝一夕之事,他行事向來周密,所以在那之前,他自會先將她周邊的人和事處理好,避免有什麼意外之事發生。

穆元禎先見了魏國公,再見的韓老夫人。

他在離開韓老夫人的院子時,見到了正欲往韓老夫人處請安的以宓。

以宓給穆元禎行禮,穆元禎並沒有什麼和心儀女子相處的經驗,此時他剛和韓老夫人說完道是自幼心儀以宓,想娶她為妃,可是此時以宓站在他面前時,他的表情卻仍是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甚至在旁人看來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冰冷。

以宓行完禮后,便退到了一邊垂首讓穆元禎先行。

可是穆元禎並沒有提腳離開,他看着以宓停頓了片刻,看得以宓都忍不住莫名其妙地抬頭看他。

他才出聲問道:「夏姑娘,你還記得傅先生嗎?」聲音稱得上溫和了。

以宓一愣,傅先生……那是以宓住在魏國公府時的一位女先生,是宮中的退役女官,出宮之後就被韓老夫人請了專門教導以宓,以宓的騎射藥理地理異志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是這位傅先生教習的。可以說以宓獨立不受平常規矩束縛的性子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這位傅先生的影響。

此時穆元禎問起,以宓微愣之後就想起這位先生的背景,和眼前燕王穆元禎的關聯。

傅先生,據說原本是在先帝元后閔後身邊服侍的女官,閔后曾跟隨時任北地邊關大將的父親在北地居住多年,傅先生便是從北地就跟着閔后服侍她的。

以宓離開魏國公府回夏家之時,傅先生便沒有再教她,據說是回北地了。

燕王的藩地是在北地,傅先生是燕王生母的女官,說不定他們在北地會有聯繫也不一定。

以宓遂笑道:「當然記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傅先生教導我多年,如何會忘記。傅先生當年離開時道是回了北地,王爺的藩地是在北地,是否是有傅先生的消息?」

穆元禎頷首,道:「北地多戰事,有很多陣亡將士的遺孤,北地有專門的育嬰堂,烈武堂和女子學堂撫養教導這些將士遺孤,傅先生回了北地之後,便一直協助本王打理女子學堂。」

「北地的女子學堂和京中的女子書院有很大不同,因她們都是將士遺孤,北地的民風又和京中大不同,那裏的女子學堂多是教習能讓她們安身立命的技能,有習武天賦的,也會教導她們騎射武藝,將來如果她們願意,也可能安排她們去軍中效命。」

「此次本王回京,估計短時間都不會再回北地,如果可行的話,本王想在京中也設立這樣女子學堂,所以便帶了傅先生一起回京,讓她幫忙籌劃。」

以宓聽着,一時有些出神。

穆元禎笑了笑,續道,「女子學堂之事,非一時之功。這些時日,傅先生一直在收集整理相關的一些資料。那日本王觀夏姑娘比試箭術,便想起姑娘的騎射皆是傅先生所教。夏姑娘上過京中女學,又在江南住過三年,對辦女子學堂可能會有些獨特的想法,如若夏姑娘願意,本王想請夏姑娘和傅先生一起籌辦這女子學堂之事,當然夏姑娘只需給些意見即可。」

看以宓聽言有些微愣的樣子,穆元禎又道,「傅先生博學多才,精通岐黃之術,夏姑娘若願意的話,本王可請傅先生住到魏國公府,一來方便你們議事,二來亦可以繼續教些姑娘想學的東西。」

辦女子學堂,若穆元禎想找人籌辦,大把人比她合適,所以以宓一時之間就有些疑惑,可是以宓很喜歡也很挂念傅先生,聽說她竟然回京了,心中十分高興,對穆元禎所說的辦女子學堂之事也很有興趣,所以雖然心中疑惑,但卻絲毫不想拒絕穆元禎的提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絕色多禍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絕色多禍害
上一章下一章

121.第121章番外前世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