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武衛新兵(1)

第3節 武衛新兵(1)

如意客棧二樓的房間里。

毅軍總統宋慶安坐正位,左邊是毅軍分統馬玉昆,右邊站立着李老四的兒子李玉堂,兩旁靠牆的地方都是宋慶的護衛馬弁。

房間中間的地上,跪着兩個人,其中的一個正是王幫帶的心腹護衛。

推門進來的王幫帶,知道大勢已去,出溜一下癱軟在地,趴在地上不停的磕頭道:「我是一時糊塗,豬油蒙了心,作出這樣見不得人的事情,大帥開恩呀,念在我跟着你出生入死一場的份上,饒我一命!」

「小貴子,你跟着我有二十年了吧,算得上是我毅軍的老人呀,怎能作出這樣的事情,看來本督是真的老了(83歲,能不是老人嗎?)。」宋慶看着王福貴,老眼一閉,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從駐守旅順,到『甲午戰爭』,再到『庚子事變』,南征北戰,要是你做的只是偷賣一些軍械也就罷了,可你為什麼勾連東洋小鬼子?這些畜生殺了我多少弟兄呀。」最好的一句,宋慶已經是鬚髮怒張。

「勾連小鬼子?」王福貴一愣,急忙辯解道:「大帥,我是偷了點軍械,可我沒有勾連東洋雜種呀,你老也知道,死在我手裏的東洋兵,不敢說上百,幾十個總有的,我怎麼會勾連小鬼子呢?」

「你,你——」宋慶哆嗦着手,揮手一指地上的另一個人,道:「你問問他,是不是東洋人。」

不待王福貴問,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急忙道:「對不起,我也是才知道,這批槍械是東洋人要,具體給誰,我也不清楚;剛才大帥一問,我就說了。」

王福貴一聽,就地抓着中年人,吼道:「你這個雜種,你不是說買回去看家護院嗎?怎麼又和小鬼子牽扯上了,我活剮了你!」

馬玉昆見此,知道王福貴說的話沒有假,插言道:「大帥,你看他也是不知情,看在舊日情分上,饒他一命!」

宋慶冷眼觀察,不像有假,沉吟一會,道:「小堂子,這次多虧了你,要不然········唉——你是主事的,你說咋辦?」

王福貴聽到這裏,眼珠直直的盯着李玉堂,一旦這張小嘴說出一個殺字,可就不好辦了。

李玉堂從剛才宋慶的沉吟看出,宋慶已經動了惻隱之心,王福貴是宋慶的老部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還有毅軍的二把手馬玉昆講情;要是自己說殺了,定會得罪一大幫人,對於今後的發展很不力。

「軍門爺爺,這王幫帶也是無意,現在毅軍正是用人之時,給他一次機會,讓他洗心革面,好好給軍門爺爺帶兵!」李玉堂輕聲道。

「洗心革面!好,這個詞用得好!」馬玉昆湊趣的讚揚,為王福貴添了一句美言。

「你小子,跟誰學的?你爹三腳踹不出一句好屁,你的小嘴倒是能言善辯,說的本督都有幾分心動,」宋慶好奇的看着李玉堂,道:「嗯——既然馬分統講情,這事主又不追查,這事情嗎?還不能算完,這樣,你呢,出一千五百兩銀子給小堂子養身體,如何?」

王福貴一聽宋慶的話,立馬知道小命抱住了,別說一千五百兩,就是一萬五千兩,他也會出。

「謝大帥恩典,謝分統講情,謝—謝這,···小···」王福貴不知該如何稱呼李玉堂,以前不是狗崽子,就是雜種,那裏會記得李玉堂叫什麼名字。

「什麼這,什麼小,李玉堂,這『玉』字還是大帥賞的呢。」馬玉昆幫王福貴解圍。

「謝賢侄不計前嫌,王福貴願出兩千兩銀子答謝。」王福貴唯恐事情變化,又添加了五百兩銀子,低下頭來,王福貴的眼睛全是惡毒的目光。

王福貴不但賠了這段時間積攢的軍械,還搭上兩千兩銀子,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武衛左軍山海關駐地,中軍應帳中,宋慶樂呵呵的坐在中間主位,道:「小堂子,現在有啥打算呀?」

李玉堂站起身來,笑道:「軍門爺爺,我有一事相求。」

「說吧,只要是武衛軍里的事情都行!」宋慶對於『王福貴盜竊案』的處理十分滿意,當然對於這個少年的見識更是滿意,滿口應承。

李玉堂道:「小子我想進學兵營,日後好能進隨營學堂,將來也學軍門爺爺做個將軍。」

當時,有句話說的是『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這句話的影響下招募士兵就改成徵募士兵,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帶兵的將軍多是回家鄉招兵,諸如曾國藩、李鴻章等,於是就有了隨父從軍,隨兄從軍,隨鄉從軍的說法,更有了父子兵,兄弟連的說法。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面臨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和統治危機。清統治集團中的有識之士提出了走日本「明治維新」的道路,編練新軍,改革兵制。

1898年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在鎮壓戊戌變法以後,為加強京師和近畿防務,威內御外,命軍機大臣榮祿為統帥,編組北洋各軍為武衛軍。至1899年6月正式成軍。聶士成部淮軍武毅軍為前軍,駐蘆台;董福祥部甘軍為後軍,駐薊州一帶;宋慶部毅軍為左軍,駐山海關內外;袁世凱部新建陸軍為右軍,駐天津小站。另招募勇丁、抽調八旗兵組成中軍,由榮祿親統,駐南苑。

清廷在無能力、無財源、無兵備的情況下,決心建立一支新式軍隊。建立新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需要金錢購置軍械彈藥等裝備,還需要大量維持費用、籌措兵源外,當然更需要受過新式軍事教育的骨幹,可當時缺乏對西洋軍事科學、械彈知識、戰略戰術思想,以及戰鬥技巧的認識與運用的教練,於是在1900年後,清政府開始與西洋國家接洽,商討幫助訓練新軍,德意志就成為首選。

武衛各部為了培養自己的軍事骨幹,相繼開設了隨營學堂和學兵營,因此門檻就無形的提高,這樣說吧,你想進學兵營或者隨營學堂首要條件是長官推薦和保送,否則你只有當大頭兵,以命換功名。

而此時武衛左軍剛剛成立隨營學堂,同時設立學兵營,挑選的條件就很高。

宋慶聽到李玉堂提出這樣一個條件,半是欣喜,半是為難,高興的是自己沒有看錯,為難的卻是李玉堂的年紀不夠,學兵營規定年滿十五歲可以進,隨營學堂規定年滿十八歲進,而且是在職軍官。

一旦吃不了苦,可就丟人了。

「嗯,馬分統你看呢?」宋慶問道。

馬玉昆自然明白宋慶的為難,加上宋慶很給面子,眼珠一轉,對李玉堂道:「你可知道這學兵營不但是難進,訓練更是嚴格,不近人情,而你的身體能承受的了嗎?」意思是你這身體要是承受不了,可就是給總統丟人,你丟人不要緊,可別壞了大帥的名聲。

不想,李玉堂好不謙讓的說道:「其他人能承受的,小子就能承受,吃苦受累,絕無怨言!」

「哈哈,好小子,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宋慶被李玉堂感染,做了決定。

宋慶說了話,其他的人只有迎合,年僅一十二歲的李玉堂就踏入北洋武衛左軍,成了學兵營的一員。

李玉堂回到自己的家——武衛左軍後勤輜重營馬房。

遠遠的就看見,自己蝸居門口人來人往,個個手裏提着禮品,李玉堂一愣,這是幹啥?還有朝馬房送禮的,真是新鮮!

沒等李玉堂明白過來,肩頭被人拍了一下,「堂子哥,我可是等到你啦!」

李玉堂轉過身來,只見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子,正把滿臉的喜悅遞到他的眼前,認識正是老爹的同僚加老鄉李老栓的兒子李雙喜,雙喜今年十一歲,往日乃是小堂子的尾巴,也是童年的玩伴。

「堂子哥,聽說你能進學兵營?真的嗎?」李雙喜滿臉期待。

李玉堂點點頭。

得到肯定的答覆,李雙喜原地蹦了一下,歡欣不已,好像比過年還高興。

「堂子哥,你看,我從六歲就跟着你,是吧?」李雙喜問道,李玉堂茫然點點頭,「你是哥哥吧,那你的幫我!」

李玉堂問道:「從小到現在,我什麼時候說不幫你,你爹揍你,那次不是我幫你擋的呢,你讓我幫你什麼,就是這次出去玩,要不是我幫你頂着,王胖子能抽死你!」

「我就說嘛,堂子哥最好呢,」李雙喜眉開眼笑,跟着嘟起嘴巴,幽怨的看了一眼李玉堂,道:「你也知道我們家窮,沒錢送禮,這次我爹花了五塊大洋呢!」

李雙喜伸出五指比劃,李玉堂更是不懂,這關我什麼事?沉着臉道:「你說不說,不說我的去喂馬了。」

「別,別,」李雙喜急忙攔住,扭捏的說道:「你能不能讓我也去學兵營,大帥最聽你的話啦,連那什麼令都給你,行不行呀?」

李玉堂有點明白了,心道:我說嘛,平時除了馬夫,誰願意到這臭烘烘,髒兮兮,充滿腥臊氣息的馬房呢,感情這些人提着禮品都是為了這個事。不就是學兵營嗎,至於嗎?

真是至於,這個時候的武衛軍,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凡是要擔當軍官,必須經過新式軍事培訓,除了最上面的官僚,中級以下的軍官,都要經過學兵營、武備學堂的新式軍事教育,才能有資格擔當下級軍官,也就是說進了學兵營就是踏上了軍官之路,開始擺脫大頭兵的身份,如此怎能不讓人眼紅。

李玉堂明白此時正是他人生的關鍵時刻,一旦稍有差池,前部的努力就前功盡棄。對於像李雙喜一樣兒時夥伴,如果利用好,將來可是自己的鐵桿心腹

「我現在不敢說一定能讓你進學兵營,不過要是能進的話,你可要做好吃苦受累的準備。」

李玉堂叮囑一番,領着李雙喜進了屋。

[www.bxwxbook.co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虎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虎嘯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節 武衛新兵(1)

%