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進度表」

「成長進度表」

雖然,在生活上,**給孩子降低了水準;但在其他方面,**不僅要求甚嚴,而且有細緻具體的指標。為了鍛煉孩子們的毅力和體質,**為子女們制定了一個嚴格的「成長進度表」:9歲學會游泳,10歲學會騎自行車,11歲要會自己洗衣服,13歲能夠生活自理,15歲獨自出門。

並不是定完就完了,定完是要嚴格落實的。「我們都依照這個進度表實施,我自己是每項指標都略有提前。游泳是在8歲學會的,也是在**歲之間,學會了騎自行車。除了拆洗被褥外,我10歲以後就沒讓別人洗過衣服。」劉源說。

在嚴格要求自己方面,孩子們從對父親言行的觀察上感受良多。

1956年以前,在甲樓一層秘書的辦公室里,有一台軍用發報機改裝的收音機,體積很大,也很粗糙,但在當時,別的房間連這樣的東西都沒有,物以稀為貴,**的幾個孩子,也經常到這個辦公室來收聽廣播節目。

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慾,一位秘書就與改裝這台收音機的總參謀部聯繫,希望能用這台大收音機換兩台小的。總參那邊不僅爽快地答應了,而且還送來了三台由他們組裝的簡易「小收音機」。結果秘書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留下了一台,送給衛士一台,還剩下的那一台,就放到了孩子們的房間里。

有一天,**到孩子們房間里,發現了這台收音機,覺得奇怪:「這是從哪裏來的?」孩子們如實回答說是樓下的秘書拿來的。

**從孩子房間出來,就把那位秘書叫去,問明了情況后,他面色嚴肅地說:「你們怎能隨便向人家要東西呢,以後再不準隨便接受別人的任何禮物,不準占公家的便宜,不準打我的旗號辦不應該辦的事,要來的這些東西,通通退回去。」於是,孩子們房間里的那台收音機又消失了。

父母親對孩子們學業、政治進步、人格成長的關心,還反映在對孩子們主課以外的多方面興趣愛好,如體魄的強健,審美情趣的積澱等,都給予關注和支持。

從那個時候起,乒乓球就是中國的國球了。大人孩子,都喜歡打乒乓球,並以乒乓球打得好為榮。要想打得好,就得苦練。一次,李樹槐的女兒李延梅到西樓會議室這邊玩。會議室里有個乒乓球案子,劉源見有了對手,兩人打得昏天黑地。

直到過了午夜,王光美還不見劉源回家,有些着急了,因為劉源平常一直是個挺守規矩的孩子。於是,驚動了警衛人員,四處去找。最後在西樓會議室里,找到了兩個汗流浹背、仍酣戰不止的孩子。

作為母親,孩子午夜不歸,讓她焦急不安;還影響了那麼多人的休息,她心裏是挺生氣的,但看到孩子並沒有做什麼不該做的事,是在打乒乓球強身健體,就沒有太多地指責孩子。

也許是受**的影響,中南海里的許多首長和幹部都對練書法雅興匪淺,稍有閑暇,就在廢舊報紙上練開了。劉源不知從何時起,對中國的水墨畫產生了興趣,家長練大字時,他也拿着毛筆在舊報紙上划拉。

王光美首先注意到了兒子的興趣苗頭。一次,中南海門診部主任鄭學文因醫療保健方面的事到甲樓,偶然間發現劉源對畫畫的興趣。巧的是鄭學文的丈夫,是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的校長、著名的美術教育家丁井文。當她和王光美攀談起此事時,遂提議幫助劉源找名師點撥一下。

在丁井文的帶領下,劉源一一拜謁了李苦禪、李可染、葉淺予等中國畫界的泰山北斗,觀摩他們的造化妙筆,聆聽大師的開蒙之言。每次登門拜師,丁井文騎着自行車在前面,劉源騎着小軲轆的自行車跟在後面。經丁井文建議,劉源拜聲望德行俱佳、又年富力強、和丁井文交誼最厚的黃胄為師。

就這樣,劉源投在黃胄門下學習中國畫。聽說劉源拜到了名師,中南海里另幾位有同好的孩子,也和他一起學藝,也跟着丁井文遍訪畫界大師,到中央美院和美院附中觀摩學生繪畫。這些孩子中有朱德的孫子朱援朝、朱和平等,鄧小平的女兒鄧林、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宜還都在丁井文當校長的中央美院附中,受過正經的科班教育。

名師出高徒,幾個孩子經黃胄指點,以及到中央美院和美院附中那濃厚的習畫氛圍熏陶后,畫技都有提高。劉源在11歲那年,參加巴黎國際兒童畫展,竟拿了個金獎,還在其他比賽中得過兩次三等獎。

**中央在廬山第二次召開工作會議期間,劉源也跟着父親上了山。在山上,他畫了幅畫送給**,隨手把自己的名字寫成了元元。**看了署名,半詼諧半認真地說:「這個名字不好,不要圓,要有稜角嘛!」劉源趕忙解釋:「不是那個圓滑的圓,是源泉的源。」**聽了笑着說:「源泉的源么,那挺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牆童話:我家住在中南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紅牆童話:我家住在中南海
上一章下一章

「成長進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